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名言名句空缺部分。(4分)

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②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③纵有健妇把锄犁。 ④盘飧市远无兼味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天生我材必有用

(3)禾生陇亩无东西         (4)樽酒家贫只旧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

村 行

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颔联“万壑有声含晚霞,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试从表现手法、修辞方面加以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体会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1)写景动静结合,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赋予景物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

(2)通过对初秋晚景的描写,表现一种悠闲中的失意,同时流露出漂泊在外的思乡愁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12分)

遗传病的治疗

随着现代遗传学和医学的迅猛发展,人类对许多致病基因的成功分离,使人类能够深入洞察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遗传性家族性癌综合症、早老性痴呆、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等几百种疾病基因,已经被克隆鉴定出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飞速进展,使许多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手段与药物学、诊断学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许多疾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人的寿命将大幅度地延长。

基因治疗就是将正常的基因导入病人的细胞中,以取代病变基因,从而使病人能够表达自身不能合成的产物(蛋白质、酶等),或者通过关闭或降低异常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某些遗传病的目的。不过,基因治疗目前只针对体细胞,而不是针对生殖细胞。

但大部分的人类疾病不是百分之百由遗传决定的,如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甚至大多数癌症等。受遗传决定的只是这些病的易感性。人类基因组的遗传多态性导致了个体的表型差异,引起不同群体和个体对疾病特别是对复杂疾病的易感性不同,对各种药物的耐受性不同,以及对环境因子的反应能力不同。这个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飞速进展,预防医学必将从集体预防转为着重个人预防。婴儿出生后,它的大部分重要的基因将会得到检测。通过建立序列变异与表型、序列变异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可把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置于医学遗传学基础之上。于是,不仅可以知道一个人的先天遗传缺陷,医生还可以预测他在一生中将容易得什么病、不容易得什么病,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与提高疗效密切相关的还有药物基因组学。人们过去就知道,同一种药物的同一剂量对每个人的疗效可能不同,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可是究竟体质是如何不同,却不清楚。现在已经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许多基因与各种药物的代谢有关,这些基因具有多态性,即每个人所具有的等位基因有所不同。药物基因组学为提高个体药物疗效和防止出现药物过敏提供了基础。

许多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与多基因遗传病,过去都是不能治的,而现在能治了,而且治疗手段越来越有效。这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福音,使病人解除或减轻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延长了寿命;另一方面也使一些本来会在达到生殖年龄前就夭折的人得以繁衍后代。于是,它必然会对人类进化产生影响。具体说来,就是可能使人群中遗传病和决定疾病易感性的基因频率增高。可是由于人类已掌握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手段,所以不会对个体造成严重问题。当然,更好的办法是通过产前诊断,尽量使携带这些疾病基因的人不把疾病基因传给后代,以降低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

7.下列关于遗传性疾病的治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飞速进展,使许多遗传性疾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人的寿命将大幅度地延长。

B.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具体说就是,通过改造病人的某些基因或改变病人基因的某些特性,可以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目的。

C.许多遗传性疾病过去都是不能治的,而现在能治了,而且治疗手段越来越有效。

D.有效治疗遗传性疾病虽然给社会个体带来福音,但它也给整个人类的进化产生负面影响。

8.关于“易感性”和“多态性”,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易感性是指一个人容易得什么病、不容易得什么病,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B.一个人的疾病易感性是由其遗传基因决定的。

C.遗传的多态性导致了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的不同。

D.人类基因组遗传多态性决定了预防医学必将从集体预防转为着重个人预防。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遗传性家族性癌综合症、早老性痴呆、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等都属于遗传性疾病,目前人类已经完全有能力治愈这些疾病。

B.随着现代遗传学和医学的迅猛发展,许多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手段与药物学、诊断学正经历着根本性的变化。

