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东南地区方腊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A:花石纲之役 B:公田钱 C:博买务 D:公田法

释词翻译题:阅读古文,解释文中加[]的词,并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__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

释词翻译题 :阅读古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并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 本题12分)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 ,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途。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用于小邑。于时__未静,心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 质性自然韭筮厦堡。虽造已痘尝丛壹:鲎旦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室,瓶元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史,脱然有怀,求之靡途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__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尝从人事,皆口腹自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注释]①生生:维持生计。②靡途:没有门路。③家叔:指陶夔,曾任大常卿。④__:指军阀混战。⑤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⑥一稔(rěn):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⑦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

7.下列句中的“以” 与“家叔以余贫苦” 的“以”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故临崩寄臣大事也B.扶苏数谏故

C.策之不其道D.可一战,战则请从

8.对文段中的人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陶渊明幼时家穷且孩子多,生计维艰,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产生过出去做个小官的念头。

B.由于当时社会动荡,陶渊明不想远离家门做官,表明了官道并非他的追求。

C.在彭泽为官没多少天,就想家了,反映了他不求上进的工作作风。

D.后来嫁给程氏的妹妹去世,赶紧弃官奔丧去了,是因为他十分重视亲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幼稚室(    )②有四方之事(    )

③违己交(    )④皆口腹自(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2分)

译:                                       

(2)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2分)

译:                                       

7B 8

C 

9

①满 ②恰逢 ③困苦 ④差使 

10

⑴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⑵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译文:我的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家长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着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则告诉不许 B:都督阎公之雅望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而刘夙婴疾病

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复驾言兮焉求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都督阎公之雅望

7.下列选项中,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则告诉不许 B:都督阎公之雅望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而刘夙婴疾病

下列与“既自以心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军中无以为乐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临清流而赋诗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题2分,共10分)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__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7.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生生所资(维持生活) B.脱然有怀(轻快的样子)

C.程氏妹丧于武昌(寻找) D.非矫厉所得(造作勉强)

8.判断“以”字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9.下面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遂见用于小邑

C.鸟倦飞而知还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0.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眷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位卑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犹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11.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因,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B.陶渊明辞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C.当然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成为辞官因素之一。

D.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县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7.C

8.B

9.C

10.D

11.D

【解析】

7.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其中,C项,寻:不久(在课内学过:《桃花源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以”的用法具体是:①用来,连词;②把,介词;③因,介词;④用来 连词。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需要逐项分析即可,C项,是表示承接关系的一般文言句式,而剩余三项都是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本题中,D项,“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的意思是,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D项,“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说法过于绝对;“他做彭泽县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于文无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乙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__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辞》

5.对下列句中“以”字用法解说正确的选项是(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 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 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 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 ③④相同

6.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5.B ①用来 ②把 ③因 ④用来6.D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的意思是,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