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f01923951e45c63.gif]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这样的文化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传染到全世界。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我限,这是最大的错误。工业革命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基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性的宇宙观。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是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他认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英才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时入金属石器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

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商朝的青铜器都是用来作为礼器、酒器和兵器,如“鼎”、“爵”和“弋”等等;而商朝所用的农器是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和骨头。但苏末不同,它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种植小麦,用青铜刀来收割成熟的麦穗。从新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跟前面关系的断裂。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生产更多,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希望跟自然和谐,互相尊重;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从夏朝到商朝,一直到后来的封建时代,我们都是以氏族、zōng jiāo 的团体,而以地缘的团体来代替。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延续了zōng jiāo 关系,而苏末断裂了,代之以地缘关系。其他,如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差别都是如此。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二期)

6.对“多不一定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技术革命的结果,因此“多”不利于社会文明产生。

B.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当时社会还没有这样的商业贸易需要,因此没有“多”的必要。

C.“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度集中,不符合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要求。

D.“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种不尊重自然的做法会影响人类的永续发展。

7.对“延续”这一中国文化的理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延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人与自然,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是连成一体的。

B.“延续”即保持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因此商朝所用的农具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跟骨头。

C.“延续”是一种连续性的宇宙观,意味着应该维持和和谐、平衡的关系。

D.“延续”这一中国的文化现象从文明初始阶段就已经形成,它体现在生产工具、人际关系、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方面。

8.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

A.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促使工业革命的产生,推进了西方文化理念的发展。

B.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是现代社会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它影响全世界。

C.西方文明较之中国文明,就其特点看,更多地包含着一些错误的理念。

D.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不仅影响着西方社会,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影响。

9.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连续与断裂是中西文明理念的差异之所在,这两种文化是可以互补的。

B.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不是后期才产生的,而是从文明一开始出现就形成了。

C.人类文化造成今天这样的环境变迁,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D.作者对工业革命导致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6.D  7.B  8.D  9.C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B:用花木装点居室时,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以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博古架处较合适。 C: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 D:“MM组合”对一般人不太熟悉,但对NBA球迷来说,它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

作文(60分)

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许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间,人生走出了另一条道路。

请以“一念之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细细的潮音

张晓风

①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②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时代了。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

③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太阳晒得每一块石头都能烫人。我一个人撑着伞站在路旁等车。空气凝成一团不动的热气,而渐渐地,一个拉车的人从路的尽头走过来了。我从来没有看过走得这样慢的人,满车的重负使他的腰弯到几乎头脸要着地的程度。当他从我面前经过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有一滴像大雨点似的汗,从他的额际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我的心刹那间被抽得很紧,在没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发现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个用筋肉和汗水灌溉着大地的人。好几年了,一想起来总觉得心情激动,总好像还能听到那滴汗水掷落在地上的巨响。

④一个雪晴的早晨,我们站在合欢山的顶上,弯弯的涧水全都被积雪淤住。忽然,觉得故国冬天又回来了。一个台籍战士兴奋地跑了过来。

⑤ “前两天雪下得好深啊!有一公尺呢!我们走一步就铲一步雪。”

⑥我俯身拾了一团雪,在那一盈握的莹白中,无数的往事闪烁,像雪粒中不定的阳光。

⑦“我们在堆雪人呢。”那战士继续说,“还可以用来打雪仗呢!”

⑧我望着他,却说不出一句话,也许只在一个地方看见一次雪景的人是比较有福的。只是万里外的客途中重见过的雪,却是一件悲惨的故事。我抬起头来,千峰壁直,松树在雪中固执地绿着。

⑨还有一次,午夜醒来,后庭的月光正在涨潮,满园的林木都淹没在发亮的波澜里。我惊讶地坐起,完全不能置信地望着越来越浓的月光,一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快乐,还是忧愁,只觉得如小舟,悠然浮起,浮向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的青天,而微风里橄榄树细小的白花正飘着,落着,矮矮的通往后院的阶石在月光下被落花堆积得犹如玉砌一般。我忍不住欢喜起来,活着真是一种极大的幸福――这种晶莹的夜,这样透明的月光,这样温柔的、落着花的树。

