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上古时代,负责占卜的官员根据兆纹预判事情的祸福吉凶,君主参考卜官的报告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事后占卜官把占卜的事情刻在甲骨上,这是所谓的()

A:贞问 B:命辞 C:占辞 D:问辞

秦汉时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官员是()。
①太尉②通判
③御史大夫
④刺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 涕: (2)竭其庐之入 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 辞: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11.【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12.【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8.(2分)(1)涕:眼泪(2)入:收入(3)食:喂养(4)辞:言  词

    9.(2分)A

    10.(2分)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1.(3分)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长居此地B.受悍吏侵扰  不得安宁C.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符合题目要求,意对即可)   

12.(3分)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段太尉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  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意对即可)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汪然出涕曰 涕: (2)竭其庐之入 入:

(3)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 (4)太尉判状,辞甚巽 辞: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而:而乡邻之生日蹙/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乎:叫嚣乎东西/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C.也:我知入数耳,不知早也/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以:以大杖击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2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译文:

11.【甲】文第①段采用对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请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相关内容并填在ABC三处。(要求:每空不超过10个字)(3分)

12.【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关注民生、同情百姓,请结合两文画波浪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

    8.(2分)(1)涕:眼泪(2)入:收入(3)食:喂养(4)辞:言  词

    9.(2分)A

    10.(2分)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11.(3分)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长居此地B.受悍吏侵扰  不得安宁C.天天面临死亡的威胁(符合题目要求,意对即可)   

12.(3分)柳宗元用写文章的方式来反映沉重的赋税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统治者能体察民情,革除弊端。段太尉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百姓,他亲自给被打伤的农民处理伤口、  早晚喂饭,还卖掉自己的马买谷子替农民还租。(意对即可)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闵,同“悯”,忧伤,多指疾病死丧 ) B: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椎,通“槌”,动词,打破) C: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嗛,通“慊”) D:太尉判状,辞甚巽(状,通“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巽,字令叔,赵郡人。少苦心为学,以明经调补华州参军,拔萃登科,授鄠县尉。周历台省,由左司郎中出为常州刺史。逾年,召为给事中,出为湖南观察使,锐于为理。五年,改江西观察使,加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巽持下以法,吏不敢欺,而动必察之。顺宗即位,入为兵部侍郎。司徒杜佑判度支盐铁转运使,以巽干治,奏为副使。佑辞重位,巽遂专领度支盐铁使。榷筦之法,号为难重,唯大历中仆射刘晏得其术,赋入丰。巽掌使一年,征课所入,类晏之多岁,明年过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万贯。旧制,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抵河阴,久不盈其数,唯巽三年登焉。迁兵部尚书,明年改吏部尚书,使任如故。

巽精于吏职,盖性使然也。虽在私家,亦置案牍簿书,勾检如公署焉。人吏有过,丝毫无所贷,虽在千里外,其恐栗如在巽前。初,程异附王叔文贬窜,巽知其吏才明辩,奏而用之,宪宗不违其请。异勾检簿籍,又精巽,故课最加衍,亦异之助焉。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而卒。然性强很狡恶,忌刻颇甚,乘德宗之怒,谋杀窦参,物论冤之。初,参为宰相,不悦于巽,自左司郎中出为常州刺史,仍促其行。不数月,参贬郴州司马。久之,巽自给事中为湖南观察使,郴即属郡也。宣武军节度使刘士宁以擅袭父任,物议不可,朝廷不得已而授之。及参之贬,士宁尝以绢数千匹赂参,巽在湖南具奏其事,言参与藩镇交通,德宗怒,遂赐参死,议者冤之。巽廉察江西,喜怒之情,而无罪被戮者多矣。元和四年四月卒,时年七十一,赠尚书左仆射。

(节选自《旧唐书·李巽传》)

【注】榷筦:对盐铁等物实行专管专卖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大历中仆射刘晏得其术 雅:很、极

