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
(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1)子贡引用《诗》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意在说明什么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指出“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所包含的学习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意在说明人(君子)应像切磋琢磨器物(骨、角、象牙、玉石)那样,不懈追求自身完善。
(2)“告诸往而知来者”: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国学经典语句含意的题目,此类题目的前提是正确翻译,通晓文意。
译文:(1)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2)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陈亢退而喜曰 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③告诸往而知来者 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②③④都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告诸往而知来者 闻斯行诸? B: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吾与女,弗如也 C:回也闻一以知十 求也退,故进之 D: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与例句“或取诸怀抱”中“诸”的用法相同的是( )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被发左衽矣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C: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告诸往而知来者 D: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与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若夫君子所患则亡 ②未若贫而乐 B:①告诸往而知来者 ②君子求诸己
C:①遵海而南,放于琅邪 ②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 D:①反身而成,乐莫大焉 ②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4.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取诸怀抱。
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B:投诸渤海之尾。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告诸往而知来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
(二)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1)子贡引用《诗》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意在说明什么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指出“告诸往而知来者”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所包含的学习道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意在说明人(君子)应像切磋琢磨器物(骨、角、象牙、玉石)那样,不懈追求自身完善。(2)“告诸往而知来者”:学习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学习应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由此及彼,通达事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国学经典语句含意的题目,此类题目的前提是正确翻译,通晓文意,然后做出解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1)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2)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