⑩一个残冬的早晨,车在冷风中前行,收割后空旷的禾田蔓延着,冷冷清清的阳光无力地照耀着。我木然面坐,翻着一本没有什么趣味的书。忽然,在低低的田野里,一片缤纷的世界跳跃而出。“那是什么。”我惊讶地问着自己,及至看清楚一大片杂色的杜鹃,却禁不住笑了起来。这种花原来是常常看到的,春天的校园里几乎没有一个石隙不被它占去的呢!在瑟缩的寒流季里,乍然相见的那份喜悦,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了。甚至在初见那片灿烂的彩色时,直觉中感到一种单纯的喜悦,还以为那是一把随手散开来的梦,被遗落在田间的呢!到底它是花呢,是梦呢,还是虹霓坠下时碎成的片段呢?或者,什么也不是,只是……

⑾当这些事,像午夜的潮音来拍打岸石的时候,我的心便激动着。如果我们的血液从来没有流得更快一点,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燃得更亮一点,我们的灵魂从来没有升华得更高一点,日子将变得怎样灰暗而苍老啊!

⑿不是常常有许多小小的事来叩打我们心灵的木屋吗?可是为什么我们老是听不见呢?我们是否已经世故得不能被感动了?让我们启开每一扇窗门,去谛听这细细的潮音,让我们久黯的心重新激起风声水声!

1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心“似乎已经惯于一个无声的时代了”?(4分)

15.(1)文章第③段作者对拉车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2)文章第⑩段,作者在残冬里看到一大片杂色的杜鹃时,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6.面对雪景,文章中的“小战士”和“我”有着怎样不同的表现?(4分)

17.纵观全文,作者听到了哪些“细细的潮音”?这些“细细的潮音”有什么作用?(8分)

14.因为我们的心沉寂已久,早已世故的不能被感动(2分),因此,我们常常忽略生活中许多令人感动的小事。(2分)

15.(1)对拉车人在烈日下辛苦负重的同情­――对他用劳动灌溉大地的敬服­――多年后一想起这件事就心情激动,被拉车人深深感动。(3分,意思对即可)

   (2)对残冬的清晨,冷清空旷的田野突然出现一片缤纷的世界的惊讶­――在瑟缩的寒流季里,乍然见到一大片杂色杜鹃的单纯的喜悦­――不敢相信眼前的美景是真的,疑惑这是幻境。(3分,意思对即可)

16.“小战士”是初次见雪是兴奋、喜悦;(2分)“我”则在雪景中回忆往事,思念起故乡。(2分)

17.潮音:盛夏时拉车人的汗水;雪景中“我”和小战士对雪的不同感受;午夜里透明的月光、落着花的树;残冬里灿然开放的一大片杂色的杜鹃。(4分)作用: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篇或串连起全文;让人不再世故、学会了感动;血液流得更快,眼睛燃得更亮,灵魂升华得更高,日子变得更美好。(答对1点可得1分,答3点即可得满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__ _____ ,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赤壁赋》 苏轼)

塞上长城空自许,

(《书愤》陆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 。(《离骚》屈原)

世间行乐亦如此, _______。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________, 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_________________。

(《长亭送别》 王实甫)

(1)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春与秋其代序 / 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总是离人泪

(1) “暗”字,写出了夜晚中鱼灯的昏黄暗淡,(1分)巧妙地体现了题目中“夜”的特点,(1分)同时,以“暗”字开篇,为全曲奠定了暗淡感伤的氛围。(1分)(意思对即可)

(2)第一句是叙写离人之状,间接表现离人之苦。第二句直接抒发离人之情(直抒胸臆)。(1分)“孤舟五更家万里”,中的“孤舟”是暗写离人的孤单和孤苦,“五更”言夜之深,“万里”则言离家之远。这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离人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间接表现“心碎”。“是离人几行情泪”,是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直接抒发思家的痛苦,是“心碎”的具体情状。(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8. B(见,表被动)

9. D(①是写郭解品行的改变,与炫耀与否无关。②是写郭解不徇私情④虽与炫耀与否有一定关系,但远不如③⑤⑥更直接,且不影响正确答案的选择)

10.B(不是郭解派人抓到凶手的,文中是凶手“自归”)

