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中“穷人”的含义是()。
A:不得志的人 B:贫穷的人 C:窘迫的人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瞻衡(通“横”)宇 策扶老(指拐杖)以流憩 B:逮(及,至)奉圣朝 谁悲失路(比喻不得志)之人 C:夙遭闵凶(不幸)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塞)者 D:彩(色彩)彻区明 是以区区(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不能废远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子谓宋勾践曰①:“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
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②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①因此,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②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
【小题】孟子主张道德人格至上。不得志时一身正气,显达了利泽于民。
解析:
【小题】见译文
【小题】无
参考译文
孟子对宋句践(姓宋,名句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谈谈游说。人家了解我,我自得其乐;人家不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宋句践说:“怎样才能做到自得其乐呢?”孟子说:“尊崇道德,乐行仁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因此,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所以士人可保持住自我;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所以百姓不会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愿泽加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
王勃《滕王阁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滕王阁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