B.赋入丰 羡:羡慕

C.异勾检簿籍,又精巽 于:比

D.喜怒之情 徇:顺从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而卒

B.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而卒

C.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而卒

D.巽为吏部尚书/卧疾/郎官相率省问/巽初不言其病/与之考校程课/商略功利/至其夕而卒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巽年少笃学,才能出众,历任要职,精于治理政务。他用法律来管理下属,官员都不敢欺骗他,连众人认为困难重重的盐铁专卖征税,李巽上任第一年就做出了远远超越前人的优秀业绩。

B.李巽勤于政务,知人善任。李巽在家里也会像在官府一样批阅公文,他慧眼识珠,举荐了被流放的程异,最终程异也成了李巽的得力助手。

C.李巽个性刻薄善妒,残忍狡诈。窦参任宰相时,与李巽结下不和,后李巽抓住机会在任湖南观察使时上书检举了窦参,德宗生气赐死窦参。

D.对于李巽来说,可谓是成也性格,败也性格。这篇传记既表现了李巽的政治才干,也通过举了一详一略两件事例来表现他的强横凶狠。

12.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吏有过,丝毫无所贷,虽在千里外,其恐栗如在巽前。(5分)

(2)及参之贬,士宁尝以绢数千匹赂参,巽在湖南具奏其事,言参与藩镇交通,德宗怒,遂赐参死,议者冤之。(5分)

9.B

10.D

11.A

12.

(1)百姓官员有犯错的,一点都没有宽恕的,即使在千里之外,他们害怕得发抖就像李巽在他们面前一样。(“人吏” “贷”“虽”“ 恐栗”各1分,句意1分)

(2)等到窦参被贬,刘士宁曾经用几千匹绢贿赂过窦参,李巽在湖南详细地上报了这件事,说窦参与藩镇互相勾结,德宗非常生气,于是赐死窦参,议论的人认为窦参是冤枉的。【“ 及”“具”“ 交通” “ 冤”(注意意动用法)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B选项的“羡”是“有余、多余”的意思。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0.

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A项“李巽上任第一年就做出了远远超越前人的优秀业绩”与原文不符。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巽,字令叔,赵郡人。年少时刻苦钻研学问,以通晓经学调补华州参军,才能出众而考中进士,授予鄠县尉。在中央担任过许多官职,从左司郎出京任常州刺史。过了一年,召回任给事中,又出京任湖南观察使,治理政务精明敏捷。五年,改任江西观察使,兼任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 李巽用法律掌管下属,官员都不敢欺骗他,有(不法)行为一定会明察。顺宗即位,入京任兵部侍郎。担任司徒的杜佑兼任度支盐铁使、转运使,因为李巽干练而有治才,上奏举荐李巽为副使。杜佑辞去高位,李巽于是专任度支盐铁使。对盐铁的专卖和征税,向来是难度较大而且很重要的,只有大历年间的仆射刘晏尽得其法,税收丰足有余。李巽担任度支盐铁使一年,征收赋税收入的,相当于刘晏业绩比较多的年份,第二年又超过了这个数目,又过一年增加了一百八十万贯。旧的制度,每年从江淮地区运送五十万斛米到黄河以南,很久不能达到这个数目,只有李巽在任的三年达到了。升任兵部尚书,第二年改任吏部尚书,依旧任以前的官职。

