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而使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生命意义仅是灵魂的对象,对它无论是肯定还是怀疑、否定,只要是真切的,就必定是灵魂在出场。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应当说必具有某种精神价值。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苦难与幸福 B:生命意义 C:苦难的价值 D:什么是苦难
《罪与罚》中的人物()是人类苦难的象征,同时又是博大的基督式的爱的象征。
A:拉斯柯尔尼科夫 B:索尼雅 C:阿廖娜 D:卢仁
保尔·柯察金是()作品中的人物。
A:《苦难的历程》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复活》 D:《在人间》
《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体是
A:揭露资本主义的__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揭露资本主义的__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体是…【 】 
A:揭露资本主义的__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格尔尼卡》是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 
A:揭露资本主义的__和腐朽 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 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 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马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7.诗歌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它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什么,请简要阐释。(5分)
18.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5分)
17.诗歌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2分),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3分)。
18.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将“石壕吏”与“长生殿”作对比。(1分)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2分)增加了对百姓悲苦的同情。(2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 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 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本题根据题干即可明确。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鉴赏表现手法的答题思路是:(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或哪些)表现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3)指出此种手法有什么效果,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本题很明显的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结合诗歌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8、诗歌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它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什么,请简要阐释。(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诗歌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2分),是因为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3分)。
9、答案:采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将“石壕吏”与“长生殿”作对比。(1分)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有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2分)增加了对百姓悲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