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l0题。
大家都知道巴赫的伟大,不但仅在其程式和技术元素中,似乎还在其“思想”――我们喜欢把音乐中的某些元素称为“思想”或者“精神”。那么它来自何方呢?
思想这个东西说起来似乎很空洞。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它也许涉及整部音乐史甚至艺术史。声音并非袁达思想的途径,但声音在生活中跟情景和情绪的上下文相联系,故可“感染”最想,或者说,感染了对思想的联想。西方音乐史上,比较早成系统、被记录传唱、有意识写作的,是教堂音乐,而教堂音乐的歌词和声音的联系,就是以后音乐文本性的基础。纯音乐元素比如和声、旋律等等,在歌词和情绪的反射下,形成并吸纳了程式,而程式本身,可以在某些条件下成为较大单位的技术元素。比如巴赫康塔塔中的反复、圣咏的套路等等,这些习惯本身,就在叙述和启发着情绪。
巴赫的大量声乐作品,都以shèng jīng 的故事或信仰的情绪为指导。如果一定要分类,这些确定的文本内容大抵可以算是他的“思想”。但是,思想虽然跟声音有所互动,却又是有误差和偏离的互动,好比空间两个方向的电子云相交错,既不完全对准也不完全相反。所以,“思想起源”说来简单、可解释,但它被音乐的技术语言带领之后,会出现包裹思想的“光晕”,这样一束来,音乐的思想之间,不再有清晰的轮廓,无法被文本确切描述。不仅如此,技术手段的复杂化,也复杂着它们的情绪来源。比如贝多芬晚期的作品,那样强有力并且“随心所欲不逾矩”。它引发的幻想可能在局部彼此矛盾,但仍能生成相对完整的结构。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成品,无法跟生活中的简单情绪变更形成反射,故不易被听者吸收。事实上,经常听复杂音乐的人,自我情绪感受和表达也会被细化、复杂化。比如,“悲”和“喜”之间的区别,可能不是音量、音色而是“上下文”的区别。即使那些“纯音乐”,比如巴赫的大量键盘作品,虽然没有文本内容,但仍离不开听者的情感经验。历史上,器乐的发展总是晚于声乐。音乐总是从歌唱开始,直到趋于复杂,其中某些元素可以被孤立地强调。欣赏者的情感经验,对器乐更加重要。
总之,音乐中的思想虽有不确定性,但并非绝对不可分析。并且,“非音乐”,比如zōng jiāo 、文学、绘画、社会生活、情感经验等等,正是音乐中的思想的来源。音乐可以表达什么思想,跟时代有关,困为思想要借助当前人们的情绪联想习惯,才可形成。其他艺术形式从道理上类似,但“不确定性”的程度可能有异于音乐,比如美术,跟音乐相比毕竟比较形象,跟生活经验有直接的联系。
假设作曲家在盖一座楼的话,那么音乐中的所谓思想是镶嵌在石头缝中的水泥,而技术元素是那些石头,两者互相扶持和带领,一起长高。
7.下面各项表述中,与“音乐中的思想”关系最远的一项是
A.整都音乐史甚至艺术史以及其他艺术形式。
B.生活中的情景和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和幻想。
C.在和声、旋律等纯音乐元素之上形成的某些程式和技术元素。
D.zōng jiāo 、文学、绘画、社会生活、情感经验等等。
8.下面对“音乐中的思想有不确定性”的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跟声音既不完全对准也不完全相反,是有误差和偏离的互动。
B.音乐具有它特有的表达思想的程式、技术语言和技术手段。
C.生活中的简单情绪发生变更促使自我情绪感受和表达被细化、复杂化。
D.音乐欣赏者的情感经验不同,由此引发的情绪联想也各不相同。
9.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和作者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教堂音乐、shèng jīng 故事和信仰的情绪,以及教堂音乐的歌词和声音的联系,是西方音乐最主要的音乐文本性基础。
B.音乐中的思想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来源的广泛性、听者的情感体验不同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思想的联想和幻想。
C.音乐表达思想的途径,除了声音,还有和声、旋律等等纯音乐元素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程式和技术元素。
D.本文意在通过阐述音乐中思想和精神的来源,回顾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巴赫音乐作品的伟大。
10.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器乐晚于声乐,欣赏者的情感经验对器乐更加重要,这决定了器乐的思想性要比声乐深刻而复杂。
B.从思想角度看,巴赫的成就高于贝多芬;而从技术角度看,贝多芬的成就高于巴赫
C.与音乐一样,其他所有艺术形式表达思想也都跟时代、生活经验有直接的联系
D.一部伟大而杰出的音乐作品,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是思想和技术元素的和谐结合
7. A 8. C 9. B 10. D
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高尚而有情趣的朋友最理想。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 ① ,交往愈久,情感愈深。譬如新鲜的水果, ② ,其味其效,可谓一举两得。
