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之所知也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以其无礼于晋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图穷而匕首见 D: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宾客与俱
9.下列加横线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间至军中(一会儿,这里做时间状语) 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B:终已不顾(回头看) 荆轲废(残废) C:夫晋,何厌之有(满足) 妇女无所幸(幸运,不受欺侮)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走投无路)
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金币。 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唯大王命之 唯:希望 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愿大王稍假借之 假借:宽容、原谅 D:沛公则置车骑 置:放弃、丢下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次:先后顺序
4.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 ⑦范曾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⑩道芷阳间行
A:①⑥⑦/②③⑤/⑧⑩/④⑨ B:①⑦/②⑤/③⑩/④⑥⑧⑨ C:①⑥/③⑧⑩/②⑤⑦/④⑨ 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锦袋内掣出那管凤箫,李师师接来,口中轻轻吹动,端的是 之声。 ②他的表情很细腻,可以说一丝不苟;嗓子也很响亮,唱几句真的是 。 ③杜甫的诗中确有不少 的警语,发人深思,也令人叹服。
A:石破天惊 穿云裂石 响遏行云 B:响遏行云 石破天惊 穿云裂石 C:穿云裂石 响遏行云 石破天惊 D:穿云裂石 石破天惊 响遏行云
11.下列各项中划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阿母为汝求 非为织作迟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C:磐石方且厚 吾今且报府 D: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10.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 B:阿母谢媒人 多谢后世人 C:府吏见丁宁 君既若见录 D:儿已薄禄相 还必相迎取
9.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全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组是( ) ①宁溘死以流亡兮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 ③自前世而固然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昼夜勤作息 ⑦共事二三年 ⑧处分适兄意 ⑨叶叶相交通
A:①②③⑦⑧⑨ B:②③④⑤⑥⑨ C:①④⑤⑥⑧⑨ D:①②③⑤⑦⑧
8.下列各项中全是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忳郁邑余侘傺兮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进不入以离尤兮
⑤终老不复取
⑥箱帘六七十
⑦渠会永无缘
⑧交广市鲑珍
⑨吾今且报府
A.①②③⑤⑥⑧
B.①③④⑤⑦⑨
C.①②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⑤⑥⑨
D
【解析】
试题分析:对所给句子逐一分析,可知通假字有:“错”通“措”,“郁邑”通“郁悒”,“圜”通“圆”,“离”通“罹”,“取”通“娶”,“ 帘”通“奁”,“报”通“赴”。再判断选项的正误,可用排除法,故选D。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识别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可以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识别,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寻义”的方法。具体作法就是,在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个字,按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就可以用某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以达到理解通顺、找出本字的目的。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张教授把祖辈 下来的秘方献给了当地的医疗部门,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2)政府的房市调控效益没有马上显现,于是有人把房地产市场看做间歇性发作的精神病人,认为其不可 。 (3)新上任的检察长衣着 ,其貌不扬,但脸上刚毅的神色似乎在告诉人们些什么。
A:流传 捉摸 俭朴 B:留传 捉摸 简朴 C:留传 琢磨 俭朴 D:流传 琢磨 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