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胜:胜任。
9.C/A①代词,放在名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所从”可译为“跟从谁”。②“为……所……”表被动。B①介词,因为。②介词,把。C①②均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从”。D①用在时间词后,协调音节,不译。②代词,指天下。
10.B/“在许下用屯田制来筹集军粮”不是任峻的“建议”。
11.(1)天下没有谁不怨恨(或:天下没有谁不斜着眼睛看),但没有首先向董卓发难的。(3分)
(2)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作妻子)。(4分)
(3)救济(他们的)急事(危急),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他的信用和道义被人们称颂。(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题。
2009年,天空飘起人造云
儒勒・凡尔纳在1889年写的小说《2889年一个美国新闻界巨子的一天》中对未来景象作了各种畅想,其中就有人造云。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莱昂・布雷尼希表示,这个梦想很快就要成为现实。布雷尼希正和以色列的科研人员共同研究可能在2009年投入使用的云朵制造技术。
墨西哥城,2005年。这个大都市是地球上众多“热岛”之一:城市中的黑色沥青路面吸收着太阳辐射,使市区气温比周围地区高了5至10度。热空气和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层高处,在那里凝结成云。
布雷尼希的“基善”计划模仿的正是这种“热岛”效应,基善(Geshem)是西伯来语中“雨水”的意思。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的“基善”计划打算在靠近海洋的地区选择一块两平方公里的颜色较暗的地面,吸收太阳光热量,模仿云的形成过程。
试验区的气温升高后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水蒸气上升到约1000米高度就会形成云,并产生降雨。目前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向天然云层喷洒碘化银,增加云层中的水分,从而达到人工降雨的效果。但是“基善”计划希望能够达到人工制造雨云的目的。该计划的首个实验将在以色列的一个荒漠中进行,到2009年完成,将花费大约一亿美元资金。
“基善”计划是一大创举,因为它的目标是制造一片云,但其实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经在无意中制造出了人造云。这是因为在大海里航行的大轮船和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它们的烟囱和引擎在大气层里洒下微粒,成为水滴的凝结核,也就是说,这些微粒使水汽在它周围凝结成云。这就是我们在天空中看到的像白带子一样的云。
尽管普通人对此不加注意,这一现象对科学家来说却意义重大。这些人造云覆盖了地球
o.1%以上的面积,并且已经被证明能够对气候产生影响。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的科学家证实,在2001年“9・11”__之后,9月11日至14日期间美国下令停止一切商业飞行,科学家将这段日子的气温与前30年空中运输正常进行的同时期相比,发现这段时间美国全国平均气温上升了1.1摄氏度,气温上升情况在原来空中交通比较繁忙的州更加明显。这是因为天空中的人造云具有隔离效果,它们反射阳光,使部分太阳热量无法到达地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去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声称,微粒在云朵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个“锚”,它有利于水滴的形成,但同时也使水滴变得更小,即重量太轻,不容易成为雨落到地面。结果就是云层的厚度增加了,向空中反射的辐射更多,但是下的雨却少了。某些科学家将此作为遏制全球变暖的方法之一:如果云层向空中反射更多的太阳光,到达地面的阳光将会减少,这意味着可以抵制温室效应,让天气变得凉快一些。代价是,雨下得少了。
(节选自《参考消息》)
5.以下对“基善”计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善”计划是模仿墨西哥城的“热岛”效应制定的,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B.“基善”计划打算在靠近海洋的地区选择一块两平方公里的颜色较暗的地面,吸收太阳光热量,模仿云的形成过程。
C.从现在到2009年,“基善”计划的全部实验将在以色列的一个荒漠中进行,将花费大约一亿美元资金。
D.目前科学技术可以通过向天然云层喷洒碘化银,增加云层中的水分,从而达到人工降雨的效果,而“基善”计划是人工制造雨云。
6.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证实:云层可以抵制温室效应,让天气变得凉快一些。代价是,雨下得少了。
B.“9.11”之后的三天,美国全国平均气温比同时期正常飞行的气温上升了1.1摄氏度,这是因为停止飞行后,空中没有飞机制造出来的人造云,降雨量也大大减少。
C.1889年,儒勒・凡尔纳畅想一千年后天空将飘起人造云,而这一畅想在一百多年后的2009年将提前变为现实。
D.空中的微粒有利于水滴的形成,但同时也使水滴变得更小,即重量太轻,不容易成为雨落到地面。
7.根据文意,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善”计划制造出来的人造云和轮船、飞机制造出来的人造云都能向空中反射太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减少。
B.科学可以拯救干旱地区,可能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制造人造云。
C.“基善”计划是一大创举,因为它使人类第一次有意地制造出了一片雨云。
D.如果一个城市吸收太阳辐射的黑色沥青路面越多,那么这个城市的“热岛”效应将愈加明显。
5.C(错在“全部实验”,应该是“首个实验”)
6.D(A项,“云层可以抵制温室效应……雨下得少了”是某些科学家的看法,并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B项,“降雨量也大大减少”并不是气温升高的原因,气温升高的原因是这三天空中没有飞机制造的人造云,从而使更多太阳热量到达地面。C项,原文“共同研究可能在2009年投入使用的云朵制造技术”,而C项将或然说成必然)