A:①人们亲而不亵,敬而不畏 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B:①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 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C:①人们敬而不畏,亲而不亵 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D:①使人亲而不亵,敬而不畏 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中国政府多方努力,推动了苏丹政府、联合国、非盟就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混合行动”达成一致,这一成果来之不易。 B:从事媒体工作、产品销售、个体经营者等稳定性较差工作的人群,对于“失业”的恐惧往往更重。 C:“书画同源”的理论,为历代书画家们高唱过数百遍.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又有多少人能付诸于形神呢? D:大学自主招生的水平测试往往是对学生文化知识的综合考查,内容涵盖、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l0多个科目。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有许多创新,比如设立节目主持人、实况直播、开设热线电话等,这些形式成为日后“春晚”一直 的“规矩”。②“嫦娥一号”推进分系统 了1台大推力的变轨发动机和12台小推力的推力器,保证了“嫦娥一号”的正常运行。③所谓珍惜生命就是珍惜当下,珍惜你今天所拥有的, 世上所有的一切皆可重来,惟有生命不可以。
A:沿用配制由于 B:延用配制因为 C:沿用配置因为 D:延用 配置由于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突如奇来的冰雪灾情,电力、交通、公安等系统的干部职工恪(kè)尽职守,顽强拼搏,用自己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诠释着“责任”这沉甸甸的字眼。 B: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励精图治,勇于攻坚,他们取得的累累硕果在振奋人心、温暖民生的同时,也进一步夯(hāng)实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 C:传说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混沌一片,是老鼠将密封的天地咬破,漏出阴阳之气,使万物得以滋生,因此鼠有创世奇功,排十二生肖(xiāo)之首。 D:碳烧咖啡采用日式烧制方法,口味香淳苦涩,较多地保留了咖啡原有的风味,煮上一杯这样的咖啡,那种惬(xiè)意的感觉就妙不可言了。
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现代世界是商品世界,我们不能脱离这个世界求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事实。
一个不能投入的人是一个落伍者,一个无所坚守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者。
①在投入现代潮流的同时,我们要坚守那些永恒的人生价值。
②我们还生活在历史和宇宙中,生活在自己唯一的一次生命过程中。
③对于我们的行为,我们不能只用交换的价值来衡量,应有更加开阔久远的参照系。
④但是,这不是全部的事实。
有人写过下面这样一首诗,但思想太悲观了,请你变换“时间”和“生命”的喻体,再仿写一首,要求思想内容积极向上。(3分)
时间是一根铁鞭, _____________,
生命是一树繁花。 _____________。
一朵一朵地击落, _____________,
等到击完的时候, _____________,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_____________!
示例:时间是一个砌匠,生命是一地砖瓦。一块一块地砌上,等到砌完的时候,在碧空中竖起一座大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匡庐晚钟
夏 磊
每次与外地朋友通电话,末了总要说一句:欢迎来江西做客,我们一起去登庐山。可当朋友真的来了,却总为如何登山而犯难,是爬好汉坡上去呢,还是驱车直到牯岭。朋友中多有儒雅之士,如果走好汉坡,登三叠泉,怕是体力不支,显出狼狈;可如果只在牯岭或山顶转转,又怕怠慢人家。
话是这么说,其实我也没有真正地攀过好汉坡,可却从未放弃登一次的念头。我一直认为山是有生命的,人只有在登山的时候,才能与这个伟大的生命进行交流,每一次剧烈的喘息和每一次牙关紧咬,都是对生命的一次原始的体验,是一次心无杂念的回归。我不赞同有的登山者在登顶之后说自己又征服了一座山。一个如此伟岸的生命怎么能被征服呢?自然界的生命人类可以驾驭,但除非你消灭了它,不然它们生命的属性是永远不可能被征服的,谁能阻止沧海桑田?谁又能不让小草生长呢?
因此,当我在这个深秋的傍晚试着在好汉坡爬一段的时候,心中是怀着敬意的。
从山谷吹来的寒风,似乎隐隐约约总像带着点山中寺院的晚祈的钟鸣,我知道这只是一种感觉,这感觉从我踏上第一个台阶就有了,或许这钟声正是我期望听到的,并已经在我心中萦绕多时了。是的,一个俗人面对着这座“一山藏六教”的zōng jiāo 名山,是没有办法不诚心祈福的,面对着无数神明的仁爱,谁都没有办法不去做一次虔诚的参悟。尤其是在这夕阳如血的黄昏。
我知道,我无法改变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甚至都弄不清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那几百座寺院和别墅残留着的又都是谁的气息;而我更知道的是,当我离开庐山,当我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它依然在这里等待着和下一个来访者交谈。这里面又该有多少轮回的秘密呢?
