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身之戮辱,传畸人于春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这是鲁迅先生对我国古代一部重要史学著作的赞叹。这部史书在叙述历史时是采用()

A:以人物为中心展开 B:以事件之始末记述 C:以时序为主线写作 D:以地域之联系综述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春秋》是由 删修而成的。

下列对四部史书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B: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相传由孔子编定。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共一百三十篇。是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下面是对《论语》《左传》《国语》《战国策》四部历史著作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B:《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 C:《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国语》则是一部侧重于记言的语录体史书。 D:《战国策》是一部经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时代的国别史。

选出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描述,反映了先秦春秋时期的大量历史史实,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战国策》,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由西汉刘向编定。 D: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B: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文章多层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当代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风低回婉转,情意深长,追求意象的朦胧,艺术感染力很强。 B:《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著作,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是对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C:编年体史书是以年代顺序记录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史书,特点是时间概念清楚。 D:《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体著作《左传》,国别体著作《战国策》,纪传体著作《史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