李巽在为官任职方面很精通,是性格让他这样的。即使在个人家中,也会放置官府文书簿册,就像在官府一样地考核检查。百姓官员有犯错的,一点都没有宽恕的,即使在千里之外,他们害怕得发抖就像李巽在他们面前一样。当初,程异依附王叔文而被贬谪放逐,李巽知道它有为官的才能,明智善辩,上奏皇上并任用了他,宪宗不违背他的请求。程异考核检查公文、案卷,又比李巽精通,考评总是最优秀,也是程异协助的。李巽任吏部尚书,卧病,官员们相继来探望问候,李巽开始不说自己的病情,跟他们考查研究问题,商讨事务,到晚上才停止。然而李巽个性刚愎自用、奸诈凶恶,十分刻薄善妒,趁着德宗发怒,图谋杀害窦参,众人议论认为冤枉了窦参。以前,窦参任宰相,不喜欢李巽,李巽从左司郎中出京任常州刺史,窦参催促他上路,没过几个月,窦参被贬为郴州司马。过很久后,李巽从给事中调任湖南观察使,郴州就是它附属的郡县。宣武军节度使刘士宁擅自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大家都议论认为不能这样,朝廷不得已而授予了刘士宁官职。等到窦参被贬,刘士宁曾经用几千匹绢贿赂过窦参,李巽在湖南详细地上报了这件事,说窦参与藩镇互相勾结,德宗非常生气,于是赐死窦参,议论的人认为窦参是冤枉的。李巽视察江西,顺从自己的喜怒的心情,杀害了许多无罪之人。元和四年四月去世,当时71岁,追赠尚书左仆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段)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②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③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④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⑤,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太尉是其谥号。 ②汾阳王:郭子仪。 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列入其中。 ④戢:jí,管束。⑤巽:xùn,通“逊”,委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行营节度使 领:领导

B.戚不敢言 戚:忧伤

C.舆来庭中 舆:抬着

D.然终不以在吾第 第:住宅,府第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罪且及副元帅 臣死且不避

B. 吏以告泚 权以示群下

C.然闻言则大愧流汗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何敢言我 何故而至此

以下各组句子,分别直接表明段太尉“不畏强暴”和“爱护百姓”的一组是

A.① 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 ② 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B.① 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 ②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C.①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②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D.①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 ② 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尉愿替他治乱。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邠州从此无祸乱。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亲自为伤者疗伤喂饭,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2)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

(3)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小题】A 

【小题】B    

【小题】A    

【小题】D    


解析:

【小题】A(领:兼任)

【小题】B (A将要,副词/尚且,副词;B均作介词“把”;C就,连词,表顺承/却,连词,表转折;D怎么,副词/什么,代词)

【小题】A (B①表现段太尉做事讲究策略;C②表现段太尉廉洁;D①非指太尉之事)

【小题】D (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

参考译文: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的儿子郭晞任尚书,兼任行营节度使,驻扎在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杀害,以乱天子边地安危之事。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后,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全都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用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已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焦令谌)催逼得更厉害,(农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派人求见并劝说焦令谌。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怎么竟敢说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血污,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临时驻扎在径州的淮西军统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责打无罪之辈,还收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焦令谌虽然凶暴傲慢,但是,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汗流浃背。

等到太尉自泾州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财物。”待到过歧州时,朱泚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而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让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

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谌虽暴抗,然闻言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終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吏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选自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有删改)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追赠“太尉“,谥号忠烈。 ②汾阳王:郭子仪。 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列入其中。 ④戢:jí,管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营节度使 领:领导

B.既一月 署:暂时代理

C.为尚书,出听我言 白:禀告

D.然终不以在吾 第:住宅,府第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大乱,若何 臣死不避

B.吏告泚 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C.然闻言大愧,流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敢言我 故而至此

1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公幸教晞以道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尉愿替他治乱。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邠州从此无祸乱。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亲自为伤者疗伤喂饭,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15.翻译(6分)

(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2)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3分)

【答案】

11.A

12.C

13.B

14.D

15.(1)(3分)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而且慎重舍取的原因。

(2)(3分)平平庸庸而隐没于世,却使自己的文章不能在后代传扬

【解析】

1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A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内容“王子晞为尚书”大意可知,领:兼任、代理。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就,连词,表顺承;A将,副词/尚且,连词;B介词,“把”/连词,表目的;D怎么,副词/什么,代词。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文言文常用的句式一般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B都是状语后置; A是一般句式;D是判断句;C“何以”是介词宾语前置。所以选B。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符,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所以、学者、没世、表、状语后置句“不表于后世也”。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的儿子郭晞任尚书,兼任行营节度使,驻扎在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杀害,以乱天子边地安危之事。您如果能任命我担任都虞候,(就)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后,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全都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用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在此以前,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已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焦令谌)催逼得更厉害,(农夫)无法偿还,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派人求见并劝说焦令谌。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怎么竟敢说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血污,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临时驻扎在径州的淮西军统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责打无罪之辈,还收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焦令谌虽然凶暴傲慢,但是,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汗流浃背。

