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你所学过的课本《先秦诸子选读》
(1)用一个统领全段内容的句子开头。
(2)有一处用“不仅……而且……”或”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句式过度。
(3)使用打比方、拟人两种手法。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
【答案】
《先秦诸子选读》是新课改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旨在引导我们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并形成一定文化积淀的选修教材。(统领全段内容的开头)
教材不仅精选了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的作品,而且还遴选了道家、墨家、法家的传世名篇。充满哲思、影响深远的一篇篇文章好比一把把钥匙,打开一座又一座智慧宝库。(打比方)那些宝库的宝物或引导我们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或教会我们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或启发我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排比)总之,他是教导我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待人的根本,启发我们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的大师。(拟人)
【解析】 今年的语文综合运用最大的特点是考了说明性文字,和大作文的文体互为补充,可以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在内容上是要介绍语文课本,既确保了每个学生有话可说,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的重视熟悉程度。技巧上不仅要求有修辞手法,还考察了文段结构的中心句、过渡句等。综合性很强。
语言综合运用题是“倒扣分”题,即题目中哪点要求没达到就要扣分。其中有几个隐性要求需要注意,比如“介绍你所学过的课本《先秦诸子选读》”,这就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介绍课本,而不仅仅是课本内的某篇文章或某个人。此外,题目要求“有一个统领全段内容的句子开头”,这就要求学生后面的论述必须与第一句话对应。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的是写作能力。
以“这一刻,如此_______”为题,横线上填上一个表心情的词语,写一段文字,至少要用一种修辞,着重突出横线上的词语,120字左右。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题前,务必先在横线处按照要求填入一个表心情的词语,诸如激动、兴奋、喜悦、懊恼、悔恨、悲催、愤怒等等,然后再根据此词展开联想,进行合理想象。同时要注意题干对修辞、字数的限定,要突出所填的词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以“听雨”为题,写一篇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短文。
要求:(1)运用“通感”和“对偶”两种修辞方法。(2)要写出季节特点,但不能出现“春夏秋冬”等字样。(3)不少于200字。
【答案】在绵绵的雨夜听雨,雨落在窗子上,迎着窗前的灯光,折射出湿湿的流光,在氤氲的雨气和迷离的雨意之后,一点点黄晕的光泛滥开来,溶化成模糊而柔和的光团,然后又结在一起,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儿时,我就喜欢在这样的雨里,这样的季节,打着赤脚,跟在大人的后面,闻着轻吻过春雨的麦苗吐穗的清香,心满意足地走进雨里的田野,飘飞的雨滴田野里的水面击打着,一串窜细微的雨花在水面上盛开着,那是植物界绝对没有的素色花朵。一会儿,就听见祖母的声音追了过来,爱怜地拍打着我的小屁股,将一副蓑衣、斗笠搭到我身上遮风挡雨。我的身体依然轻吻着春雨。
【解析】
试题分析:在构思时,可以从雨的特点,听雨的心情感受,雨中的自然事物的反映等方面进行思考。其中,自然事物,如树、花、房屋等等在雨中的反应。把听到的雨跟自己的心境相结合。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续写: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要求:(1)想象合理,结构完整;(2)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3)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4)不少于200字。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小作文的评分是倒扣分的。想象不合理,结构不完整,扣5分;规定的修辞手法每少一种扣2分;每少一种描写手法扣2分;每少50字扣2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④不少于200字。
【答案】评分标准:1、三种感觉每少一种扣2分,没有运用动静结合手法的扣2分。2、没有融入个人感受和情感的扣5分。3、每少一种修辞扣2分。4、不足200字每少10个字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仿照《故都的秋》里的那一段仿写,注意在仿写时要按题干要求去做,能体现主题,能加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
考点:语言表达。能力层级为E。
充分展开想象,将“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描绘成一幅秋景图。(15分)
要求:
(1)结合诗句意境,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2)结构相对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连贯、得体。
