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举酒属客,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⑵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景行行止。(《诗经》)
(1)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徘徊于斗牛之间
(2)又闻子规啼夜月 乾坤日夜浮 只缘身在最高层 浅草才能没马蹄 高山仰止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题红梅
吴承恩
春气着花如醉酒,寒枝吹出芳。罗浮仙子素霓裳。丹砂先换骨,朱粉旋凝妆。
颜色虽殊风格在,一痕水月黄昏。百花头上占排场。问他桃与李,谁敢雪中香?
注:①罗浮仙子:梅花仙子,前人咏梅多用此典;②排场:身份,指所占身份为第一。意思是第一个开放。
(1)古人说:“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这首词,题为“题红梅”,却未着一“红”字、“梅”字,但红梅身影却无处不在。词中哪些词句可看出是写“红梅”的?全词主要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红梅的特点的?(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任选其中两种,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8e8e3b75c9937959.gif]

8.B(A.于:介词,在。/ 介词,表被动。 B.其:均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 C. 为:动词,成为 / 介词,给、替。 D.以:连词,表承接,相当于“而” / 连词,表并列,并且。)
9.C (A项“适录事阙官,檄长孺摄之”是说朝廷对胡长孺的任命安排,与“为人果决敢当”无关;B项“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并未表现其“敢当”,“事至此,死亦无承,行将自解矣”是奸者的对话,与“遇事机敏善谋断”没有直接关系;D项均是表明胡长孺“遇事机敏善谋断”,没有直接涉及其“为人果决敢当”的一面)
10.D(实际情况是:农民挑着尿罐到田里浇粪,偶然碰到了军中士兵的衣服,那士兵就打伤农民,并打碎尿罐走了,竟不知道士兵的名字,农民来告官,胡长孺假装生气说农民诬告,并将农民用枷锁锁在集市上,前面打人的士兵路过,竟拍手称快,胡长孺手下将他抓到所属的__,处罚他杖刑并要求他赔偿农民尿罐)
11.(1)老百姓一天没饭吃,一定会有饿死的人,实在来不及向你上报;不过,公文(或救济账目)都在,可以证明(查证)。(2)胡长孺假扮(身份)穿着商人的衣服,让仆人背着钱财跟着他,暗中告诫骑马的士卒十人跟踪在他的后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
去奥运会多夺金牌,曾经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体育的最高目标。围绕这个中轴,高水平竞技运动对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发挥政治和外交功能、振奋民族精神、刺激科技进步、促进传媒发展、满足娱乐需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对于奥林匹克,我们接受的是形式,忽略了它的人文价值。
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纪,奥林匹克将从政治漩涡回归到文化领域,实现以人为本,走向以群体利益为重、长远关注个体和人类发展的立体层次,显示被遏制已久的人文精神,突出它的文化内涵,满足人的深层次需要。
奥林匹克将追求探索极限与人性复归――让我们更像人。奥林匹克竞技凝聚了人类的竞争、创新、奋发、向上的卓越品质。人类对挖掘自身能力的极限的兴趣,最直观的还是展现于奥林匹克运动中。探索身体运动能力极限的努力不仅仅是优秀运动员的事,也是每个个体、特别是每个青少年的人性基本需求。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探索自己的生物潜力和了解自己的身体运动极限,唤醒原始本能和反应,提醒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
一流的运动员,从亿万人中选出,他们是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已被赋予了极高专项发展能力的尖子,他们通过训练去不断改写人类身体运动能力的最高纪录。奥林匹克集中人类运动能力的优秀代表,作为全世界的文化大餐,是人类观照自身力量的镜子。因此,奥林匹克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锦标,而是为了颂扬人的本质――健康、和平、尊重、了解、意志、善良和友爱。
人口密度的增加会加强人的侵犯行为。在越来越拥挤的生存空间,竞技运动发挥着稳定剂的作用。竞技场,使发泄原始形式的攻击性有各种形式的替代物,并借助文化性的仪式得以升华。奥林匹克竞技将攻击性引向有益的渠道,并不是要从肉体上消灭同类,而是通过公平的竞争使对手心悦诚服地接受获胜者体格和智力上的优势。作为一种文化的仪式,运动竞赛中的礼貌、道德规范,均是为了化解对手间的攻击欲,并且在群体间产生约束力,增进友谊,促进人类的相互了解与友爱。奥林匹克体现了维护人类和平的社会意义。
竞技要求公平竞争,激烈对抗,强者取胜。肤色各异、文化悬殊、地位阶层不同的人在竞技场上待遇平等,体现了最为彻底的民主化氛围。社会生活中很难找到哪个领域,能像竞技比赛那样公平公正。观赏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的进步带来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体质的弱化。文化的发展与体质的发展是如此的失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也就是说,文化发展给人类体质带来的负面后果已经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奥林匹克,正是人类进行自身维护和美化身体的教育过程。
