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则描写笔记,描写对象可以是石缝间的蒲公英,砖墙角的小瓜苗,悬崖峭壁的松树……总之,是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生命。描写要生动、充分,有整体感,能融入个人经验则更好。150—200字。(10分)
参考例文:
石缝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长出来,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扭转地,旋转地,每一寸树皮都结着伤疤。每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伸展开了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高山峻岭,盘根错节地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栖身的岩石。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片段作文。写作时注意表达方式要以描写为主,恰当地融入抒情与议论。立意要注意表现出恶劣环境中顽强的生命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请你以“累了,倦了”为开头写一段话。(15分)
要求:(1)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写出人物心情的变化;(2)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描写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
【答案】累了,倦了,那就歇歇吧,我想。初秋阴霾的天空,如一片沉寂的海,无声无息地横亘在我的面前。我像一叶孤帆,在这片海上盲目地行驶着,满目凄凉和无助。远方,一阵轻灵如水的琴声,悠远从容地牵着我的思绪,飘摇着,一波,一波,荡过来,又荡过去,由远而近,由近至远。这时,一阵秋风扫过,树叶飒飒作响,却没有黄叶飘然而落。笔直的树干仿佛是精神矍铄的老人,依然挺立在前方,即使风烛残年,也依然精神不倒。我忽然明白了,累了,倦了,本是人生的常态,我们可以因为疲惫而作短暂的停歇,但过后,仍要扬帆远航,因为这是人生的使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景物描写,辅以抒情,修辞手法可用比喻、拟人等,不能以“累了,倦了”开头或不是顺着这句写下去的,只能得7分以下;景物描写、心情变化、写作角度、修辞手法每少一项扣3分;每少10字扣1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写作。(10分)
如果你要开通一个新的QQ空间,你准备给它拟个什么网名?请说明它的内涵,并阐述起这个网名的理由。要求:切合题意,表达方式得体,恰当运用某种修辞方法,不少于2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说明和议论,修辞手法可运用常用的比喻和引用等等,来阐述网名的原因和意义等,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学过《荆轲刺秦王》,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描写易水诀别的场面(不要翻译),150字左右。
【答案】
参考例文
凉秋九月,晨曦,西风,落叶片片,易水之滨,十里长亭。狗屠、宾客、高渐离先后到达江岸,太子丹及文武官员、侍卫等与荆轲、秦舞阳同时来到。送行者皆穿白衣冠,狗屠们的合唱之后,侍从们已在长亭内摆设酒具,斟酒,供奉众人。太子丹举杯向荆轲敬酒,众人随之,荆轲、太子丹、高渐离的惜别,构成悲痛的三重唱;“别时易,见时难,纵然不悲啼,惜别情难免,愿长此,勿相忘,同心协力保卫幽燕”。全体宾客也祝福他们一路平安,马到成功,凯旋返乡!荆轲心知此去不能回,悲壮激昂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最后荆轲向太子丹及众友揖别,秦舞阳随之登车而去。众人们呼唱着:“风萧萧,易水寒,壮土一去不复还……”
【解析】
试题分析:场景作文是以描写场面为主的文章。可以是整个叙事中的某个场面,也可以是具体的场面,
而没有事件。表达方式以描写为主,重点描写场面中的人或氛围。 也可以是,提问者设定一个场景,要求你根据设定的场景进行描写。 场景作文的目的:1、以“赏”为本:让学生看景物、听声音,体会写作技巧。2、以“思”为主:以看听为依托,品味场景中的人、物、景,学会由景物所悟所感。3、以“写”为乐:在创作活动中感受到看听的乐趣,在思考中捕捉场景特点,准确,具体生动地从场景中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感。回味自己当时的乐趣。 场景作文的写作技巧:1、善观察,捕捉场景;仔细听,浮现场景。2、用联想,由此及彼;广想象,丰富内涵。3、抓住主要事件的同时,可以描写一下旁边群众之类的反应,这样,更可以让文章精彩。 本题是根据学过的《荆轲刺秦王》一文,在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描写易水诀别的场面。考生要紧密结合原文背景和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和关系去发挥丰富的想象,构思场面,要准确地把握场面的特点,环境的氛围、人物的性格特点。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写作。(15分)
你知道,
你热爱,
太阳天天升起;
你不知,
你厌恶,
太阳天天升起。
理解这首小诗中所蕴含的道理,并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体现人生感悟的文字。
要求:①叙议结合,结构相对完整。
②运用排比和设问的修辞手法。
③不少于200字。
【答案】
例文:我认识一位老人,几年前他的老伴和唯一的儿子先后患病离他而去。他经不起这个打击,从此萎靡不振,神思恍惚。当他看到另一个跟他一样遭受变故的老友居然活得有滋有味时,就去问他为何还能活得如此乐观和开心。老友对他说:“老伙计,事情已经发生了,你咒骂,你伤心,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你快活,你欢乐,日子也一天天地过去,你选择哪一种呢?”
