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所给句子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当时”一词,用词精当,准确说明达尔文当时对于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的了解研究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这体现了达尔文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B:“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的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神”指大自然。这句话既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的礼赞,也是哲学的沉思、主题的升华。 C:“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莺莺这种轻视功名、珍重爱情的明智言行,生动的昭示出她性格的重大发展。 D:“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已使”“尤使”在感情上呈现递进关系,把愤怒的感情推向顶点。“惨象”和“流言”对举,“目不忍视”和“耳不忍闻”并提,概括尽反动势力的残暴和死难青年的惨状,倾泻了作者的满腔愤怒。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寒砧(zhàn) 婵(chán)娟 蕴藉(jī) 投笔从戎(rónɡ) B:矜育(qīn) 付梓(zī) 拔擢(zhuó) 咬文嚼字(jué) C:睇眄(miǎn) 簪笏(hù) 西畴(chóu) 决(jué)起而飞 D:畸形(jī) 胆怯(qiè) 仓廒(áo) 清沁肺腑(qìn)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露脸/露宿 嗜好/谥号 厉兵秣马/莅临指导 B:稽首/稽考 束缚/漱口 以身殉职/徇私舞弊 C:禅宗/禅让 耕地/根底 溘然长逝/恪尽职守 D:绰号/绰约 筵席/沿袭 艰苦卓绝/真知灼见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是一张俩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 学子。 B:笔者欲以此例忠告求职者,在应聘顺利时,当你的经历获得赏识,眼看可能拍 板成交的当口,切莫得鱼忘筌。 C: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 悄悄的。 D: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 选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梦得被调离长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

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

【小题1】①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小窗低户)、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1分)②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1分)

【小题2】①对朝政的不满;(1分)②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1分)③想以山水自娱,(1分)④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痛苦(1分)。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 柏 林

美国 奥莱尔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切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请探究这篇小说谋篇布局的妙处。

巧妙地设置悬念: 悬念一,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一个令人感到奇怪的场景——“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为什么呢?男人们都去哪里了?悬念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使得妇人变得神智不清呢?悬念三,“老头”为什么狠狠扫了两个小姑娘一眼?最后老兵道出了答案,一切都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说通过设置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吸引力,更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解析: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__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__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 D: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新京报10月18日讯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昨天表示,《人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即将出台,此规则将明确规定,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方式予以统一,要求姓在前名在后。

昨天,中国人民大学承办的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闭幕。李宇明昨天会议间隙接受采访时表示,接下来将会出台一系列相关规范,其中包括《标点符号用法》和《数字用法》修订,《人名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和《汉语拼音正词法》的修订等。李宇明介绍说,现在人名汉语拼音拼写上出现了比较混乱的现象,需要规范。“国际场合的运动员和国际会议上的学者姓名书写都有这个问题,把外国人也搞乱了。” 新京报(北京)

国家语委将规定人名拼音统一"姓在前名在后"


解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尽管目前金融危机让部分企业减少了人才的需求量,但一些大中型企业从长计议,借机进行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地吸纳专业后备人才。 B: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群众的代步工具也鸟枪换炮,由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节能环保的电动车也倍受青睐。 C: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我们必须苦练内功,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D: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点小错误在所难免,也是不足为训的,关键是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 B: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C:他以疯狂的热情投身于政界,很快地成为本土上的头面人物,一举而实现了衣锦还乡的世代农民的梦。 D:这篇杂文虽然短小,但观点鲜明,力透纸背,鞭辟入里,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