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9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1】翻译下列语句。(共4分)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小题2】节选语段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2分)

【小题3】第二段文字主要在写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答案】

【小题1】(1)一个人的心思 ,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 

     (2)戍边的战士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小题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小题3】(1)指出秦亡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人。(2)借古伤今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翻译要读通句意,准确解释关键词句,正确处理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翻译语言尽可能做到信和达。信,可靠;达,通顺。重要词句(1)判断句式;(2)举:被攻破,被动词;可怜:可惜,古今异义;焦土:成为焦土,名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中心句的能力。最能概括节选语段的中心句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亦即文段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段意的能力。回答文本写什么,就是概括段落大意。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和意图就是以秦亡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人,运用的表现手法自然就是借古鉴今。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下列各组语句,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则寡人罪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 B:此乡者朱家之羞也然后求谋臣 C:臣险衅,夙遭闵凶但刘日薄西山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潦水尽寒潭清

7.下列各项中的句子均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至于颠覆 秦爱纷奢 B:思厥先祖父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C: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其实百倍 D:韩、魏之经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下列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B:不敢言而敢怒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虽董之以严刑 D: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虽鸡狗不得宁焉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虚词“而”的用法和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B:不敢言而敢怒(连词,表目的) C: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转折)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连词,表修饰)

选出“而”用法归类正确的项。 而①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②骊山北构而西折③吾恂恂而起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⑤学而时习之⑥不敢言而敢怒⑦蟹六跪而二螯

A:①②/③⑤/④⑥⑦ B:①②/③⑦/④/⑤/⑥ C:①⑦/②/③/④⑥/⑤ D:①④/②/③⑤/⑥/⑦

文言文阅读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

(1)奈何取之尽锱铢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3)秦者秦也 (4)独夫之心,日骄固

(5)秦爱纷奢 (6)多于在之粟粒

5.翻译文中画线句。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

(1)(怎么)  (2)(假使、如果)  (3)(使……灭亡)  

(4)更加   (5)繁华奢侈         (6)粮仓

5.(1)答:戊边的士兵(陈胜吴广)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攻克了,楚人项羽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化作了一片焦土。(举、炬、可怜各得一分,句意2分)(2)秦国人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而让后来的人哀叹;后来的人哀叹它的灭亡却不引以为戒,也会让更后来的人再来哀叹它的灭亡。(不暇、鉴、复各得一分,句意2分)

【解析】

4.

试题分析:结合语境判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参差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可任选一题。)(6分)

(甲)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杜牧《阿房宫赋》)

(乙)

15.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6.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17.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18. ,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

19.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20.师者, 。 (韩愈《师说》)

【答案】

(甲)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乙)15.  小楼昨夜又东风

16.只是当时已惘然

17.万里悲秋常作客

18.  宁溘死以流亡兮

19.以手抚膺坐长叹

20.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独夫”、“日益骄固”、“戍卒”、“惘然”、“常作客” “溘死”、“抚膺坐长叹”、“受业”、“解惑”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    ,天阴雨涅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2)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    。戍卒叫,函谷举,    ,    。(杜牧《阿房宫》)

(1)而人之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2)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日益骄固 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