人就是这样,当你以一种豁达、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构筑未来时,眼前就会呈现一片光明;反之,当你将思维囿于忧伤的樊笼中,未来就变得暗淡无光了。长此下去,不仅最起码的信念和拼搏的勇气泯灭了,还会失去欢乐。对每一个人来说,那些如空气一样充塞在身边的欢乐才是最重要的。它组成我们生命之链上最真实最可靠的一环,你一节一节地让它松落了,欢笑怎么能向下延续呢?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象征着希望,太阳天天升起,意味着希望每天都是存在,不管你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所以,我们要乐观地对待生活。诗歌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你知道/你热爱”太阳天天会升起,“你不知/你厌恶”太阳天天会升起。太阳天天会升起,是不会因为个人的情感而改变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生活对待世界?
尊重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1、个人情感无法改变客观世界。2、不要抱怨生活。3、要努力适应生活\环境。4、要以积极乐观心态对待生活。5、平和心态。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改变自己。
本题型很好,值得推广。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有利于学生思辩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悟生活有能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边城》片段,根据要求改写。
祖父同翠翠留在船上,感情仿佛皆追着唢呐声音走去,走了很远的路方回到自己身边来。祖父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说:“翠翠,宋家堡子里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翠翠明白祖父这句话的意思所在,不作理会,静静地把船拉动起来。
到了家边,翠翠跑回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在门前大岩石上看天上的云。
请改写上文。要求:(I)运用第一人称(可选“翠翠”或“爷爷”为描述角度)。(2)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3)符合原文情境,情景交融。(4)不少于200字。
【答案】
河水静静地流淌,散出一圈圈涟漪。花轿和唢呐声都已经远去了,爷爷掂着那红纸包封的分量,我才回过神来。
“翠翠,宋家堡子里的新嫁娘年纪还只十五岁。”
我嗔怪地望了望爷爷,脸上有些发烧,一种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我有些慌乱,轻轻地拉动船,那一圈圈的涟漪又向远方漫去。
未来,是什么样子呢?
