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越来越重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使现在的中学生们很少有生活的体验和真实的感情。 B:今年的华交会开幕式取消了领导讲话、剪彩等一些程序化的活动,体现出更加注重务实和营造快捷通畅的商业氛围。 C:有关专家指出,综合处理生活垃圾和资源再利用与城市绿化、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有机结合,可以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链,建立良好的“循环经济圈” D: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引发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激烈碰撞,而且促进了货物、资本、人员等在各国之间的频繁流动。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通过“木叶”来写出____人口的名句。 ②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意义迷离不易______。 ③这座用帕罗斯岛产的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维纳斯像,是19世纪初叶米洛斯岛的一个农人在无意中______出来的。
A:流传 琢磨 挖掘 B:留传 捉摸 挖掘 C:留传 琢磨 发掘 D:流传 捉摸 发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狼籍 贵冠 光辐射 准备就绪 缭人情思 B:丰姿 嘉宾 度假村 要言不烦 世外桃源 C:提纲 针砭 喝倒彩 浅尝则止 无精打采 D:宣泄 勘察 水笼头 罄竹难书 集思广益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崎岖(qí) 罗绮(qǐ) 名媛(yuán) 锱铢必较(zī) B:彳亍(chì) 颓圮(pǐ) 山冈(gǎng) 得鱼忘筌(quán ) C:苔藓(tái ) 荒芜wú) 梵语(fàn) 深恶痛绝(wù) D:祈祷(qí) 裙裾(jù) 旋风(xuàn) 咬文嚼字(jiáo)
作文
一次美国通用电器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应邀来我国讲课。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听完课后,感到有些失望,便问:“您讲的那些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杰克.韦尔奇听后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对上述这段对话,你有什么感想与体会,请结合本材料,以“差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下面材料讨论的是语文课改中的问题,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不超过60字的文字。(3分)
适应与转化,是辩证法运用于语文课程改革要坚持的根本原理。所谓适应,是教要适应学。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于过于强调学生的学要适应老师的教,其本质是强调因(学生的学)要适应外因(老师的教)。新课程的教学,在于要创造更能适应学生的学习的教,体现的是创造性利用外因和改造外因以适应内因。所谓转化,是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适应是转化的基础。如果教师的教不能促进学生的学,当然就不能实现这种转化。
适应与转化是语文课改要坚持的根本原理。(1分)语文课改要做到教适应于学。(1分)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1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5题。
停靠点
(1)在这个加速旋转的世界上,似乎很难找到完整的、纯真的、可靠的、恒定的东西,来安妥自己的心。
(2)商业不停地制造和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小女生和小男生们会被它们__,在慷慨地向时尚投去大量的眼球、激情和金钱之后,时尚制造者们很快又设计出另一些时尚,诱导新一轮消费狂潮。
(3)时尚的海滩上,堆积着多少狂热的眼球和激情的泡沫。
(4)浪潮漫过来又漫过去,被洗刷的海滩空空荡荡,而在高处,资本正端坐在豪华别墅的沙发上,清点潮水送来的巨额利润。
(5)这个商业的星球不会有什么奇迹和神话。所谓奇迹,不过是一个穷人或一个不太穷的人一夜暴富的故事。
(6)所谓神话,不过是在财富的赌场上如何成功地进行巧取豪夺。
(7)房地产商说又为我们开发了一个天堂,等到你贷款购买了一处天堂的套间.住进去,才发现你每天的日出已被推迟了一小时,因为,太阳,被前面更高的楼房、更高的天堂挡住了。
(8)又据说盛产羊毛的草原是一个天堂,你长途跋涉去那天堂看了一眼,你看见了那些瘦骨嶙峋的羊,那些在沙漠的边缘嚼着草根瑟瑟发抖的羊,为人类制造温暖的它们,是如此的寒冷和无助。它们光秃秃的身体,我们暖融融的冬天……
(9)似乎已没有什么恒定的事物让我们动荡的心获得安妥。
(10)走在路上,看见一棵古老的树慈祥而大气地站立着,浓荫匝地,巨冠蔽日,我好像看见了从千年之外走过来的祖先,一位忠厚的有着无限阅历和深情的祖父,于是我停下来,坐在树下,安静地靠在树身上,像靠在祖父的身上,倾听他深长绵软的呼吸,我那漂泊无依的心,我那悬空的心,终于踏实地停靠在一个厚实的胸膛,那胸膛并不只是我自己小小的胸膛,而是一个更宽广更深厚的胸膛――天空、土地、历史、记忆,由一棵古树汇合成一个完整辽阔的胸膛,我迷乱无定的心,在这个巨大胸膛里均匀地跳动。
(11)过了几天,或者过了几月,我又去拜访那棵古树,已再也找不见它的身影,据说它遭雷击而死,又据说被害虫蛀死,又据说被开发商伐掉――总之,它已经消失了,它见证过的千年岁月也随之消失。
(12)在它的废墟上,将崛起一座商业的天堂,一座高尚住宅楼正拔地而起。
(13)古树死了。祖父死了。祖先死了。
(14)那条清澈温柔的小溪,明天就有可能被烈日蒸发。
(15)那只擦过我肩膀飞过去的可爱燕子,后天黄昏还有可能被我发现,但我看见的只是它躺在污水滩上的遗体。
(16)远山的那峰积雪,它一次次将我无处投靠无处逗留的目光遥遥地接住。我惶惑躁乱的心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停靠的秘密地点,那安静的白色似乎降低了这个发着高烧的世界的温度,心,在适度的寒冷里变得安静而宽阔,不急于奔赴什么,就停在它自身的空白里,这一刻,心,虽然无所事事,却回到了那本然、透明的状态,古人说的“本心”,大约就是这个时刻的那颗心吧。
(17)但是,过不了一两年,甚至过不了半年,就在今年夏天,那峰积雪,那峰积攒了千年,明亮了千年,被无数的眼睛眺望了千年的积雪,将永远的融化、消失,那座山将显露出石头的狰狞而荒凉的面目。
(18)目光失去了这秘密停靠的地点,它变得更加游移而惶惑,有时,就找一本古书,在那些清澈、亘古、凛冽的句子里,让眼睛和心,获得片刻镇静和抚慰。
(19)在越来越热的世界上,我的心越来越躁,越来越慌,也越来越荒。
(20)生存的地址不断变成遗址,记忆的圣地不断变成废墟。
(21)有时候,静下心来想一想,我真不知道那么多的人,无数的人,在这不断毁损、灭绝的世界上,在这不断废弃、破碎的生存里,是怎样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停靠点?
