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前的诗歌,唐人通称为()
A:古体诗 B:近体诗 C:律诗 D:曲子词
比较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特点。
什么是古体诗、新体诗、近体诗?
诗歌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
A:哲理诗 B:叙事诗 C:抒情诗 D:古体诗 E:近体诗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 B: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C: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颈联,五六句为颔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 D: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古体诗和近体诗有什么区别
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用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古体诗既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B:近体诗只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 C:古体诗可中途换韵 D:近体诗必须一韵到底
下列关于古代诗词的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
A:旧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或个体诗。 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C:近体诗根据每首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诗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分,律诗又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七绝”和“五绝”。 D: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永遇乐”等;题目要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旧体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李白有“诗仙”之称,王维有“诗佛”之称,李贺有“诗鬼”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