回到家,我又来了兴致,拿来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央求爷爷:“爷爷,你吹一曲《娘送女》吧。”欢快的曲调,氤氲在青山曲水之间,却有一丝忧伤暗暗侵入心里。我伴着大黄狗,躺在门前大岩石上,望着天上的流云出神。
倦意,渐渐袭来。
【解析】
试题分析:符合试题的四项要求,符合原文情境,可得14-15分。没有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各扣3分;不是第一人称的扣3分;没有情景交融,扣3分;字数不足,每少15字扣1分,扣完为止。严格按点给分)(也可以爷爷为第一人称)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描写一个场景,表现出亲人、朋友、教师等对你的关爱。
要求:①要有生动的细节描写;②要有真情实感;③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
④不少于200字。
【答案】
一、爸爸把我送到考级的地方,在外边等,我担心的看了看爸爸,爸爸也向我点点头,示意我放心大胆的去考。
我们在里面排队,大人们在外面等,脸上都有一种焦虑的神情。
终于轮到我了,我坐在那里。只听“轰隆——”一声,我知道打雷了,接着听到“哗啦啦——”的下雨的声音,我想:该死!什么烂天气啊!我考试他下雨,这难道是不祥的预兆?什么呀?我赶紧停住了我的思维。开始认真看最后一次琴谱,因为我要开始第一次的钢琴考级了。我突然放下了琴谱,想:爸爸还在外面呢!外面雨那么大,不行,我这次一定要考过去,不能辜负爸爸对我的信心。
过了很长时间,我出来了,好像雨下得不是那么大了,我在人群中找着了爸爸,爸爸撑着一把伞,急切地问我考得怎么样了,我对他说还可以,基本上都弹出来了。
二、在一个晚上,妈妈上夜班,爸爸带我去刚修建的体育场玩,那时候广场上的灯还没有安装完毕,可来健身的人们却非常多,我一到体育场边上就如同离弦的箭冲进了人海,爸爸在后面喊着我,我装作没有听见,怕他限制我的自由。当我尽情地玩了一会,才发现爸爸不在我身边,顿时我才感到有点害怕,知道祸闯大了,还担心有坏人,我也不敢喊爸爸,就强忍着恐惧摸索着跑回了家,到了家,爸爸还没有回来,我也知道爸爸肯定在四处找我,我便坐在楼洞的一个__的角落。不知道过了多少了时候,才看见爸爸提着鞋子一跛一跛地走来,满脸的焦虑,我想:这次脾气暴躁的爸爸肯定会狠狠地揍我。爸爸看到我后,却轻轻地把我抱了起来,用嘶哑的声音对我说:“以后再出去玩,不要跑那么快,大人喊你,要马上答应,知道了吗?”我点点头,爸爸把我放下来时,我才发现爸爸脚上流了好多血,我知道为了找我,爸爸拖着一条受过伤的腿不知道走了多少路,还磨破了脚。
【解析】
试题分析:场景描写,又有细节描写,应该用上点面结合的手法。不是场景描写扣6分,没有细节描写扣3分,少一种修辞扣3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段文字。
马路上,一辆汽车向前疾驶。突然,车厢后面滚落出两个大纸箱,掉在路面上,顿时,箱里崭新的塑料用品散落一地。这一情况,司机全然不知,汽车急速前进,而此时,马路两旁的行人纷纷向落在地上的纸箱围拢上来……
要求:通过合理想象,补写出事情可能出现的结局,写出行人与创造的情景相一致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行人健康向上的思想境界,要求运用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的手法,字数不少于200字。(9分)
【答案】就在蜂拥过来的人们都伸手去拿这些散落在马路上的塑料用品的时候,一个年龄稍大个头偏胖的中年人发出洪亮的声音:“大家好,我提个建议,这些东西是从车上掉下来的,司机还不晓得,到时候一定会晓得,那时人家会多着急呀!我们来帮个忙吧。”语音未落,另一小伙抢话:“是呀,司机跑车也辛苦,搞得人家赔钱,家里搞不好就要吵架了。”
接着在场的人有的在公路两头临时摇手拦车,要司机等几分钟,别把东西压坏了;有的把纸箱放在路边,招呼大家把完好的放在箱子里,把有破损的放在另一个箱子里,完全坏了的则放在路边上,堆在一块。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清理散落得杂乱的物品,显得井然有序。
不到十分钟,东西整理完毕,大家汗流浃背,脸上却挂着微笑,虽然大热天连水都没喝上一口,也不知道司机是谁。这时,一小伙拿起手机拨通了交警大队的电话……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作文题的审题一要审材料,注意使补写部分与所给材料相衔接,例如上文是“两个大纸箱”,下文就不能说成是一个或许多个;上文是“塑料制品”,下文就不能说成是废书旧纸、洗衣粉或其他非塑料制品。二要审要求,例如要求“补写出事情可能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结局”,就不能只写一种结局或两种相同、相近的结局;要求写“行人”的“表情和动作”,就不要去写司机、交警的表情和动作或行人的语言和心理。另外,还应注意补写部分不要跟所给材料重复。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语言表达(15分)
秋天,晚上突下大雨,气温骤降。第二天早晨,你正在为上次回家没有带冬衣而后悔,却突然远远看见父亲提着衣服、包裹正在校门口等你。此时,你有什么的感觉?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的内心活动,不少于200字。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小作文题的要求并不高,但要注意:一是重点在看见父亲后内心活动,而不在父亲的行为和自己的动作反应;二是内心活动要真实,符合父子关系和生活情理,不可矫揉造作有失真实;三是心理描写要注意方法,可以有独白式的直接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如用人物动作和语言来揭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作文
马路上,一辆汽车向前疾驶。突然,车厢后面滚落出两个大纸箱,掉在路面上,顿时,箱里崭新的塑料用品散落一地。这一情况,司机全然不知,汽车急速前进,而此时,马路两旁的行人纷纷向落在地上的纸箱围拢上来......