C.人类已经成功地克隆出几百种疾病的基因,而且克隆速度不断加快。

D.现在我们不仅知道相同剂量的同一药物对每个人的疗效不尽相同,而且知道它是由某些与药物代谢有关的基因的易感性和多态性决定。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高血压与遗传有关,所以如果某人的父亲得了高血压,那么某人就一定会得高血压。

B.随着人类对遗传疾病治疗手段越来越有效,人群中遗传病和决定疾病易感性的基因频率也越来越高。

C.人类已经能够通过产前检查诊断,结合针对生殖细胞的基因治疗,有效地使携带这些疾病基因的人不把疾病基因传给后代,以降低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

D.少数疾病是百分之百由遗传决定的,对于这类疾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

7.B(原文说基因治疗是“取代病变基因”“或者通过关闭或降低异常基因的表达”,而不是改造或改变基因;其次原文说“达到治疗某些遗传病的目的”,B项缺少“某些”这个限制语。)

8.A(易感性应仅指“一个人容易得什么病”,不包括“不容易得什么病”;另外,易感性是人类基因的某种特性,与“预防”没有概念上的关系。)

9.B(A项中从原文看,不能完全肯定它们是否都是遗传性疾病;且目前只是克隆了这些疾病的基因,并没有说能完全治愈它们。C项的错误在于,原文并没有提到克隆速度的问题。D项中与基因的易感性没有关系。)

10. B(A项中结论太武断,因为“大部分的人类疾病不是百分之百由遗传决定的”。C项的错误在于,原文只是说“更好的办法是通过产前诊断”,而不能由此推断人类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其次,第二节说“基因治疗目前只针对体细胞,而不是针对生殖细胞”。D项的错误在于,文章中提到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完全由遗传决定的和不是完全由遗传决定的,那么“许多疾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也应包括完全由遗传决定的疾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掌握驾驭祖国语言的本领以及做人的好习惯。 C:几个讨债的股民来到商场的经理部,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他们。 D: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智且危险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犹如汽车缺乏燃料,中国缺乏敢于自主创业和有知识创新精神,意味着未来的竞争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油之车。 B: 2005年9月28日,是先师孔子2556年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的首次全球联合祭孔子活动以山东曲阜孔庙祭祀为主线,以世界有代表性的14座孔庙为分祭点联合进行,同时在韩国首尔、美国旧金山、德国科隆等地也隆重举行。 C:要追求国家的综合实力的持续上升,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培养中国的青年积极创新、立志创新,才有出路。 D:海峡两岸骨髓移植故事创作的电影《生死速递》,正在紧张筹备之中。李政道博士表示,《生死速递》将会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爱心电影,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宗同种的“爱心团队”精神。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故此,隐居山林或者徇难死节,就成为剑侠与文人们必然的人生结局。壮志难酬而报憾终身,即是他们命定的精神归宿。 B:俱乐部为了拢络大牌球员,一口气提拔了三名助理教练,以为“封官许愿”能稳定队伍。 C:精良、实用且部署便利的战术导弹,是中国研发最成功的武器,而且种类繁多。 D:古往今来,酒与英雄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英雄爱酒,是因为本色相近。在战争年代他们面对的是刀光箭影、生死搏杀,有了酒,可以壮胆励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60分)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__被台湾民众视为心目中最称职的父亲,这是他经常教育女儿的一句话。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的思考。

要求:正确理解上面文字,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请仔细思考下则材料的寓意,试着补写一个结论。(不超过10个字)(4分)

有一种动物,名叫蛰蹶,前腿如鼠,后退如兔,长短不一的腿使它前进维艰,但它却经常用自己的利齿采噬植草给一种叫跫跫距虚的动物。跫跫距虚没有牙齿,却有强壮的四肢。于是山火来时,跫跫距虚便把蛰蹶负于背上,共同逃难。

结论:取长补短才能成功。(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冬 景

贾平凹

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也没有,那些供人歇身的石凳儿空着,连烫烟锅磕烟灰留下的残热也不曾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系在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弄他的箫管吹着,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便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窘窿,水咕嘟嘟冒上来。

