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高三学生小李非常热爱文学,语文考试成绩却一直不理想;他对英语兴趣一般,但考分却总能名列前茅。对报考大学时选择文学专业还是英语专业,小李犹豫不定。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为他提一些有帮助的建议。

②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观点,意思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的命运。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分析其主要性格特点与命运的关系。

林冲(《水浒传》)、阿Q(《呐喊·阿Q正传》)、老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③请以“花儿开了”为开头,续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花儿开了

开在你再也探不到的星空

开在庄户人家的墙头

也开在城市听不到的掌声里

花儿开的时候

你还在素手揣摩着一棵棵新的幼苗

粗糙已叠加成了额上多余的补丁

花儿开了

你只是嗅着芬芳欣慰一笑

你知道世上最动人的

莫过于此时花瓣打开的声音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微写作,同时也考查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一小题应当注意用简洁的语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能出现歧义或表意不明的情况;第二小题可以从三个人物中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来谈,分析要合理;第三小题用语要鲜明、生动,与花开相联系,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即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4.作文框架训练(关键环节考核)

今天是一个崇尚快捷的时代,“快”无处不在,信息有“快报”“快讯”“快信”,传递有“快递”“快运”“快件”,出行有“快车”“快艇”“高铁”,唱歌有“快歌”,摄影有“快照”,婚姻有“闪婚”,写作有“快枪手”,餐饮有“快餐面”,连购物都时兴“秒杀”。 “快”使得经济快速成长,潮流快步翻新,今天的社会呈现出全然不同以往的面貌。在这样的快节奏中,你还记得“慢”吗?那么,你认为今天还需要“慢”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要求:请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至少说明三点理由,并在每个理由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理由成立。

品味当今时代万象,反思生活之本源。“快速时代”成名要快,致富要快,内心仿佛总有一个声音驱使着人们卖力地工作,拼命地赚钱,快餐果腹,行色匆匆。然而,人们的灵魂却往往跟不上身体的步伐,当大自然的野趣和闲情逸致离人们越来越远,当过劳死、抑郁症、亚健康开始笼罩职场阴魂不散,当急功近利的育儿方式开始剥夺宝贵的童年,当暴戾的情绪在整个社会迅速蔓延……诸多不正常的状况,让有识之士不得不反省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从而遵从内心的需求,投身于全球“慢生活”潮流,慢慢吃,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思考,慢慢地享受人生……如何把握快时代与慢生活的“度”,既要提高速度,讲究效率,也要提升品位,有条不紊,是令我们深思的主题。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表达连贯和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根据语段内容的提示,抓住关键词“慢”,联系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阐述自己对“慢”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忙忙碌碌镇的人们需要“慢”,“慢”是一种蓄势,慢,是一种对生活的精神追求。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探究题不仅题型开放,而且连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既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又要遵循“容易论证”的原则。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⑴要点须全面;⑵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19.学习、领悟好课文,可以拓展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下面是结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设计的一段写作示例。请参照这种论证形式,以《殽之战》中的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等情节为内容,从后面的四个观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观点,写一段100字以内的文字。

观点:

1.骄兵必败

2.忠言未必要逆耳

3.莫因贪利而智昏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示例:

人生需要厚积而薄发。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几十年的积聚化作对郑国的一腔赤诚。三寸之舌退秦师,环环相扣,层层铺垫。约取源自博观,薄发更要厚积,智慧源自人生的沉潜。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一道微写作的题目,也可看作是语句的扩展,注意观点明确,材料运用得当。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注意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语言流畅,材料运用得当。

22.从以下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郑樵的夹漈山》一文的线索

(2)简析《郑樵的夹漈山》的语言特点

(3)简析《郑樵的夹漈山》中衬托手法的运用

(1)文章的行文线索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游踪,先写到了涵江的宫河口,然后到夹漈山,最后登上草堂后山,观看郑樵石雕坐像;暗线是作者的情感变化,先是去夹漈山之前有一种困扰,接着是上山途中心也变得宁静起来,最后观看郑樵石雕坐像作者感到离尘嚣愈远,离先生精神愈近。