7.C(未曾制出,只是构想)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霸王”本是令许多人讨厌的一个词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提高,语言王国的“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彩霸等。 B:在进入2007年,即南京大屠杀事件70周年之际,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但没有深刻反省,反而掀起了一股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更加猖狂地兴风作浪。 C:能否发现并阐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由个人身份决定的,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明辨的求知方法去探索。 D:届时,奥林匹克的精神将随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火炬传遍世界,中国的古老文明也将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史册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家都 老部长赶快住院治疗,千万不要耽搁时间了。②罗天估反复问自己:“这次测试其他同学都过了,为什么 我不及格?”③我们知道,如果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减少相机的 ,相片的质量就会大大地提高。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学生都要 ,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差异而有所偏爱。⑤酒泉原是一片沙漠,现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它 一个绿洲,一个生态城市, 中国太空飞行所需要的卫星发射中心。
A:催促 偏偏 震动 一视同仁 不仅仅是/还是 B:督促 恰恰 振动 等量齐观 既是/又是 C:督促 偏偏 振动 同日而语 不仅仅是/还是 D:催促 恰恰 震动 相提并论 既是/又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1)“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诗歌中的人文传统、人文关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作品或表现出对生命的关爱,或表现出对民族的忠贞,或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或表现出对亲情的怀念,或表现出对友情的珍爱……这些诗歌都蕴含着巨大的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
请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人文传统”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把下面的长句改为3个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极话。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
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被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而制造出能随体温或气温变化而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
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制造出能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远动短裤,它们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颜色。(最后一句也可改为:这些服装的颜色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每个分句1分,共3分。
把下面6个备选的句子组合后填人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写出句子序号即可),使这段文字语句排列合理,语意连贯。(3分)
江楼并排五间,我寄离其中的一室。面积不大,建筑朴素简陋。南面一排纸窗,窗棂上雕着拙朴的图案。窗外却是一幅曼妙无比的天然图画。
①一条晶莹的小河,穿过田野,婉蜒地流向村口。
②连绵起伏的青山横亘在前,青翠扑人。
③村口一座石桥,两岸乌桕,把小河迎进村里。
④山下的小村襟山带水,零落的村舍,掩映在绿树丛中。
⑤早晚升起缕缕炊烟,斜阳影里.织结遥远的梦境。⑥村外田畴一片,碧波无垠。
②④⑤⑥①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光荣的荆棘路
安徒生
从前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光荣的荆棘路:一个叫布鲁德的猎人得到了无上的光荣和尊严,但是他却长期遇到极大的困难,而且冒着生命的危险。”故事和真事没有什么很大的分界线。不过故事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经常有一个愉快的结尾,而真事常常在今生没有结果,只好等到永恒的未来。
世界的历史象一个幻灯。它在现代的__背景上,放映出明朗的片子,说明那些造福人类的善人和天才的殉道者在怎样走着荆棘路。
在一个挤满了观众的圆形剧场上.讽刺和幽默的语言象潮水一般地从阿里斯托芬①的剧本《云》中喷射出来。雅典最了不起的一个人物―苏格拉底,在人身和精神方面,都正在受着舞台上的嘲笑。他是保护人民__暴力和__的战士,他是唤醒人们关注自己灵魂的哲人,他的天才超过了古代的神仙。他本人就在场。他从观众的凳子上站起来,走到前面去,让那些正在哄堂大笑的人看看,他本人和戏台上嘲笑的那个对象究竟有什么相同之处。他站在他们面前,高高地站在他们面前。
你,多汁的,绿色的毒胡萝卜,雅典的阴影不是橄榄树而是你②!
七个城市在彼此争辩,都说荷马是在自己城里出生的―这也就是说,在荷马死了以后!请看看他活着的时候吧!他在这些城市里流浪,靠朗诵自己的诗篇过日子。他一想起明天的生活,头发就变得灰白起来。他,这个伟大的先知者,是一个孤独的瞎子。锐利的荆棘把这位诗中圣哲的衣服撕得稀烂。
但是他的歌仍然是活着的;通过这些歌,古代的英雄和神仙也获得了生命。
图画一幅接着一幅地从日出之国,从日落之国现出来。这些国家在空间和时间方面彼此的距离很远,然而它们却有着同样的光荣的荆棘路。生满了刺的蓟只有在它装饰着坟墓的时候,才开出第一朵花。
现在哥伦布出现了。街上的野孩子常常跟在他后面讥笑他,因为他想发现一个新世界―而且他居然发现了。欢乐的钟声迎接着他的胜利的归来,但嫉妒的钟敲得比这还要响亮。他,这个发现新大陆的人,这个把美洲黄金的土地从海里捞起来的人,这个把一切贡献给他的国王的人,所得到的酬报是一条铁链,他希望把这条链子放在他的棺材上,让世人可以看到他的时代所给予他的评价③。
图画一幅接着一幅的出现,光荣的荆棘路真是没有尽头。
在__中坐着一个人,他要量出月亮里山岳的高度。他探索星球与行星之间的太空。他这个巨人懂得大自然的规律。他能感觉到地球在他的脚下转动。这人就是伽利略。老迈的他,又聋又瞎,坐在那儿,在尖锐的苦痛和人间的轻视中挣扎。他几乎没有气力提起他的一双脚:当人们不相信真理的时候,他在灵魂的极度痛苦中曾经在地上跺着双脚,高呼:“但是地在转动呀!”