一只狗,白绒绒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驴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下,不动也不响,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为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本质,连现象都模糊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只有在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手背上也戴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儿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趴在玻璃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奶奶,电线肿了。”

“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那还未到嘴里就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那两只眼睛。他们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小叫。

麦苗在厚厚的雪下,叶子没有长出来,也没有死了去,根须随着地气往下掘进。几个老态龙钟的农民站在地边,用手抓着雪,吱吱地捏个团子,说:“好雪,好雪。冬不冷,夏不热,五谷就不接了。”他们笑着、叫嚷着回去煨烧酒喝了。

雪还在下着,好大的雪。

一个人在雪地里默默地走着,观赏着冬景。前脚踏出一个脚印,后脚抬起,脚印又被雪抹去。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也觉得有些超尘,想起了一首诗,又道不出来。

“你在干什么?”一个声音问道。

他回过头来,一棵树下靠着一个雪柱。他吓了一跳,那雪柱动起来,雪从身上落下去,像蜕落掉的锈斑,是一个人。

“我在作诗。”他说。

“你就是一首诗。”那个人说。

“你在干什么?”

“看绿。”

“绿在哪儿?”

“绿在树枝上。”

树上早没有了叶子,一群小鸟栖在树枝上,一动也不动,是一树会唱的绿叶。

“你还看到什么了?”

“太阳,太阳的红光。”

“下雪天没有太阳的。”

“太阳难道会封冻吗?睢你的脸,多红;太阳的光看不见了,却晒红了你的脸。”

他叫起来:“你这么喜欢冬天?!”

“冬天是庄严的、静穆的,使每个人去沉思,而不再轻浮。”

“噢,冬天是四季中的一个句号。”

“不,是分号。”

“可惜冬天的白色多么单调……”

“哪里!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

“可是,冬天里,生命毕竟是强弩之末了。”

“正是起跑前的后退。”

“啊,冬天是个卫生日了啊!”

“是的,是在作分娩前准备的伟大的孕妇。”

“孕妇?!”

“不是孕育着春天吗?”

说完,两个人默默地笑了。

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了冬景里的奇景。

17.(1)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本文中的特定含义。(2分)

前无去者,后无来人,也觉得有些超尘。

(2)根据上下文,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2分)

“哪里! 。”

18.文章的题目为“冬景”,那么作者依次描写了哪三幅冬景图?(4分)

19.“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奶奶,电线肿了。”试分析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并结合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6分)

20.文章结尾“两个陌生人,在天地一色的雪地上观赏冬景,却也成了冬景里的奇景”可谓点睛之笔,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独特感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17.(1)“超尘”本指人品超过一般,不同凡响。这里则指雪中观景,再无他人,自觉有些孤独与高洁。(2分)

   (2)白是一切色的最丰富的底色。(2分)

18.总体上作者描写了(一)郊外闲冬图 (二)农村喜雪图 (三)雪中对话图(4分)

19.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北方冬日里冷得发痛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二句运用了似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孩子的童真。(4分)

    本文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2分)

20.①冬天庄严而又静穆,它不是生命的衰落或停止,而是在积蓄力量,孕育新生。作者眼中的冬景美不胜收,让人热爱。(2分)

    ②心灵的热爱,思考的力量,感悟的魅力使得人在这样的冬景中成为奇景。(2分)

填空。(任选一题,6分)

(1)对于人生,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见解:王羲之在《 》中写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的《归去来兮辞》中则写到“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而英国女作家 在《墙上的斑点》一文中用意识流动的形式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态度。

(2)①《诗经》广泛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清,富于浪漫气息。它们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

的优秀传统。

②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宋人词人 《雨霖铃》中的名句“执手相看泪眼, ”,常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言又止的感人场面。

(1)《兰亭集序》  齐彭殇为妄作  陶渊明  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  伍尔夫

(2)①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柳永  竟无语凝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