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A:醉花阴 B:一剪梅 C:如梦令 D:声声慢
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女词人,以南渡为界,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其名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
A:一剪梅 B:如梦令 C:声声慢 D:醉花阴
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都是纪传体史书,合称为“前四史”。“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B:《雷雨》让周朴园三十年前的情人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手法,揭露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赚取昧心钱的发家史。 C: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分别创作于前后两个时期。 D:韦庄的《pú sà 蛮》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其一)》,都借写江南的美景抒发对江南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而周邦彦的《苏幕遮》,以咏荷花为中心,以荷花为写作重点,层层烘托,全词表达了词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
李昌垣
十里平芜带晚霞,萧萧归雁宿汀沙。雨迷村外行人渡,花满溪南处士家。
思往事,负年华,梦魂飘泊任天涯。西风吹换江州鬓,独醉东篱数暮鸦。
20.上阕最后一句“花满溪南处士家”,似乎与前三句所写的景象不协调,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5分)
21.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20.①前三句用欲堕的晚霞、归栖的大雁、迷蒙的秋雨描绘了一幅肃杀的晚秋图(2分);②“花满溪南处士家”之景,在一片萧瑟中,却透露了诗人对宁静、温馨生活的向往。(3分)。
21.情感: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伤感、孤独、无聊的情绪。(2分,答到“漂泊在外”之意的1分,答到“伤感”“孤独”“无聊”三词中的一个1分。)
表现:①“换”字,说明头发不是逐渐变白的,而是“换”一下就行了,用夸张手法写头发变白之快,写出年华易逝的伤感(2分,答到“头发变白”之意即可);②通过动作细节来表现,醉酒遣愁,无聊地去数乌鸦有多少只,这都表现了诗歌主人公的孤独与无聊。(2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具有视角广、景深长、富有立体感、色彩对比鲜明,充满萧瑟气氛的深秋旷野图,给人以开阔、深邃的感受。登高远眺,但见晚霞映衬之下,十里平芜一览无余,此时秋天南归的群雁正振翅归栖在远处的汀洲上。诗人通过“晚霞”、“归雁”点明时间正值萧杀的深秋。正当诗人纵目远眺之时,一阵秋雨骤降,四野都笼罩在一片雨帘之中,村外的渡口也从眼中消失,刚才还是肃爽的晚秋图,顷刻变成迷蒙昏暗浑沌一片。然而,经过雨水的滋润,溪水南岸处士家的院落中,却一扫萧瑟气氛,花朵摇曳,充满生机。这两句对仗工整,对照鲜明。中国诗歌自《诗经》起,抒发伤感情绪都十分注意环境的烘托,尤其喜欢选择黄昏、深秋、雨天来作背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结末二句所描绘的不堪景象,实是诗人内心苦闷的流露。“江州”是借用唐白居易《琵琶行》诗句,既有“江州司马青衫湿”,又有“天涯沦落人”之意。“东篱”用晋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句。“数暮鸦”则用南宋词人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词句:“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看来,诗人是把自己的遭遇、性格,跟这些前辈诗人相比拟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你从哪些信息知道作者在《醉花阴》中写的是思念丈夫?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与《声声慢》都写出了她的愁思,你认为它们相同吗?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6分)
不同。
(1)两首词创作时间不同。“醉花阴”写于前期;‘声声慢’写于后期。
(2)两首词思想感情不同。‘醉花阴’表达的是相思之愁;‘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的浓重悲痛和哀愁。
(3)两首词营造的意境不同。‘醉花阴’呈现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营造的是凄惨悲凉的意境。
【解析】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__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