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予自度不得脱 物换星移几度秋 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C:竟使遇哨,无不死 有志者事竟成 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B:①以资政殿学士行 ②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C:①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②以至于永嘉 D:①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②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 ①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夜缒而出 B: ①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②以资政殿学士行 C: ①且贰于楚也 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D: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9.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焉用亡郑以陪邻”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则思知止以安人 B:以勇气闻于诸侯 C:以资政殿学士行 D:赵王以为贤大夫
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以相国守代 B:以资政殿学士行 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B:来吾道夫先路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选出下列文言文翻译错误的一项( )
A: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翻译:于是不接受丞相的印信,第二天,用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翻译: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它的难度,哪里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翻译:即使懂得刑法,用威怒震慑,最终苟且免于刑法也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面子上恭敬而心中不服气。 D: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翻译:那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您又被赵王宠信,所以燕王想结交与您。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现,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现。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立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