要求:通过合理想象,补写出事情可能出现的结局,还要写出行人与创造的情景相一致的表情和动作,字数在200字左右。
【答案】结局一
原来是两箱鼠标。有个看起来很内行捧着鼠标叫起来:“呀,这不是最新一代鼠标吗?”围观的人们对“最新”特别敏感,生怕别人抢到前面,争先恐后地抢了起来。看热闹的人把纸箱围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都削尖了脑袋往里挤,完全是一副“见者有份”的神情。两箱鼠标被一抢而光,纸箱也被扯破了。那个最先认出是鼠标的“内行”挤出人群,看着逐渐散开的人群禁不住得意扬扬:他看到有的人是满脸幸运,有的人是满脸沮丧,沮丧的人仍不肯罢休地向抢得鼠标的人打听着那鼠标。一时间,整条街上的人都在谈论着新一代鼠标。再看那纸箱,正咧着嘴偷着乐呢!新登陆的一家鼠标公司就这样在这座城市打开了市场。
结局二
纸箱已在马路中间摔破了肚皮,崭新的塑料文具盒散落一地。大家都对文具盒的精致赞叹不已,拿起文具盒就有些爱不释手。小贩P也挤在人群中,眼珠子咕碌一转,鬼点子就出来了。他清清嗓子:“唉,我看‘见者有份’,我们分了它吧!”人们面面相觑。小贩P也顾不得理睬大伙儿,饿狼扑食般抢起来。大伙见状也毫不客气,随手捡起一些文具盒就走。突然,有个姑娘叫起来:“看!这是捐献给‘希望工程’的”。大伙循声一看,被扯破的纸箱上竟赫然写着“希望工程”。乱哄哄的人群刹时沉默了,在“希望工程”四个字面前,人们为自已的自私而感到惭愧,刚才还笑逐颜开的脸上变得红一阵白一阵。大家都不好意思地回转身把那一只只沉甸甸的文具盒放回纸箱里,有人还从口袋里掏出什么东西放进盒里。小贩P满脸笑容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羞愧,他感到无地自容。
点评:两段文字除达到了上文“写作指导”中谈到的基本要求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构思新颖。“结局一”的结尾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颇得“欧•亨利手法”之妙,主题跳出大多数同学在同类结局中“揭露部分人道德沦丧,见利忘义”的窠臼,表现了新产品推销商别出心裁的广告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结局二”把两个大纸箱里的物品想象成“希望工程”的文具盒,使人们从“抢文具盒”过渡到“还文具盒”和“捐款”显得非常自然,主题积极深刻,比一般作文“警察强行命令归还”或“失主苦苦哀求归还”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作文题的审题一要审材料,注意使补写部分与所给材料相衔接,例如上文是“两个大纸箱”,下文就不能说成是一个或许多个;上文是“塑料制品”,下文就不能说成是废书旧纸、洗衣粉或其他非塑料制品。二要审要求,例如要求写“行人”的“表情和动作”,就不要去写司机、交警的表情和动作或行人的语言和心理。另外,还应注意补写部分不要跟所给材料重复。
达到了上述要求,“基础等级”差不多就可以得高分了,要在“发展等级”上得高分,还可从构思的精巧、新颖、语言的通畅、生动等方面下工夫。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