这么一想,这次留宿庐山就相当于一次zōng jiāo 式的膜拜了。
深秋不是上庐山最好的季节,却是最能够让人感怀的。各式各样别墅的红色的屋顶,点缀在萧瑟的秋风里,旧一些的显得凝重,新一些的则渲染出一片灿烂,鲜红的枫叶散布在其间,提醒着人们岁月和季节的变迁。中国文人素来就有悲秋情结,面对着层林尽染、红叶似火,聆听着孤雁长鸣、枯溪浅唱,谁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们从来不缺乏想像,眼看着一个个生命在这个季节无声地衰落,联想到人世无常,就难免会生出几许凄凉。于是,中国最伟大的悲情人物司马迁来到了庐山,他“南登庐山”,为庐山两千年的文化史翻开了第一页,写下了第一个篇章。
司马迁是孤独的,在他之后上山的人里面,也有许多是孤独的,像陶渊明、朱熹、苏轼等等。我不知道是什么让他们中的一些人那么执著地登上山顶,然后选个地方住下来,与青灯黄卷、竹影林风为伴;又为什么总选择独自一人。我不只一次地想,或许他们是为了感悟什么,也可能是已经感悟到了什么,而这些东西是不能说破的,是无法与他人分享的。那么,既然只能放在心里,这些感悟又有什么用呢?他们之中许多人还写过不少诗篇,那些诗文一旦从口中吟出,感悟也就画上了句号,那么他们的诗又是写给谁看的呢?看来,他们的孤独和感悟也是希望有人来一同品尝和分享的。
这么一想,我忽然觉得那些高山一样的先贤大家,其实也是很可爱的。他们由于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选择了隐居庐山,又因为庐山,他们消解了矛盾,停止了挣扎,这本身就已经具有了一些zōng jiāo 的意味,更何况他们其中的几位正是中国儒道佛划时代的人物。还是我前面说的,庐山是有生命的,它被长江和鄱阳湖滋养着,它的个性里面充满了水的圆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一大片山水天生就是为了启迪人的智慧而生的,难怪那么多人把庐山当成了仙山福地。
(选自《散文》2007年第5期,有删改)
18.风送晚祈的钟鸣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 (2分)
19.文章两次提到“这么一想”,它们在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4分)
20.结合文章内容,请指出作者心目中的庐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6分)
21.作者不同意有些登山者在登顶之后说自己“征服了一座山”,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6分)
18、应答出以下两点:
(1)对庐山这座zōng jiāo 名山的诚心祈福。(1分)
(2)对庐山的一种虔诚的参悟。(1分)
19.第一次出现的“这么一想”:承上启下。既是对上文“一个俗人面对着这座‘一山藏六教’的zōng jiāo 名山……参悟”“这里面又该有多少轮回的秘密呢?”等内容的小结,又领启下文“让人感怀”的内容。
第二次出现的“这么一想”:引出对上文所写的“先贤大家”登山行为的理性分析,使文章内容进一步深化。
20.要点:①庐山是有生命的。 ②富有zōng jiāo 色彩。 ③既有大山的伟岸,又有水的圆融。(每答出一点得2分)
21.庐山是有着伟岸生命的山,不可能被征服。(2分)
人们只能在登山过程中与它交流,参悟人生的意味,寻求心灵的回归。(2分)
庐山是一座“一山藏六教”的zōng jiāo 神山,对它应该充满敬意,甚至膜拜。(2分)
下面三段表述都有文学常识方面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3分)
(1)南宋词家以李煜为最著,他早年写过一些如“花明月暗笼清雾”等绮靡无聊作品,及至国破家亡,才发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的哀叹。
错误: 改正:
(2)孙犁的短篇小说如《荷花淀》《芦花荡》等,语言清新,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被称为“诗体小说”。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如《三里湾》等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被誉为“山药蛋派”。
错误: 改正:
(3)惠特曼是美国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收在《草叶集》中,其创作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很有影响。左拉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包法利夫人》是他的长篇小说,金钱和“爱情”把女主人公爱玛逼上服毒自尽的道路。
错误: 改正:
(1)“南宋”改为“南唐”
(2)《三里湾》改为《小二黑结婚》(或“短篇小说”改为“长篇小说”)
(3)“左拉”改为“福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