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D: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7.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焉用亡郑以陪邻?
(2)吾其还也。
(3)皆以美于徐公。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5)太后之色少解。
(6)顾计不知所出耳。
(1)哪里,怎么,
(2)还是,
(3)比,
(4)的确,确实,
(5)稍微,略微,
(6)不过,只是。
【解析】
试题分析:重点虚词注意积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文言虚词的题目,注意从意义和用法记忆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注意记忆经典的例句。
16.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因人之力以敝之。
(2)克勤克俭。
(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4)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5)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6)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
(7)图穷而匕首见。
(8)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9)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10)秦王还柱而走。
(11)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12)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损害,
(2)能够,
(3)朝见,
(4)仔细地,
(5)道歉,
(6)掠夺,夺取,
(7)尽,穷尽
(8)走投无路,
(9)趁着,
(10)环绕,
(11)遭受,
(12)信物,凭证,
(13)对待,
(14)举起。
【解析】
试题分析:文中常见的实词注意积累。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固定词语的翻译。
9.下列各句中活用类型与例句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A:箕踞以骂曰。 群臣怪之。 B:秦不哀吾丧。 以闲敝邑。 C:隧而相见。 秦师遂东。 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既东封郑。 B:共其乏困。 越国以鄙远。 C:遂墨以葬文公。 秦伯素服郊次。 D:晋于是始墨。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对下列各句加横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 (出使的人)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归附) B:武夫力而拘诸原。 (兼词,相当于“之于”) 诸郎中执兵。 (宫廷的侍卫) C: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丹不忍以己之私。 (个人的利益) D: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 而伤长者之意。 (年长的人)
6.下列各句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乡师而哭 B:时时而间进 卒起不意 C:邹忌修八尺有余 必勿使反 D: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少益耆食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得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① 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存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 ②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 了我病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 ③字母 凭空产生的, 经过了两千年的孕育发展后诞生的。 ④无数作家用手中的笔诠释着他们对人性这一话题的理解,解读着人性的复杂, 着人性的美丽,雨果就是一位这样的大师。
A:鉴于 囊括 不是/而是 展现 B:鉴于 包括 不是/而是 展示 C:由于 包括 不仅是/而且是 展现 D:由于 囊括 不仅是/而且是 展示
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杜甫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了。 B:杜甫的那首《登高》就是在奉节居住下来以后写的,登高一吟,至今让人回肠荡气。 C:《黄鹤楼》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评论家莫衷一是。 D:他是一位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学者,在学术研讨会上,每每能发表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孔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