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依据课本内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应当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逋:逃避 C:齐彭殇为妄作。 齐:以……为齐 D: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②齐彭殇为妄作 ③老翁手一短柄斧 ④直夜溃围南出 ⑤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 ⑥徐孺子年十九,尝月下戏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④⑥ D:③⑤/②④/①⑥
下面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具以表闻 ②谗谄之蔽明也 B:①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C:①垣墙周庭 ②历职郎署。 D:①邪曲之害公也 ②足以极视听之娱
翻译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2)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3)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4)齐彭殇为妄作
5)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6)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略
解析:
略
18.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2)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一”“齐”“舞”“泣”。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指出下面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 C:齐彭殇为妄作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23.名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 ,齐彭殇为妄作。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3)但以刘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
(4)其志洁,其行廉,_____________,举类迩而见义远。
(5)子曰:_____________,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信誓旦旦 日薄西山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朽木不可雕也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诞”“指”的写法。
27.名句名篇补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4)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7)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泣孤舟之嫠妇(3)周公吐哺(4)隰则有泮(5)暧暧远人村(6)取之无禁(7)鸡鸣桑树颠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名句默写。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虚诞”“ 嫠”“ 哺”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填写出下列诗句当中的空白部分。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略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