11.(1)她把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上,不埋葬,想以此羞辱郭解。(3分)

   (2)于是放走了那个凶手,把罪责归于他姐姐的儿子,并收尸埋葬了他。(3分)

   (3)他对此感到奇怪,问事情的原因,竟是郭解让人免除了他的差役。(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魅力之谜

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那些具有超凡魅力的人拥有异常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他人。这项研究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理冯・威斯曼教授领导的,他是第一个考察情绪感染力和公共领域内的魅力问题的科学家。“魅力是一个难以确切定义的事情,对于某个人是否拥有魅力,我们大家都会有感觉,但是却很难解释出他为什么有魅力。”他说,“研究成果表明,情绪感染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项针对200多名参加以发现科学新人为目的的“名望实验室”比赛参赛者的研究证明,那些被认为具有非凡魅力的人,在测评情绪感染力的问卷中都得到了很高的分数,这表明这些人具备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的能力。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使得某个人变得很有魅力,研究者要求所有参加“名望实验室”比赛的选手填写一张有13个问题的情感交流测试表,该表用来确定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该表包含了这样一些问题:当你与别人交谈时,你能否打动他们?你喜欢成为被人注意的中心吗?当你听到优美的舞蹈音乐时,你仍然能不为所动吗?在魅力等级和问题表得分之间显示出了清楚的关系。这表明,那些具有很强魅力的人能够轻易地和不知不觉地将他们自己的情绪状态传递给周围的人。

有趣的是,那些在魅力程度和情绪感染测试表上得分高的人,也就是那些在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人。因此,魅力显然是科学沟通方面的一个主要因素。那么,某些人是如何成功地做到用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别人的呢?研究者认为,有魅力的人擅长使别人能够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感觉,他们能够建立一种情绪气氛,并且多半让人印象深刻,而测试表能帮助人们了解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那么不妨尝试一下这些方法:使用开放式的身体姿势――不要让胳膊或腿相互交叉,让你的手远离你的脸,当你说话时,让你的手分开,并且将手掌向上或向前;让人们知道他们很重要,以一种诚恳微笑的思考表情,表现出你喜欢他们身上的某种东西;当你与人谈话时,要不时地点头,拍两下那个人的上臂;不断地改变你说话的语调和语速;要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情绪;当你需要制造紧张气氛或强调某个问题时,应该缓慢地放低你的声音。

(选自《科学时报》)

5.下列不属于“拥有魅力”原因的一项是 ( )

A.能在测评情绪感染力的问卷中得到高分。

B.能不知不觉地向周围的人传递自己的情绪状态。

C.能建立一种情绪气氛,并且多半让人印象深刻。

D.能用一些科学沟通的方法,使自己更有感染力。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具有超凡魅力的人能够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他人,但魅力之谜还不能做出解释。

B.在测评情绪感染力问卷中得到很高分数的人,具备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其他人的能力。

C.在“名望实验室”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人,擅长使别人能够拥有和他们一样的感觉。

D.说话抑扬顿挫或在适当的时候缓慢地放低你的声音,会有助于提升你的个人魅力。

7.依据原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感染别人才能证明一个人拥有魅力,因此,我们不必在意自己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内心的痛苦或愤怒。

B.当我们感受到一个人拥有非凡魅力时,这说明他的情绪已经影响了我们,也说明他的情绪感染力较强。

C.情绪感染力的高低与魅力的高低密切相关,那些从事强调情绪感染力职业的人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更有魅力。

D.魅力与人的表情有关,只要脸上带着诚恳微笑的思考表情,你就会是一个魅力无限的人。

5.A   6.A   7. B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戛纳市位于法国东南部, 地中海。它凭借温和的气候,秀丽的风景以及迷人的海滩,与临近的尼斯和蒙特卡洛并称为南欧三大游览中心。②把他批评哭了,并不是我的 ,就是因为我太着急了,说得有点过分。③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 ,恬淡的、平和幸福的人生也离不开成熟。

A:濒临 本意 况且 B:毗邻 本意 况且 C:毗邻 本义 何况 D:濒临 本义 何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