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下列各项中,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桑之未落 君子之车 B:固:固前圣之所厚 自前世而固然 C:善:亦余心之所善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D:以:长太息以掩涕 既替余以蕙纕兮
12.下列各项中,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桑之未落 君子之车 B:固:固前圣之所厚 自前世而固然 C:善:亦余心之所善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D:以:长太息以掩涕 既替余以蕙纕兮
3.下面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 ②步余马于兰皋兮 ③不吾知其亦已兮 ④谣诼谓余以善淫 ⑤既替余以蕙纕兮 ⑥又申之以揽茝 ⑦高余冠之岌岌兮 ⑧长余佩之陆离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③⑦⑧ D:③⑤⑥
翻译下列语句: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⑤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①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 我长太息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
或 我深深地叹息,沾拭热泪,哀伤人生的旅途如此艰难。
或 一声长叹泪水涟涟,哀伤人民的生活太过艰难
或 我一面擦泪一面长叹,哀叹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或 一身肝胆属正气,纵然是万死也不辞。
或 这原是我一心追求的理想,虽然死九次我也不后悔。
③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③那些小人嫉妒我的才能,造谣中伤说我好做淫荡之事。
或 一群平庸女人嫉妒我的妩媚,造谣中伤说我品行不正。
或 众女(诸臣)嫉妒我的美貌(才德)造谣诬蔑说我放荡不羁。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④保持清白之志而为忠贞之节而死,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或 以身殉笃信之直道,保持清白的操守,向来为前圣先贤所推重。
或 保持清白,死于直道,这本是前代圣人所称道。
⑤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⑤道路啊是如此的漫长辽远,我将在天上人间寻求知音。
或 道路漫漫长且远,我将上下寻求探索我的理想。
或 前路漫漫,又长又远,我将在天上人间追求真理。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谣诼谓余以善淫
(2)屈心而抑志兮, 。
(3) ,退将复修吾初服。
(4)既替余以惠纕兮, 。
(5) ,无独穷困乎此时也
(6)民生各有所乐兮, 。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2)忍尤而攘诟
(3)进不入以离尤兮
(4) 又申之以揽苣
(5) 忳郁邑余佗傺兮
(6)余独好修以为常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蛾眉”“攘诟”“揽苣”“忳郁”“佗傺”,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2.补出下列诗歌的空缺部分。(5分)
(1)舞幽壑之潜蛟, 。
(2) ,依依墟里烟。
(3) ,谣诼谓余以善淫。
(4)昔我往矣, 。
(5)同心而离居, 。
(1)泣孤舟之嫠妇(2)暧暧远人村(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4)杨柳依依(5)忧伤以终老。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嫠、暧、蛾、以。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3.补出下列诗歌的空缺部分。(5分)
⑴舞幽壑之潜蛟, 。
⑵ ,依依墟里烟。
⑶ ,谣诼谓余以善淫。
⑷昔我往矣, 。
⑸同心而离居, 。
(1)泣孤舟之嫠妇
(2)暧暧远人村
(3)众女嫉余之娥眉兮
(4)杨柳依依
(5)忧伤以终老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嫠妇”、“暧暧”、“嫉”、“娥眉”、“依依”、“忧伤”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 ,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2)纵一苇之所如, 。 ,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3) ,四弦一声如裂帛。 ,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1)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步余马于兰皋兮
(2)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