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B:君乃亡赵走燕。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虎视之,庞然大物也。 E:是吾剑之所从坠。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
A: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B:君乃亡赵走燕。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虎视之,庞然大物也。 E:是吾剑之所从坠。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B: 今君乃亡赵走燕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C: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根据本义的提示,选出划线词用的是本义的一项 亡本义:逃亡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曲突徙薪亡恩泽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而君幸于赵王 宠幸 B:今君乃亡赵走燕 竟然 C: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侥幸 D:大王亦幸赦臣 幸亏
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人见。 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顾吾念之 B:①吾其还也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②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C:①今君乃亡赵走燕 D:①蔺相如固止之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②乃辞谢固请
2.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验之以事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⑤而君幸于赵王 ⑥求人可使报秦者 ⑦何以知之 ⑧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⑨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⑩今君乃亡赵走燕
A:①②/③⑤⑨/④/⑥⑩/⑦⑧ B:①⑦/②⑧/③⑤⑨/④/⑥/⑩ C:①⑥⑦/②⑧/③④⑤/⑨⑩ D:①②⑨/⑧/③⑤⑥/④⑩/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9.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故燕王欲结于君
B.而君幸于赵王
C.君何以知燕王
D.今君乃亡赵走燕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臣窃认为其人勇士 窃:私下、私自
B.使人遗赵王书 遗:留给
C.拜为上卿 拜:授官
D.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患:忧虑、担心
9.B
10.B
【解析】
9.
试题分析:A介词结构后置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句 D省略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遗:送、送给。
考点: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下列各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臣愿奉璧往使 ②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 ③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④召有司案图 ⑤拜送书于庭 ⑥乃使其从者衣褐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⑧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A:①③④⑤⑦⑧ B:②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⑦⑧ D:②③④⑥⑦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