(22)那么我呢?我的停靠点又是什么?
1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述了商业利益驱动下社会的喧嚣,请简要概述。(4分)
13.第(9)段“似乎已没有什么恒定的事物让我们动荡的内心获得安妥”与第(1)段的意思重复,能否将它删去?请简述理由。(4分)
14.作者在第Ⅱ9段写到“我的心越来越躁,越来越慌,也越来越荒”,联系全文,说说这里的“躁”、“慌”、“荒”分别指什么?(6分)
15.文章的结尾作者提出了“停靠点又是什么?”的问题,请发表你的见解。(3分)
12.制造所谓的时尚,所谓的奇迹,所谓的神话,所谓的天堂。(每点1分)
13.不能。(1分)第(9)段既是(2)―(8)段的总结,又自然地引出下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它不是第(1)段简单的重复,而是对无法找到“停靠点”的强调,更进一步深化了第(1)段的意思。(2分)
14.“躁”:指商业社会的浮躁。“慌”:指传统文化消失的恐慌。“荒”:指心灵世界的荒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要点:不受商业社会的种种__,(1分)坚守信仰、理想、目标等。(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② ,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③ 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④ ,风飘飘而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⑤ 沧海月明珠有泪, 。 (李商隐《锦瑟》)
⑥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 (秦观《鹊桥仙》)
(1)以手抚膺坐长叹
(2)花径不曾缘客扫
(3)忠而被谤
(4)舟遥遥以轻
(5)蓝田日暖玉生烟
(6)忍顾鹊桥归路

(1)作者采用双关(或比喻)手法,(1分)把浮云比作奸臣当道,日比喻成皇帝,写皇帝被奸佞所包围,所以作者为望不到“长安”而感到忧愁。(]分)
(2)首联是利用象征吉祥的凤凰已经离去,过去六朝的繁荣一去不复返,只有长江之水奔流不息;颔联进一步感叹吴国繁华宫殿已经荒芜,晋代豪门已埋人古丘,成为历史陈迹。(3分)两联均表达了诗人凭吊历史无限感慨之情。(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由于月球比地球稳定得多,并拥有弱重力、高洁净的特殊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因而还可作为制备一些昂贵生物制品与特殊材料等的理想场所,以及深空探测的前.肖或中转站,航天器只需用很小的推力,即很少的火箭燃料和很低的成本就能摆脱月球的引力前往别的星球。
随着月球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人们将利用月球资源在月面上建立火箭燃料加工厂,或者建立一个“加油站”,这可大大降低航天运输的费用,使载人航天飞行更经济和更方便。美国的“太空探索构想”就是先到达月球,然后再飞往火星。月球基地将成为人类飞向火星、开展深空探测和探索太阳系的一个天然航天港。
月球不仅将成为丰足的能源基地,而且还是十分理想的空间天文台。除了科研和商业用途之外,在月球上还可建立武器试验场、军用火箭燃料库和导弹发射基地,打击地球上任何敌对的军事目标,而不用担心会受到敌人的攻击,美国很早就想通过控制月球来控制地球了。
21世纪的最终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载人基地,开发和利用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总的步骤为探月、登月和驻月,即实现“探、登、驻”的目标。在月球上建设规模庞大的基地,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工程,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在建设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发射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行全面探测,以选择好月球基地的地址;还要研制充当开路先锋的月球机器人等,为人类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及载人火星航行开道铺路。
月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月球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它将为全人类带来幸福。正如第二个登上月球的美国航天员奥尔德林所说:“对于那些在悠悠转动的地球上仰望夜空的人,月亮都匀洒银光,绝不厚此薄彼。因此,我们希望,太空探索的成果也将由大家分享,从而给整个人类带来和谐的影响。”
3.下列不属于人类探索月球目的的一项是
A.了解月球,发展航天工程技术,带动一些高新技术的进步。
B.瞄准了月球上的丰富资源和能源,准备开展大规模开发。
C.以月球为基地,为载人登火星,开展深空探测和探索太阳系做准备。
D.分享太空探索的成果,从而给整个人类带来和谐的影响。
4.下列说法不同于上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月球的弱重力,使以月球为中转站的深空探测的航天器所用的火箭燃料大大减少。
B.月球的自然环境高度洁净,是制备一些昂贵生物制品的理想场所。
C.在月球上建立的导弹发射基地,可打击地球上任何敌对的军事目标,而不用担心会受到敌人的攻击。
D.发射绕月探测器,研制月球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等,是为人类的登月所做的准备工作。
3.D(这是一种希望,不是目的)
4.D(是为建设月球基地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