(2)语言清新,含蓄,意味深长;多处引用,表现人物精神品格,突出主旨,丰富文章内涵;整散句结合,富有音乐之美。

(3)文章提到了郑樵的堂兄郑厚,目的是通过反衬的手法来突出郑樵不追求功名利禄的著书的品质,写郑厚与郑樵最初六年的的生活是衬托郑樵读书授徒的志趣;写郑厚参加科举考试,衬托了郑樵淡泊名利的品质;写郑厚的官越做越大,衬托郑樵在极度穷困中仍然著书并且坚持30年完成《通志》的可贵精神。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中考核作品的赏析。根据题干中的要求,从以下三小题(《郑樵的夹漈山》一文的线索、语言特点、衬托手法的运用)先选一项,再根据其文本结构、语言、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技巧点拨】赏析是鉴赏的一个过程,是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1.欣赏并分析(诗文等)2.欣赏分析。枕书 《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如:古代文学名篇赏析。如该题中对《郑樵的夹漈山》的赏析。

21.进入静海一中近一年的时间,你在校门口进进出出多次,有哪个特定时间里的特定场景让你记忆深刻,请以“校门口的风景”为标题写一个片段,要求内容积极健康,融入恰当的细节描写。(150字左右)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小道小作文,注意题目要求“校门口的风景”,注意突出“风景”和“校门口”,同时融入“细节描写”。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小作文,也可以看作是命题式扩展语句的题目,注意主题突出,“校门口的风景”,首先地点是“校门口”,“风景”可做两种解释,一是实在的风景,另一个是一个故事,展示人的风貌。注意选好表达方式,前者以描写为主,后者以叙事为主,注意融入细节描写的要求。

22.微写作

从下面3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乱写“到此一游”的陋习,损毁古迹,有碍观瞻。为此,国内外一些旅游景点特设游客留言牌,供游者留言。假如八达岭长城景区设置留言牌,请你在留言牌处写一段温馨得体的话,倡导有留言意愿的游客在此留言,以免胡刻乱画。

②近日,某大学生因多次捕捉珍稀猛禽被判刑十年半。此事广受网民关注,某网站特开专栏热议。一时间,跟帖无数,观点纷呈。请你也跟一个帖子,表明自己的观点。

③日前,对日起诉的最后一位中国慰安妇病逝。自从多年前从日本败诉归来,争得对方的道歉成为老人执着的信念。老人临终前仍念念不忘,嘱托后代继续为她的尊严抗争。请认真观察右侧老人生前的这幅照片,作一段肖像描写,力求表现老人的内心情感。

②某大学生因多次捕捉珍稀猛禽被判刑十年半。珍稀猛禽应该是我们所要保护,珍惜的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应是每一个人的心声。人破坏自然,不珍惜动植物,就是不珍惜人类自己。后果不堪设想。作为一名大学生,你更应该知道这些道理,但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去猎捕动物,情何以堪?你被判刑,是你咎由自取,或许你觉得量刑有点过重,但不这样,这股歪风很难刹住,动物也是一条生命啊。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有理有据,使人觉得有说服力。语言尽可能委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作文立意)阅读下面两段作文材料,分别拟出最恰当的作文立意,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关键环节考核题组)

29.有同学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老师跟他谈心。

老师问,水能流向天空吗?

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水怎么可能流向高处、流向天空呢?学生回答。

水不能流向天空,那天空的雨是怎么来的呢?天空的雨,就是地上流向天空的水。当然,水不能直接流向天空,但当水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形态,成为一种气态,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成为天上的雨水。老师说。

学生顿悟。

立意:

30.日本发生核辐射没几天,中国的大地上就掀起来一阵“抢盐风”,都说核泄漏之后,盐就受到了污染,海里的盐就不能吃了。还有的说核辐射能污染中国。而盐,却能防辐射。于是,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开始了“抢盐大行动”。没几个小时,超市里,店铺中,根本找不到一粒盐。有的人可能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一呼隆加入了抢盐的队伍中去。可是他们哪知道,日本的核泄漏跟本不会污染中国。况且,我们所食用的盐都取自地下井,绝不会受到危害。

立意:

29.规律不可违背,却可为我所用,学会利用规律,发展自己;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永怀飞翔之心,学会寻找飞翔之路;人生无绝境,转换思维,拒绝固执,脚下自有千条路;不要轻易下结论,一切皆有可能。

30.切忌盲目跟风;对“盲从”说“不”;追逐理性的光芒;为“特立独行”喝彩;要有创新意识,不能亦步亦趋,失去了自我。

【解析】这是一道作文立意的题目,注意根据材料出发,寻找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立意。

