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B:杜甫,字子美,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他处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亲历了安史之乱,仕途失意,其作品沉郁顿挫,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故其作品被称为“诗史”,其人亦被尊为“诗圣”。 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陶渊明,名潜,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 “靖节先生”,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我国第一位山水诗人。
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彷徨》是鲁迅先生继《呐喊》之后的又一部小说集,《祝福》即是其中一篇批判封建礼教吃人的小说。 B: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是一部个人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C:杂剧和传奇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曲词即唱词;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指示。 D:《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逍遥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经典之一,现留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B:苏洵,字明允,北宋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被后人并称为“三苏”,著有《权书》《衡论》《几策》等。 C: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__,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特写的本义是指摄影中“放大了的近景”,但在新闻学上,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新闻体裁。
下列有关古代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20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基本上已是一种专题论文的形式。作者不仅反驳论敌的谬误,还从正面深入地阐述自己的主张。 C: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荀子》中绝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内容涉及广泛,其文逻辑性强。 D:《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B: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他与陈子昂、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C: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辞:“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给了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以极高的评价。《聊斋志异》是文言长篇小说。 D:《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集。《世说新语》是魏晋志人小说代表。《柳毅传》则是唐传奇的代表作。唐宋人把用文言文创作的短篇小说叫作传奇。明清时期传奇则指戏剧作品。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一部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一部由文人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和著名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被称为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D:“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唐传奇是一种文言短篇小说,是在六朝志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逍遥游》选自《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B:王勃字子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杜甫的“王杨卢骆当时体”中的“王杨卢骆”即指他们,亦称“初唐四杰”。 C:陶渊明,名潜,世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又称“靖节先生”。 D: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与四川交界的湘西一座小小边城的故事。作品讴歌人性 ,在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境界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韵味,富有浓郁的乡土色彩,淳朴而浑厚;语言自然含蓄,如高山流水,极具风致。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陶潜,字渊明,东晋末年文学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B: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王勃的代表作有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骈文《滕王阁序》。 C:“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中的“孟尝”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孟尝君田文。他因事被齐湣王猜疑,虽然贤能却不得不赋闲在家。 D:《逍遥游》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10.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B:《陈情表》选自《文选》,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陶渊明,名潜,自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世称“靖节先生”。
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写给国君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西晋人,曾在前朝做蜀汉之官,入晋后,不再为官。 C:庄子宣扬完全超然而神秘的境界和不要任何客观条件,不受任何客观限制的所谓“无待”的自由。 D:《陈情表》成功的将描写和抒情相结合,深深的打动了晋武帝,从而摆脱了官场的苑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