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清溪行①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

(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思乡寂寞抑郁的情绪。


解析:

(1)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意思对即可。

文学常识,名篇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第一部______体通史《史记》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所以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代赵 写笛声“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与_____________写箜篌“吴丝蜀桐张高秋,__________”手法极为相似。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杜甫《阁夜》)

(4)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5)鸟雀呼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1)纪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李贺  空山凝云頽不流

(3)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4)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5)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


解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修葺 寒暄 良晨美景 不敢越雷池一步 B:丰腴 暮霭 变本加厉 一年之季在于春 C:伫立 端倪 黯然神伤 初生牛犊不怕虎 D:苍海 筵席 穷形尽相 识时务者为俊杰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翠翠不能忘记祖父所说的事情,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①上了白塔 ②到了船上。 ③摘虎耳草。 ④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 ⑤下了菜园

A:⑤①②③④ B:①⑤②④③ C:④③⑤②① D:①⑤④③②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炽热/整饬 应用文/应有尽有 歆慕/薪火相传 B:庇护/譬如 习字帖/俯首帖耳 给予/掎角之势 C:匝道/扎啤 供给制/供认不讳 肄业/苦心孤诣 D:标识/什物 露马脚/崭露头角 模样/摩肩接踵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⑴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⑵ 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

[59350327f1e4fc55.jpg][d51c0e5cbacd8351.jpg]


解析:

下列各句表达意义不明确的一项是: ( )

A:“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现场参观门票的发售商透露,持票的中国公民可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的三个观景台上参观“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的全过程。 B:我坐着沉思:为什么在我们的国家里,总会有这种浓重的忧郁的阴影,笼罩着田野和河岸,遮蔽着天空和阳光。 C:不掌握点和线的理论就不懂得平面的知识,不掌握平面的理论就不懂得立体的知识,学习几何就得按部就班,由浅入深。 D:香港市民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识令人欣慰,相比之下,祖国内地某些人腰缠万贯却很少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现象,则令人遗憾。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15、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

答:

(1)暮春时节。

(2)风送落花,漫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难怪伤感断肠了。


解析:

阅读下文,完成 8—10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伤亡惨重,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之后汉军数千人追来,项王只好引兵向东,逃到东城。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

【小题1】垒,名词作动词,修筑营垒。

【小题2】③不是勇猛顽强,用排除法。

【小题3】到达东城后,才剩28骑。

【2009全国卷Ⅰ】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