新世纪的奥林匹克将满足现代人越来越强烈的身心需求,为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成为健康、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类自身的尊重,是奥林匹克的必然归宿。
5.下面对奥林匹克的人文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纪,奥林匹克将关注个体、群体和人类的利益和发展,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类自身的尊重。
B. 奥林匹克促使人类探索了解自身的生物潜能和运动极限,让人性复归,明确生而为人的意义。
C. 奥林匹克以文化的形式疏导人的攻击欲,通过公平竞争体现胜者体力上的优越,体现了维护和平的意义。
D. 奥林匹克除了健身的意义外,还为不同肤色、不同地位和不同文化的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竞技的舞台,体现了最为彻底的民主化氛围。
6.对“奥林匹克将满足现代人越来越强烈的身心需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对挖掘自身能力的极限的兴趣,最直观的还是展现于奥林匹克运动中。
B. 奥林匹克集中人类运动能力的优秀代表,是人类观照自身力量的镜子。
C. 作为一种文化的仪式,运动竞赛中的礼貌、道德规范,均是为了化解对手间的攻击欲。
D. 观赏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去奥运会尽可能多地夺取奖牌,并不是参与奥运会的终极目的。
B. 从奥运赛场上那些优秀运动员的身上,普通观众看到了自己具有与他们一样的运动能力。
C. 奥林匹克竞技可以将人类的攻击性引向有益的渠道,因此奥运会可以成为化解战争、维护和平的手段之一。
D. 奥运会可以改善人的体质,从而解决文化进步带来的生存环境异化的问题。
5. C (偷换概念,原文是“体格和智力”,并非“体力”)
6. C(答非所问,这句话不是“身心需求”,是说奥林匹克竞技的引导作用)
7. A (A.见第1段“去奥运会多夺金牌,一度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体育的最高目标。……然而,对于奥林匹克,我们接受的是形式,忽略了它的人文价值。”以及第4段“奥林匹克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锦标,而是为了颂扬人的本质”。B.原文说“一流的运动员,从亿万人中选出,他们是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已被赋予了极高专项发展能力的尖子”,因此,普通人只可能有潜力,不可能有相同的“能力”。C.夸大其词。D.因果关系不当,据第7段“文化的进步带来生存环境的异化,也导致体质的弱化”,“文化发展给人类体质带来的负面后果”可知,是“文化进步”决定“体质”)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21个航班有悖职业道德行为的“人为返航”事件,某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为了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飞行。 B: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的“嫦娥一号”卫星,主要用于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 C:中国在2007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节能减排工作,这是中国不仅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也表现了我们敢于承担国际义务的勇气和胸襟。 D:网友们纷纷发出警告说,“__”分子的算盘打错了,奥运火炬不只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__”分子所面对的,将不仅仅是中国人民,而且是全世界人民的谴责。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眼看着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夫妻俩 着要提前十天赶到北京,先浏览一下北京美丽的风光。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宣布,从即日起启动临时价格 措施,主要涉及粮、油、禽、蛋、奶等。③国家旅游局要求,景区门票调价要提前两个月公布,同一景点价格上调 不得短于三年。
A:合计 干涉 频率 B:合计 干预 周期 C:核计 干涉 周期 D:核计 干预 频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yī sī lán jiāo 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这句名言,并经常用它来教育学生,培养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
你心中的“水仙花”是什么?请根据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 分 水 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①一夜声。
【注】①潺:水流动的声音。
(1)韩愈在论述七言诗时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六字寻常一字奇。简要指出“溪水无情似有情”一句中的“似”字“奇”之所在。(2分)