等到太尉自泾州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时,告诫他的亲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千万不要接受财物。”待到过歧州时,朱泚坚决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而得不到同意。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但是终究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们家里。”就把这三百匹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治事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让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太尉①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郭子仪之子)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②,辄奋击折人手足,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文书)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出如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④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⑤,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日:“且熟,

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日:“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

太尉判状辞甚巽(卑顺,温和),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日:“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日:“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日:“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早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日:“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节选自《柳河东集??段太尉逸事状》,有删节)【注】①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②赚

(qie妾):满足。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寓军邠州 寓:驻扎

B.今尚书恣卒为暴 恣:放纵

C.俱至孝德所,谢不能 谢:感谢

D.使人求谕谌 谕:告知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②又以刃刺酒翁

B.①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 ②能为公已乱

C.①杀一老卒,何甲也 ②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D.①且大乱,若何 ②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汾阳王儿子郭唏担任尚书之职,兼任行营节度使,对手下管束不严,放纵士兵横行不法。

B.段太尉主动到节度使白孝德府中请缨,得到允许后到军中劝说郭唏,使他改正了错误。

C.段太尉在劝说郭唏时,以维护郭唏父亲和郭家的声誉作为切人点,让郭唏心服口服。

D.泾州大将焦令谌强占他人土地,并欺压剥削百姓,段太尉写信骂他使他羞愧而死。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解析:

【小题1】C(“谢”是“道歉”的意思)。

【小题2】D(A项,①以:介词,因为。②以:介词,用。B项,①为:动词,担任。②为:介词,替。c项,①也: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②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语气,可不译。D项,①②且:副词,将要)

【小题3】D(“段太尉写信骂他使他羞愧而死”不符合文意,骂他的是尹少荣)

参考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儿

子郭唏担任尚书之职,兼任行营节度使,以客军名义驻军邢州,放纵士兵横行不法。邠州

人中那些强暴凶恶的家伙,纷纷用贿赂手段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于是为所欲为,官

吏都不敢去过问。他们天夫成群结伙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一不顺心,就用武力打断他人

的手脚,甚至还撞死怀孕的妇女。郇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的缘故,心中忧伤却不敢

明说。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报告节度使府,表示愿意商量此事。,到了自孝德府中,他就说:

“天子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大乱将要发生,您

怎么办?”白孝德说:“我愿意听您的指教。”段太尉说:“我担任泾州刺史,很空闲,事务不

多;现在不忍心百姓没有外敌却惨遭杀害,来扰乱天子的边防。你假如真的任命我为都虞

候,我能替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白孝德说:“太好了!”就答应了段太

尉的要求。

    段太尉代理都虞候职务一个月后,郭晞部下十七人进街市拿酒,又用兵器刺卖酒老

妥.,砸坏酒器。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获这十七人,全都砍头,把头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郭晞全军营都骚动起来,纷纷披上了盔甲:白孝德惊慌失措,把段太尉叫来问道:

“怎么办呢?”段太尉说:“没有关系!让我到郭晞军营中去说理。”白孝德派几十名士兵跟

随太尉,太尉全都辞掉了。他解下佩刀,挑选了一个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来到郭晞门下。

全副武装的士兵涌了出来,段太尉边笑边走进营门,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呢?

我顶着我的头颅来啦!”士兵们大惊。段太尉乘机劝说道:“郭尚书难道对不起你们吗?