人类啊,当灵魂懂得了它的使命以后,你能体会到在这清醒的片刻中感到的幸福吗?在这片刻中,你在光荣的荆棘路上所得到的一切创伤即使是你自己所造成的――也会痊愈,恢复健康、力量和愉快;噪音变成谐声;人们可以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上帝的仁慈,而这仁慈通过一个人普及到大众。
光荣的荆棘路看起来像环绕着地球的一条灿烂的光带。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联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许多世纪,同时在光荣的荆棘路的这个__背景上,映出许多明朗的图画,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予我们安慰,促进我们内心的平安。这条光荣的荆棘路,跟童话不同.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有删改)
注:①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85),古代希腊喜剧家,他在剧本《云》里猛烈攻击苏格拉底。②雅典政府逼迫苏格拉底饮毒自杀。③1500年8月24日,西班牙政府派人到美洲去把哥伦布逮捕起来,用铁链子把他套着,送回西班牙。
1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将历史真事和童话故事作比较,而作者的情感态度是不完全相同的,开篇遗憾失望,结尾则欣慰昂扬。
B.作者认为殉道者的探索和牺牲能给__中前行的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却改变不了现实世界,所以“光荣的荆棘路”没有尽头。
C.作者以感性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客观事实,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充沛的思想感情,使得文章极富感染力,又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D.文章按空间顺序“放映”历史的“幻灯”片,从日出之国到日落之国,以人物性格展示了人类历史充满曲折的发展进程及本质规律。
E.“光荣的荆棘路”的背景是__的,走在这条路上的一代代人,以自己智慧的光亮和精神的火把驱散__,才有了这条“灿烂的光带”。
19.用简明的语言分条概述文中四个人物的共同点。(4分)
20.结合对加点词语的理解,阐释下面这句话的含义(4分)
只有幸运的人才被送到这条带上行走,才被指定为建筑那座联接上帝与人间的桥梁 的没有薪水的总工程师
21.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勾画历史人物,寥寥几笔便将人物事迹和精神展示给读者。参照 这种写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6分)
18.B “却改变不了现实世界”不符合文意,且不能与“所以‘光荣的荆棘路’,没有尽头”构成因果关系。D“空间顺序”不对,应是时间顺序;“性格”应是“命运”。
19.(1)他们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智慧和勇气。
(2)他们在现时都经受了种种磨难、重重打击。
(3)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都曾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4)他们都是逝世后才被后人认识。
踩点给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一条得1分,共4分。多答、错答不扣分。
20.那些走在光荣的荆棘路上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的先驱者是人类中最幸运的人,他们不图名利,把仁慈、爱和真理带给人间。
三句话三个要点,第一句2分,二、三句各1分,踩点给分。答案文字的组织可以是多样的,意思对即可。[b77a3898dd7c7ccd.gif]
21.评分标准:运用细节描写勾画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4分;答出了所展示的精神,2分。不必过于拘泥于字数。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4题限选作3题)(6分)
①《过秦论》中,贾谊以一组排比句极写始皇一统天下的雄风,其中有:“__________,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②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他写道:“是故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如是而已。”
③《梦游天姥吟留别》虚构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___________,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追求和理想。
④杜甫《旅夜书怀》的颔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奋六世之余烈//履至尊而制六合 ②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
③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④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一②题。(7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1](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2],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1]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宜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
[2]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一带。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首联勾连古今,写登楼所见之景:放眼天际,惟见草色连空。诗人眼中风景如故,但六朝繁华已为陈迹。
B.第二联写的是眼前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飞鸟来去出没在山色之中,诗人隐约听见夹溪居住的百姓的歌声和哭声。
C.第四联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望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
D.诗中使用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景物描写实虚结合,将风物景色表现得有色有声,传达出诗人明朗的心境。
E.诗人由六朝文物消磨而云天不为之变起兴,全诗笔意挥洒自如,含蓄有致,对仗精妥,意象颇有新意。
答:【 】【 】
②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见《瀛奎律髓汇评》)在二、三两联中任选一联,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B(第二联是进一步具体说明今古相同的自然风景,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宛溪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D(诗人的情绪并不“明朗”,但把客观风物写得很美,并在其中织入“鸟去鸟来山色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这样一些明丽的景象,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的心情交互作用,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②第二联:“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评分要点:[景]对诗人心中的居住在宛溪两岸的百姓的生活画面有所描述,表述通顺即可。[情]承上联“今古同”想到宛溪的山水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于是顿生无法让人生永驻的感慨。或:联想八年前曾游此地,今故地重游,虽明丽的风景依旧,无奈年华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于是顿生人世变易的感慨。(意思对即可)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