(3)不少于200字。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诗句写意境。在考点上属于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题干要求展开联想,而联想的依据是“秋风起”“白云飞”,“草木黄落”“雁南归”,所以在扩展时不能脱离这四个意象。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对词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理解,合理想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2)运用心理描写;(3)不少于200字
【答案】仍记得那年夏天,一个童诗般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窗前,你依偎我的怀里,静静地,谛听着雨打芭蕉的声符,偶尔,我们目视,欢笑…
如今,我却身处大洋的彼岸,悲伤,一直深深的留给自己,回味…
人生就象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人喜欢去一个地方,并不是那里的风景有多美,而是因为那里印下了曾经美好的记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莫过于无比珍贵的经历和对待人生的态度。
最近渐渐有点习惯过安逸的生活,无忧无虑 逍遥自在-----但我真正想要的并不是这种。我时刻告诫着自己,努力,争取,把握每一个机会,描绘出一个崭新的自我,去迎接一个新的明天。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先抓住关键词对诗句进行分析,整体感悟词句的意境,然后,运用联想和合理的想象,结合现实,写出同词句类似意境的文字。关键字:伤心、旧时。对于词的意境理解:秋日的凄风拂过我的脸颊,泪水似细雨一般不断。昔日的黄花堆积在无人问津的庭院里,那棵梧桐是否也在思念?我倚着窗儿,远远的天空,雁儿飞过,只是当年与我传书的人已离去。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请以“校园秋晨”为题写一段动静结合、生动形象、有画面感的文字,不少于200字。
【答案】校园秋景
深秋到了,走进空旷的校园,一阵冷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凉意。
秋天的校园仍旧光彩宜人,树依旧是那么绿;花儿好象不知道深秋已经来了,依旧竟香开放,依旧用它那芳香吸引着只只蜜蜂;蝴蝶依旧在校园里翩翩起舞,依旧用它那美丽的身影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
校园的花坛里落着从树上落下来的几片黄叶,人们的呼吸在的空气中凝成了乳白色的热气。
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太阳仍旧天天上班,给予植物足够的光和热,使它们能够在寒冷的深秋依然长得很好。
校园里的树时而随风摇摆;时而站立不动;时而从树枝上落下几片可怜的树叶。然而,这些并不影响绿树在深秋的魅力。校园里的花都照样开放,蜜蜂照样忙碌得采蜜,有许多蜜蜂在花的周围飞来飞去,在寻找哪一朵比较好。
深秋的天空异常肃穆而爽朗,在自习过后,天空一片漆黑,让人感到很神秘,高高的天空有几颗星星来点缀,让人猜测:别的星星都到哪里去了?
我爱深秋、爱这爽朗的天空、爱这有一丝凉意的季节!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两点:内容上,以“校园秋晨”为题;写法上,要注意运用动静结合、生动形象、有画面感的文字。组织答案时,要抓住校园的秋天晨景的特点进行描写,要围绕着校园的美景这一“神”来组织。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15分)
岁月,流星般穿过我梦幻的心灵,如诗如梦的高中生活将挥手与我告别。别了,我的母校,别了,我朝夕与共、亲密无间的老师。
请写一段表现师生关系密切的文字,要求运用记叙、抒情的手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合理使用人称,文中不能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200字。
【答案】那天,上完她的课,同学们都去多媒体室照相,大家都挤在前面,我挤不过他们,退在门边,转头看到了站在走廊里的余老师。我笑着走上去,她也笑了,把我拉到她的办公室聊天。
我记得清楚,那天不光是我向她谈了我的家境和近期的学习情况,她还向我谈了她的童年往事,鼓励我。
她说:“我小时候家里也不富裕,爸爸在矿上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都靠他来支撑,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谁知后来发生了事故,爸爸和舅舅还有他们的200多位工友全都死在井下。当时我正在上初中,你想,我听到这样的消息会怎样,开始那几个月总是流泪,后来我懂事了,更加勤劳节俭,学习更加努力,因为我知道我与别的同学是不一样的,常常在阴暗潮湿的小房子学习到深夜……”
“考上大学了吗?”我急迫地问。
她笑了,很温和地说:“我要没考上,今天怎么能当你的老师呢?”
我这才知道我的问话幼稚,搓搓手接着听余老师的故事。。。。。。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的是师生相处的这段岁月令人留恋,曾经印下了朝夕相处的美好记忆。在写作时,可以从高中生活中,选取一段典型的反映师生关系密切的生活场景来作为材料,运用记叙抒情等手法,要体现出人物性格、文段的主题。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你喜欢体育运动吗?至少,你会喜欢观看某些项目的体育比赛。请从下面列出的体育项目中选出一个,说明你喜欢(参与或观看)这项体育运动的理由。
备选体育项目:篮球 排球 足球 羽毛球 乒乓球 跑步 踢毽子
写作要求:
(1)在说明喜欢此项运动的原因时,必须结合介绍这一运动的某些特点或比赛规则。
(2)必须运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不少于200字。
【答案】略。(评分标准:没有用说明性文字或没写“喜欢的体育运动的理由” 在7分以下;缺少要求(1)扣3分;缺少要求(2)里的任一点扣2分;要求(1)(2)(3)有欠缺,可酌情扣1-2分;不足100字扣10分。)
【解析】
试题分析:答此题首先要说明你喜欢的体育运动,再说明理由,要注意题中“必须结合介绍这一活动的某些特点或比赛规则”、“必须运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使用恰当的比喻”、“不少于200字左右”这些规定,做到条条合乎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