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举茂才 __________
(2)道经昌邑 __________
(3)故人知君 __________
(4)后转涿郡太守 __________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________。
(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1.(1)推举,选拔 (2)路途,途中 (3)了解 (4)调动(官职)
2.C
3.(1)杨震 (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
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5.①杨震拒金(贿)。②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6.贤明,刚直,清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四 知
范哗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举茂才 举:___________
(2)道经昌邑 道:___________
(3)故人知君 知:___________
(4)后转涿郡太守 转:____________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3.根据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推举,选拔 (2)取道 (3)了解 (4)调动
2.C
3.(1)杨震
(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
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5.(1)杨震拒金(贿)。
(2)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6.贤明,刚直,清廉(答“贤明”“刚直”“公正”等意思可给分,答“清廉”“廉洁”“公廉”“清白”等意思即可给分)
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欲因此时降武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请完璧归赵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天雨雪 ④而相如庭斥之 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⑥单于壮其节 ⑦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⑧宁许以负秦曲
A: ①⑦/②⑥/③⑧/④⑤ B: ①⑦⑧/②⑥/③/④⑤ C: ①⑥/②④⑤/③⑧/⑦ D: 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大王必欲急臣 ③左右欲刃相如 ④毕礼而归之 ⑤宜皆降之 ⑥天雨雪,武卧啮雪 ⑦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⑧宦官惧其毁已,皆共目之 ⑨间至赵矣
A: ①⑦/②④⑤/③⑥⑧/⑨ B: ①⑦/②③⑤/④/⑥⑨/⑧ C: ①②③⑦/④⑤/⑥/⑧⑨ D: 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
5.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1.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乃使其从者衣褐 ②间至赵矣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⑥完璧归赵 ⑦皆共目之 ⑧于是皆服其妙 ⑨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⑩妙尽璇机之正
A:①④⑦/②/③⑥⑨/⑤/⑧⑩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⑨⑩ C:①②④/③⑤⑨/⑥⑧/⑦⑩ D:①⑨⑩/②③④/⑤⑥/⑦⑧
下列各句中,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动用法,使……承担。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独,只。 C: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凡,总共。 D: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意动用法,以……为奇。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共目之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时天下承平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