副元帅难道对不起你们吗?为什么要用暴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告诉郭尚书,请他

出来听我说话。”

    郭晞出来会见太尉。段太尉说:“副元帅的功勋充塞于天地之间,应该力求全始全

终。现在您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这样将造成暴乱,扰乱天子边地,应该归罪于谁?罪将连

累到副元帅身上。现在邠州那些坏家伙用贿赂在宰队名册上挂上个名字,杀害百姓,像这

样再不制止,还能有多少天不发生大乱?大乱从您这儿发生,人们都会说您是倚仗了副元

帅的势力,不管束部下。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有说完,郭晞再拜

道:“承蒙您用大道理开导我,恩情真大,我愿意率领部下听从您。郭晞和段太尉一起来

到自孝德那儿,道歉说自己实在无能,请求允许改正错误。邠州从此没有了祸乱。

    在此以前,段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副使。泾州大将焦令谌掠夺他人土地,自己强占了

几十顷,租给农民,说:“到谷子成熟时,一半归我。”这年大旱,田野寸草不生,农民将灾情,报告焦令谌。焦令谌说:“我只知道收入的数量,不知道旱不旱。?催逼更急,农民自己将要饿死,没有谷子偿还,只得去求告段太尉。   

    段太尉写了份判决书,口气十分温和,派人求见并通知焦令谌。焦令谌大怒,叫来农

民。说:“我怕姓段的吗?你怎敢去说我的坏话!”他把判决书铺在农民背上,用粗棍子重

打二十下,打禧奄奄一息,扛到太尉府上。太尉大哭道:“是我害苦了你!”马上自己动手

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迹,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亲自为他敷上良药,早晚自己

先喂农民,然后自己再吃饭。并把自己骑的马卖掉,换来谷子代农民偿还,还叫农民否要

让焦令谌知道。

    驻扎在邠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他来见焦令谌,大骂道:“你还是人

吗?泾州赤地千里,百姓将要饿死;而你帮一定要得或谷子,又用粗棍子董打壳罪的人。

段公是位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你却不知敬重。现在段公只有一匹马,贱卖以后换成谷子

交给你,锈;居然收下不知羞耻。大凡—个人不顾天灾、冒犯长者、重打无罪的人,文收下仁者的谷子,使主人出门没有马,你将怎样上对天、下对地,难道不为作为奴仆的而感复l羞愧吗?”焦令谌虽然强横,但听了这番话后,却大为惭愧乃至流汗,不能进食,说:,“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见段公了!”一天晚上,自己感到悔恨就死去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段太尉逸事状(节选)

柳宗元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出如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皆愕。因谕曰:“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督责益急,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逊,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注]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太尉是其谥号。

②汾阳王:郭子仪。③窜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把名字列入其中。

④戢:jí,管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戚不敢言 戚:忧虑

B.无伤也!请辞于军 辞:告别

C.太尉判状辞甚逊 逊:谦和

D.舆来庭中 舆:抬着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组是( )

①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②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泣槊上,植市门外。

③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④解佩刀,选老蹙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

⑤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⑥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段太尉做泾州刺史时,汾阳王的儿子郭晞率军借驻在邠州,放纵士兵干强横不法的事,邠州节度使白孝德敢怒不敢言,段太尉愿替他治乱。

B.段太尉以都虞候的身份到邠州,先是抓了郭晞部下犯事的十七人,并砍头示众,后仅带一跛足的老兵前往军营,说服郭晞,邠州从此无祸乱。

C.大将军焦令谌强掠民田,旱年逼租,农夫就到做泾州营田官的段太尉那里告发他,后被蛮横的焦令谌毒打,段太尉很悲痛,并替他还租。

D.段太尉无奈之下接受了朱泚送的三百匹大绫,但并未留在家里,而是送到自己供事的司农治事堂,放在了屋梁上。直到朱泚谋反,太尉死,此物还原封未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谕曰:“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2)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1)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用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

(2)撕破衣裳包扎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


解析:

【小题1】劝说

【小题2】③称赞郭子仪⑤体恤百姓⑥清明廉洁

【小题3】应是段太尉的女婿接受了财物

【小题4】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