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拜”什么意思?()

A:授予官职 B:升职 C:降职 D:平职调动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

译文:

(2)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译文:

(3)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译文:

(1)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让人拿着和氏璧回去。

(2)白白的用身体来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3)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上书给朝廷请求退休,又被征召回京城任命为尚书。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应验 B: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文雅,不俗 C:于三辅 游:游玩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看,视察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游:游玩。贯:通,贯通 B:连辟公府不就。 连辟:屡次被征召。就:完成 C: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奇:奇怪。累:多次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治理事务。乞骸骨:请求退休。

2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上白色的衣服戴上白色的帽子(古时候以为此人凶多吉少穿上丧父)来为他送行;②(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

③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竟不知道你对我宽容到这种地步啊

【解析】

试题分析:“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要翻译对位置;“白衣冠”是名词做状语;  “视事”,到职任事;“乞骸骨”是辞职回家的委婉说法。“鄙贱”是粗陋卑贱   “宽之”中“之”是代词“我”。古汉语中一下常见的词语、特殊的用法句式要注意随时掌握总结。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译文:

(2)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

译文:

(3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译文:

(1) 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

(2)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征拜为议郎。

(3)开始我解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


解析:

翻译下列句子。

⑴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⑵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⑶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⑸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1)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得分点:孰与)

(2)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得分点:独……哉?)

(3)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得分点:定语后置)

(4)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义节啊。(得分点:表原因的判断)

(5)(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得分点:视事、乞骸骨、拜)


解析:

翻译下面句子:

①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②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解析: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太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均为传播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如《张衡传》:“观太学”。 B: 丈人,是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丈”也是对年长者的敬称,如《苏武传》中“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便是如此。 C: 《苏武传》中“且陛下春秋高”——春秋,这里指人的年纪,与“春秋鼎盛”,“富于春秋”,“虚度春秋”中的“春秋”同。 D: “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