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 B: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玚、刘桢。 C: “表字”又称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是古时男子20岁时父母或师长为其所取的别名或女子许嫁时所取的字。 D: “朔望晦”指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的三种自然状态和对应的日期,其中“朔”“望”“晦”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和每月最后一天。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施耐庵的《水浒传》创作于元末明初,同《三国演义》一样,它也是在民间故事和话本、戏曲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围绕“__”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B: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具有世界声誉的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马克·吐温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长篇小说。 D: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 “朝服衣冠,窥镜 ”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D: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 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9.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 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 《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5.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__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王安石 C: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李 白 D: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苏 轼

10.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错误的一项是()

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 B: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孟浩然)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D: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11.下列对《氓》(节选)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A: 每句四字,两字一顿,重章叠唱,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 B: 以“桑之落矣”比兴,让人联想到女子年华老去、备受冷落的不幸。 C: “女也不爽”四句暗示女子的过错:耽于爱情,终被抛弃。 D: 女子感叹斑鸠贪食桑葚,痛悔遇人不淑,落到悲惨境地。

9.下列对作品的解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拿来主义》针对处于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人们对于强势的西方文化的错误态度,提出了对待异质文化,要以“我”为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并提出拿来了以后处置的原则和方式。文章笔锋凌厉,用形象化的说法示意。 B: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用“停止思想了”“永远地睡着了”等讳饰的手法表述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件,表达了作者的悼念之情。文中专门提到马克思是在安乐椅上去世的,旨在说明马克思去世时是很安详的没有痛苦的。 C: 《辛德勒名单》利用电影语言的优势,多线并进的结构,震撼人心的情节,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及耐人寻味的道白,展示了辛德勒解救犹太人的全过程,表现了人性在他身上的复苏。 D: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伽西莫多是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的人物形象,外形丑陋,但内心纯真善良。

8.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人》《雷雨》——曹禺——现代——话剧 B: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美国——演讲词 C: 《巴黎圣母院》——雨果——英国——小说 D: 《离骚》——屈原——战国——骚体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