(2)“惜别潺一夜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修辞效果?(2分)
(1)“似”字将人的主观情感注入客观景物之中,使本无生命的溪水充满了情趣;(2分)在结构上,这个字勾联以下三句,“同行”、“分头”、“惜别”这些情感皆由此而来。(2分)
(2)用拟人,使本无生命的溪流充满了人的惜别之情,显得情趣盎然。(手法1分,效果3分)

9、D(罢-疲惫,禽-俘获,距-据守)
10、C (A 坚决 本来 B 是 替 D早晨上朝)
11、A
12、B
13、①怎么办(样)才能成功呢?②军情(实情、情况)暴露形势就被动,日子耽搁长了粮食就会吃光。③用兵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而后采取实际行动的,(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有人认为,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改善机体免疫力以防止辐射对机体的损害可以达到长寿的目的。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专业人员认为太过于乐观。
当我们的细胞把氧气和食物转化成化学能量时,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损害DNA和细胞膜,这种伤害可导致衰老。当然,很多生物都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可能会延缓衰老。其实,这只是一种理论,而在这种理论的鼓噪下,乐开了怀的是一些厂家和商人。君不见眼下消费者的钞票正在大把大把地流入生产维生素和抗衰老补充剂厂商的腰包。
事情的真相是,无论我们多么努力都绝不可能消除体内所有的自由基。而且,如果能消除所有的自由基,事情又向另外一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的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此外,在千百万年的自然进化中我们身体内在的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也许进化得天衣无缝,所以基本上难以接受改进。例如,催化清除剂EUK-8和EUK-134可能帮助短命的线虫增强脆弱的免疫力,但是对于人来说却毫无用处。这些催化清除剂对果蝇的免疫系统也不起作用。
也有事实表明,促进免疫系统清除自由基对提高寿命并非是至关重要的。对生物体的免疫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有两种酶,它们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酶。实验证明,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因此它们的寿命比一般果蝇要延长约10%。但是,也不完全是这样,有些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尽管能产生较多的这两种酶,但它们的寿命甚至比普通果蝇还要短,其中的原理尚不清楚。
不过,如果对人进行同样的基因工程改造,使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增多,那么对于人来说并非幸福,而是一种灾难。这种过多的酶不仅不能促使人长寿,而且会导致一种严重的疾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所以,改善免疫力和摄取维生素也并非是科学对我们延年益寿的有效承诺。
6.下面对“自由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会伤害DNA和细胞膜,从而导致人的衰老。
B.阻止自由基的产生的唯一方法,是补充带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的生物。
C.人体的自由基,并非清除得越多越好。
D.我们的机体需要一定数量的自由基来维持自身的免疫系统。
7.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生物都有天然的抗氧化剂和酶,它们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
B.在千万年的自然进化中我们的身体内在防御自由基的免疫系统进化得天衣无缝。
C. 对人进行基因工程改造而增多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并不能使人长寿。
D.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或模拟抗氧化酶的药物会延缓衰老。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摄取维生素和改善免疫力,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使人们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B.实践证明,经遗传工程改造的果蝇能产生使生命延长的两种酶,这给人类寿命的延长以有益的启示,使人们看到了增寿的希望。
C.眼下,科学仍然不能弄清限制食物摄入对我们究竟是增寿还是减寿。
D.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体内有长寿基因存在,所以,摄取维生素和改善免疫力没有多大的必要。
6. B (文中并没有说是“唯一方法”。)
7. C (A文章中说的是“很多生物”;B文中说的是“也许”,并没有绝对地说“进化得天衣无缝”;D只是说“ 可能”,也并没有太绝对说“会延缓衰老”。)
8. C (A文中第二段第四句中只说“可能会延缓衰老”;B文章第四段末句可以得出此说法是不正确的;D人体内并没有长寿基因存在,而“改善免疫力和摄取维生素没有多大的必要”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