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李牧连却之
A:六王毕,四海一 B:辇来于秦 C:逸豫可以亡身 D:而刀刃者无厚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一死生为虚诞 B:族庖月更刀 族秦者秦也 C:善刀而藏之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D:而刀刃者若新发于硎 青,取之于蓝
13.下列加点字词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愿为诸君快战 B:而刀刃新发于硎 合于《桑林》之舞 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5.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中“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道芷阳间行 C: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D:时时而间进
下列句中加粗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为(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虽然,每至于族。 C:而刀刃者无厚。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18.文化经典阅读(6分)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节选自庄子《庖丁解牛》)
(1)从第一段画线句中,可以得出一个著名的成语 。(2分)
(2)文惠君说通过庖丁解牛的启发得了“养生之道”。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有何相通之处?怎样养生?(4分)
(1)目无全牛
(2)牛的筋骨交错聚结就好像纷繁芜杂的社会,庖丁面对交错聚结的牛的筋骨,能够游刃有余,主要是因为他解牛时能“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人要在纷繁芜杂的社会里做到“游刃有余”,做到养生,就必须像庖丁那样:做事顺乎其理,毋强行,小心翼翼,虽踌躇满志但不得意忘形,锋芒毕露。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理解国学经典语句含意的题目,此类题目的前提是正确翻译,通晓文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臣之所好者,道也
(2)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3)虽然,每至于族
(4)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14.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 :
15.庖丁解牛经过三个阶段,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1)第一阶段: 。
(2)第二阶段: 。
(3)第三阶段: 。
16.根据原文中的几句话,写出所衍生出来的成语:
(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 )
(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
13.(1)天道,自然规律
(2)本来的样子
(3)(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4)通“缮”,这里是擦拭之意
14.吾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15.所见无非牛者(2)未尝见全牛也(3)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16.(1)目无全牛(2)官止神行(3)游刃有余(4)踌躇满志
【解析】
13.
试题分析:注意一词多义现象,通假现象。要将实词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翻译。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庖丁是在解释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试题分析:要抓住事物的规律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庖丁就是从不熟悉到熟悉规律,再到掌握规律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要内容熟悉,能通过文段意思对成语释义。现在很多常用的成语来源于文言文,如呆若木鸡、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平时要多加积累,注意识记,不要望文生义。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选作其中4题)(8分,每空1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_______________。 (《论语·侍坐》)
(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桓晋文之事》)
(4)_______________,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_______________! (《庖丁解牛》)
(5)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6)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 (《劝学》)
(1)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2)冠者五六人 咏而归
(3)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彼节者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5)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6)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意、悌、戴、眄、倚、锲。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选自《庄子・养生主》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分)
答:
②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3分)
答:
(2)上面这段文字体现了庄子的什么观点?(3分)
答:
(1)①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间隙的骨节,这其中宽宽绰绰的,当然会游刃有余了。②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或:环顾四周,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把刀揩净收好。
(2)庄子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人的养生必须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要遵循养生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