25.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文章。

母亲节到了。打开朋友圈、微博,到处都是祝母亲节日快乐的、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的、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的……沸沸扬扬,好不热闹。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对此,有人发问:“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你妈妈知道吗?”更有甚者批评说,一群把妈妈拉进朋友圈黑名单、不允许妈妈看自己空间的人,在朋友圈里疯狂地刷着“母亲节快乐”。

就上述现象,自选角度,写一篇400 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的看法。文体自定,题目自拟,结构完整。

爱,要大声说出来

当然知道,爸爸妈妈是深爱着我的;当然,我也深爱着爸爸妈妈。只是,爸爸妈妈他们从来没有对我说过“我爱你”,只是把爱融入在生活的点滴细节里。我呢?好像也从来没对他们说过“我爱你”这三个字。

试试看,把爱表达出来会怎样?哎呀,还真不好意思说,怎么办呢?就用写的吧!我把裁好的纸条,写上“妈妈,我爱您”。

放学回到家里,我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等妈妈把地一拖完,就把她拉到椅子上坐下。我摆了个微微鞠躬的姿势,双手郑重地递上纸条。

妈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眯着近视眼,歪着头,边看边嘀咕:“前面这两个字像‘妈妈’,后面的是啥字呀?”

“妈妈不会认不得这几个字吧?”这回轮到我莫名其妙了,“我明明写得很认真、很漂亮啊!”我定睛一看,哎呀,纸条被我拿倒了!我立即双手把纸条旋转180度。

妈妈仔细一看,笑着对我说:“哦?我也爱宝宝呀!咦?今天怎么突然想到要这样表达了呢?”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妈妈伸出温暖的手,像平常一样把我拉进怀里,在我的额头上亲了一下,笑眯眯地问:“是不是想到妈妈平时对你疼爱有加,今天想用这三个字来对妈妈表示感谢一下啊?”我害羞地点了点头,依偎在妈妈的怀里……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作文是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本材料讲爱的表达,前提是真诚母亲节,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到处都是祝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那么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爱,要大声说出来!要善于和敢于表达情感。既要说到,更要做好。孝顺不是作秀。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作文形式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可从正反两个角度选材。网络已渗透方方面面,人们受影响。但情感的表达失去真挚的交流而被网络所替代,在真实世界中得不到满足的地方,常常在虚拟世界里去求证。感恩母亲,让爱刷屏,客观上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鼓励人们公开表达,让人们不再羞于开口。有些爱,如果不勇于表达,很可能留下长久的遗憾。父母之恩,除了让他们感受到,还能让他们听到,岂不更美好?这不仅可以给长辈一天的好心情,也可让自己沐浴在亲情的阳光下,家庭亲情更融洽。往大了说,这还可以逐渐改变国民性格,打开人们的心扉,让人变得更加直率乐观,而不总是那么含蓄阴柔。现代社会,旧的传统正在嬗变,新的传统也在生成,只要自己高兴,让母亲开心,刷刷屏又何妨。上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26.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学习生活中,我们曾经在许多场合接触过朗诵。请选择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朗诵活动中的某一特定场景,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②在征集首都市民形象的公益广告活动中,有这样一条应征作品:“学习__,奉献他人,提升自己。”请在主题表达、语言创意、广告效果中选定一个角度,写出你对这一应征作品的评价。

③阅读经典日渐得到全社会关注,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整本书阅读进校园”活动。请选择你整本阅读过的一部作品,写一段有感染力的推荐介绍文字。

略。

【解析】(1)符合题目要求,内容充实,以7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2)超过字数不扣分。

(3)下面是各备选题写作中需要关注的:

①朗诵,场景,以及具体描写,是给分中要关注的方面。

②广告作为议论的对象,关键要素是其公益主张。在评价中,肯定和否定都是应有之义,故选择任何一个角度,都有两种判断的可能。只要能就自己的主张自圆其说,都是可以的。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能够看出应征广告在语言表达上的失误,当是思维品质超拔的体现。

③整本书或整部作品,推荐介绍,以及感染力,是给分中要关注的方面。

23.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请任选下面的一幅图画,通过描绘画面内容,表现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要求: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2.近日,有媒体呼吁“别被微信朋友圈箍紧了生活”,请对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3.光明网以“诗意•2015”为主题举办创作大赛,请你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投稿参赛。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际工具,虽然具有信息传播功能,是一种交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释放压力,这个系统更重要的是现实中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不是“朋友圈”这个虚拟的“圈子”  不拒绝,不依赖,这也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

【解析】解答此题,要从微信、“朋友圈”的特点入手,体会微信、“朋友圈”的优点、不足,组织语言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