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章台夜思

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家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注章台:即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

(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的题为《章台夜思》,有人认为这首诗全篇未现一个“思”,却“秋思”不断,令人回味,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1)“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运用拟人的修辞。诗人赋予“清瑟”以人的情感,让人感觉清越的瑟声在埋怨漫长的夜晚,缭绕的弦声在风雨中哀鸣。既写出了“思”的背景,渲染了气氛,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评分标准:拟人手法1分;能结合内容分析指出作用“设计了背景,渲染了气氛,奠定全诗情感基调”2分;没有结合内容分析但能准确指出作用给1分。]

(2)同意。本诗以“夜思”为题,全篇虽未现一个“思”字,却选取了一系列引人“思”的意象,如“清瑟”、“遥夜”、“孤灯”、“残月”、“故人”、“秋雁”等,展现了“思”的意境(2分)。诗的三、四联直接描写“思”的内容:时当秋节,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2分)。诗人将自己的无限秋思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怀人思乡之情,感情真挚,悲凉凄楚,令人肠断。

[评分标准:能指出“选取了引人‘思’的意象”1分;“三、四联直接描写‘思’的内容”)1分;联系诗句具体分析得1分;“思”的内容表述正确得1分。如果不同意,可自圆其说,按此给分。]


解析:

诗人说:满树的花朵,只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

哲人说:在创造人时,上帝很公平地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农民说:有了种子,也不一定能丰收。

……w

请就以上材料,围绕“种子”,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解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变成别人梦想的种子;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  

……  

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解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蹩进(bié) 粮囤(tún) 丛冢(zhǒng) 搭讪(shàn) B:瘐毙(yǔ) 拗开(ào) 纸锭(dìng) 悚然(sǒng) C:福祉(zhǐ) 伺候(sì) 账簿(bó) 咂摸(zhā) D:商贾(jiǎ) 缜密(shěn) 打烊(yáng) 债券(juàn)

在下面语段画线处选填一组连贯、恰当的语句。 ______________。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书能使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 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的外貌“因为可爱而美丽”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生活中,而现实生活往往有这样那样 的缺憾。于是,我们每个人又生活在一定的理想生活中,这种理想的生活因人而异,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使我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我们感到生命的美好。这种向往,也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之一。那么,你生活中有怎样的缺憾?因而你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呢?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要写成诗歌)


解析:

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吞长江,,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3)曲终收拨当心画,。,唯见江心秋月白。


解析: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慕焉而不学,学焉而不似,亦何取乎其人耶?

(2)不为荣喜,不为穷忧,所谓无入而不自得者。

(3)子以少年豪迈,如川之方增,而未有涯涘,则其势固有不得不然者

(1)仰慕他却又不学他,学他却又不像他,那还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什么呢?

(2)不因为赞誉而高兴,不因为困窘而焦虑,是所说的那种无论身在何处都能自得自在的人啊!

(3)你因为正当青年,气概豪迈,如同大河正在涨水,没有边际,那气势本来就(决定了你的为人和作诗)不得不如此。


解析:

右图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它揭示了人遗忘的规律。请阅读此图,概括两条遗忘的规律,并结合概括的规律对处在紧张复习备考状态的高三学子提出两条有效备考建议。(每条规律或建议不超过20字)

两条规律:

□□□□□□□□□□□□□□□□□□□□

□□□□□□□□□□□□□□□□□□□□

两条建议:

□□□□□□□□□□□□□□□□□□□□

□□□□□□□□□□□□□□□□□□□□

[bf25b12bfd1191bc.jpg]


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

张雨生

“富二代”这个名称,公开用在媒体上,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被囊括其间的子弟,对这个称呼并不满意,似乎还觉得含有贬义。有的不满地说:“什么‘富二代’?我们是‘第二代企业家’!”刚从父辈手里接过企业管理权,就要称“家”,实在太早了。接过管理权很容易,是否能管得下去,那要经过时间检验。更多的“富二代”,目前蒙昧未开,或属于飙车一族,或是热捧明星的粉丝,或是痴迷于声色犬马的玩儿家,他们对父辈的事业并无兴趣。

与“富二代”相对应,还有“穷二代”。“穷二代”最有代表性的一群,是第二代打工族。中国农民工已达1.6亿,60%是“80后”“90后”,群体相当庞大。“穷二代”没在乡下种过地,没有父辈那双长满厚茧的手,他们所追之梦,是有朝一日成为城里人。要在城里扎根,又谈何容易。扎根的标志,总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吧。一个来北京打工的农民子弟,看到京城房价一个劲地飙升,靠打工挣钱买房,得积攒一百年。

“富二代”的富,“穷二代”的穷,与他们自身的创造力无关。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对社会财富的占有量。我想点明的是,在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中,政府需要担当起调节这个差距的责任。

政府应该不应该启动遗产税?

启动遗产税,得有一个征收基数,发达国家的征收基数近百万美元。这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如今情况大不相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二十多年间。中国出现了富裕阶层。“百富榜”董事长胡润说,2004年,资产达到10亿元的巨富,只找到100个,2009年,找到的在榜人数,就有1000个。中国富豪财富积累的时间也超短。胡润说,把1个亿变成10个亿,国外需要10年,中国只需要3年。我国制定了《物权法》,切实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财产分配,只有30%进入劳动分配。这个比例实在太小。凭资本分配,肯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富二代”是凭资本分配养育的一代。面对这种状况,启动遗产税,进行必要的调节,应该是适时的。

差距在同一代人中扩展,已经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差距进一步扩展,传承到第二代,带来的社会问题就更多。“富二代”的所作所为,有的极为荒唐,造成社会不满,也就更为激烈。“富二代”形成了他们的圈子和阶层。如此挥霍,如此张狂,让买套住房得奋斗一百年的“穷二代”,能不产生“仇富心态”?可以说,不能自律自尊的“富二代”,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面对此情此景,政府难道不应该负起责任,有所作为?

(选自2010年第6期《杂文选刊》,有删改)

作者认为“政府应该启动遗产税”,下列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中国有了富裕阶层,也就有了可征收遗产税的对象。

B.“富二代”对父母的事业没兴趣,而且不能自律自尊,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C.在我国财产分配中,凭资本分配,肯定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富二代”就是凭资本分配养育的一代。

D.在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中,政府需要担当起调节这个差距的责任。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富二代”是个贬义词,因为他们将来能成为企业家的不多,而成为败家子的肯定不少。

B.“穷二代”指的是第二代打工族,其中的60%是“80后”“90后”,群体相当庞大。

C.“穷二代”中的第二代打工族因为缺少钱财,他们在城里扎根的梦想很难实现。

D.“穷二代”与“富二代”的主要差距是社会财富的占有量极少,因而创造力不足。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

A.作者不赞同把“富二代”理解成“第二代企业家”,因为二者的实质不一样。

B.“政府启动遗产税”不是作者的独创,发达国家早已实行。

C.征收遗产税能调节贫富差距在代际之间的传递,缓解人们的焦虑感。

D.中国现在可以启动遗产税,借此消除因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而形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小题1】“‘富二代’对父母的事业没兴趣”有误,以偏概全

【小题2】A“能成为企业家的不多,而成为败家子的肯定不少”,在原文中没有根据;B“第二代打工族”只是“穷二代”的代表群体,不是等同关系;“其中的60%是‘80后’‘90后’”,属于张冠李戴;D强加因果

【小题3】后半句说法太绝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