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兴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因朋党之祸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②画角:古代乐器名,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绘,故称“画角”。

⑴请简析首句“绕郭云烟匝几重”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⑵此诗写于作者贬于滁州时,后人评价它“自有一种傲岸不可摧抑之气”。请结合本诗颔联或颈联简要分析。(3分)

⑴本句总写在怀嵩楼上所见到的云烟重重叠叠缠绕城郭的景象,(1分)从而引发了自己怀人追往的感慨,(1分)为下面进一步分写登怀嵩楼所见云雾散后的晚秋景象及由此引出的想像做铺垫。(1分)

⑵〖示例一〗颔联:深秋虽霜林叶落,景象萧疏,但群山争出,别具一番胜境;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可使人杯酒对赏,略慰愁怀(2分);这开阔疏朗的画面,洋溢着诗人傲岸的精神,给人一种昂扬乐观的力量。(1分)

〖示例二〗颈联:西风萧瑟,画角哀鸣,诗人却“解带”相迎,敞怀以对;凭栏望远,满目斜晖,映照着郁郁青松(2分);这萧疏开阔的画面,洋溢着诗人傲岸的精神,给人一种昂扬乐观的力量。(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 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 ①床敷:安置卧具。②杖屦: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3分)

(1)春花凋谢,春风和煦,树木茂盛,空山鸟鸣,环境静谧。(意象及其特点分析2分,意境概括1分。)

(2)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前两联突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诗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

也可以答: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在宁谧的氛围里,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的愉悦,表达了他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手法1分,分析恰当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8分)

闲 行

邵 雍

园圃正萧然,行吟绕泽边。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

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

8.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4分)

答:                               

9.请赏析诗歌五、六两句的精妙之处。(4分)

答:                               

8.

(1)          诗歌意象丰富,园圃、泽边、春风、落叶、衰草、斜阳、暮云等景物色调暗淡;(2分)意境萧条阔远,表达了作者在闲适生活中的哲思。(2分)

9.“衰草”与“斜阳”、“暮云”与“远天”对照明显,斜阳西下,衰草于风中颤抖不已,而远方的暮云就像扶起了天空一般。(2 分)极远与极近的景致,融为一体,使得诗句意境丰满,富有立体感。(1分)而一个“衬”字和一个“抚”字的运用,则化静景为动景,动静结合,使整幅画面中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1分)(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9.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 “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释义)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解说)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作用);“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释义)钟声一响,朋友就要告别这里了。(解说)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凄楚。(作用)

9.秋风飒飒,惊飞了树枝梢头栖宿的乌鹊;玉露冷冷,秋草里寒虫唧唧地啼泣着。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移居东村作①

王庭珪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阳泉寺故基。”

8.本诗“呜不住啼大更静”一句与干籍的“呜呜山更幽”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5分)

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8~9题。

【注】①唐玄宗开元年间名相,以直言敢谏著称。由于李林甫等毁谤,玄宗渐渐疏远张九龄。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张被罢相,《归燕诗》大约写于这年秋天。

8.结合全诗,用简要的语言对这首诗中的“燕子”的形象加以概括。(4分)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8.(4分)出身微贱,春来秋去;衔泥做巢,日夜辛劳;无心名利,与世无争。

9.(4分) ①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如中间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贱,只见“玉堂”开着,就一日数次出入其间,衔泥作窠,来隐寓自己在朝廷为相,日夜辛劳,惨淡经营。(或“绣户”、“华堂”和“玉堂”,皆隐喻朝廷。“鹰隼莫相猜”,诗人表面写的“猛禽”,实则是诗人在告诫李林甫之流,我无心与你争权夺利,不必猜忌,更不必中伤的清醒与理智)

②寓情于景,如“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抒发了自己为民做事,忠于朝廷的情怀。

③对偶,如“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在对偶中,具体表现出自己为朝廷效忠和大度的胸襟。(要求指出手法,举例分析,回答两种即可,其余答案可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捻(niǎn):持取,捻弄

(1)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2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1)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分)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1分)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3分。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余光中,生于1929年,中国现代作家,出版的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等十几部。 B: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品有《第六病室》《套中人》、《猎人笔记》、剧本《樱桃园》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赤壁赋》是其名篇。 D:海明威,美国著名作家,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而荣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永别了,武器》则是一部描写战争的长篇小说。

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例如 国作家 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 的《 》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俄  列夫·托尔斯泰  罗贯中《三国演义》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