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挑衅 拉拉队 风云变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诋毁 笔竿子 一泻千里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C:剪采 老俩口 抚膺长叹 窃勾者诛,窃国者侯 D:平空 金刚钻 搔首弄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古诗人写道:“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一位哲人则说:“一个生命之树伟岸的人,首先是一个灵魂根系深广的人。”

有人曾完整地掘出一株大树的根,那蜿蜒曲折的根系竟是树冠领有空间的两倍。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照200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根据要求,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拟写标语。语言要亲切、友善,鲜明生动,富有文采。(6分)

(1)(从运动员角度)展现各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

答:

(2) (从观众角度)表现观众对运动员的热情期待。

答:

(1)信心百倍精神抖擞/奥运赛场勇争第一(2)北京拥抱你/古老的民族永远为你喝彩/热情的北京企盼你闪亮出场

读下面句子,完成(1)(2)题。(5分)

也许因为俄罗斯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不准备激化同中国的关系,对于北京就华盛顿对其施加压力所采取的坚定立场作出惊人的让步。

(1)根据文意判断,谁对谁作出了让步?(2分)

(2)把划线的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意思明白,不得改变原意。(3分)

(1)美国对中国作出让步。(2分)

(2)华盛顿对北京施加压力。北京对华盛顿的压力采取了坚定的立场。对于北京的坚定立场美国作出了,惊人的让步。(3分)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表了一份报告。报告说,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正在迅速缩小,很多冰川可能在2035年之前全部融化。

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川不断缩小,将会使长江和恒河等中国和印度境内的河流变成在夏季干涸的季节性河流,并有可能最终导致该地区出现“难以通过政治途径解决的粮食短缺问题。”

在这两个国家,粮食价格可能上涨,预计人均粮食消费量可能下降。

鉴于冰川学家明确表示冰川正在迅速缩小,当前的挑战是使他们的调查结果转化为国家能源政策,拯救冰川。

喜马拉雅山冰川缩小将导致中印粮食短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一17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洁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幅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想像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地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被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14.(1)文中说:“看牡丹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为什么看牡丹一定要到洛阳去看?请概括回答。(4分)

(2)通读全文,概括回答牡丹拒绝了什么?(4分)

15.“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牡丹有什么个性?由牡丹的个性,你想到了历史上的哪些人?(6分)

16.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7.这篇散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14.(1)(4分)①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②洛阳牡丹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每点2分)

    (2)(4分)①拒绝寒冷和阴雨。②拒绝荣誉和赞颂。③拒绝权势和皇威。④拒绝萎顿和衰老。(4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二点3分)

15.(6分)①生时灿烂,死时壮烈。(2分)(答“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给1分)②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2分)庄子拒绝楚相,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2分)(答出两个人以上给2分)

16.(4分)感情充沛饱满,既凝练含蓄,又铿锵有力。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赞美牡丹生命失去时的悲壮。

17.(4分)托物言志(象征或托物寓意借物抒情)。(2分)写牡丹的品位高贵,赞美人的追求高贵;写牡丹的拒绝,牡丹的卓尔不群,赞美人的特立不阿,铮铮铁骨。(2分)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险以远,则至者少。 , 常在于险远,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自居易《琵琶行》)

(2)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洁,

,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屈原列传》)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1)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②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①举类迩而见义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②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释:①汪元量:南宋末,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

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

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④劲气:寒气。

(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2分)

(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

(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表达愁绪;(1分)颔联用典,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1分)

(2)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2分)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2分)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__之痛故乡之思。(2分)

8、D(垂:流传)

9、C(①句“蔡泽路上被抢劫”不属于表现他智慧与谋略的句子,③句是范雎的行为。)

10.A(蔡泽的到来在当时对范雎并不构成威胁。)

11.(1)你曾经扬言要代替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这件事吗?

(2)人们建功立业,难道不对成功圆满抱有期望吗!

(3)然而,范雎、蔡泽二人如果不被厄境所困,又哪能受激励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踢 踏 舞 溯 源

江南

踢踏舞源于爱尔兰,而正式形成是在1920年的美国。爱尔兰的移民和非洲奴隶把各自的民间舞蹈带到了这块移民大陆上,美国踢踏舞都被认为是偷来的舞蹈和挑战的舞蹈。它发源于社会底层,流行于农场和街头,而且早期几乎都是黑人在跳。在农场和种植园里,黑人奴隶被禁止进行跳舞敲鼓的传统zōng jiāo 仪式,于是,他们就偷偷地用拍手和脚部击打地板来代替击鼓。在城市里,黑人不能像白人一样去舞蹈学校,他们只好经常互相切磋技艺,“偷”学对方的舞步,并且比赛竞争。这种互相“较劲”的形式在今天的演出中依然存在。

1921年,融合了歌舞等元素的百老汇表演形式的开创,使踢踏舞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百老汇形式的踢踏舞,增强了娱乐性和观赏性,其总体风格就是载歌载舞,歌舞融为一体,此外有很多幽默的编排,一般都洋溢着欢快向上的氛围。它被广泛地运用到俱乐部娱乐、巡回演出、百老汇歌舞以及好莱坞电影等各种场合,成为代表美国的“传统民间舞”,并逐步具有了世界影响。不仅如此,它还反过来影响了其发源地的民间舞蹈。比较典型的如爱尔兰舞蹈,它就重新吸收了踢踏舞的技巧和表演形式,从而形成了娱乐性更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舞台表演形式。

踢踏舞与音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位伟大的踢踏舞家更是一位音乐家。一般的舞蹈教学在老师示范时主要是模仿动作,然后合音乐。在踢踏舞的教学中,老师做示范时经常会说:看起来听起来是这样的。这说明不仅仅要看,而且听节奏、感觉节奏更为重要。学会了舞姿不会节奏是不行的。在早期的踢踏舞比赛中,评委坐在木制的舞台下面,甚至根本不看舞蹈演员,而只听他们打出节奏的轻重缓急,最重要的是节奏是否清晰。一个好的踢踏舞者,不管是多快的节奏、多复杂的舞步、多轻的声音,都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有了好的音乐修养,才可以完全即兴地随音乐表演。踢踏舞大师贝贝・劳伦斯可以在16小节中打出32种甚至更多类型的节奏。

随着踢踏舞的发展,舞蹈演员可以用各种方法发出更多的不同的声音。最早的舞鞋是整体的木制鞋底和后跟,后来将其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再后来又出现了铁制的鞋掌。有的人还故意将铁掌的螺丝拧松,以发出更多的声音。现在手段就更多了,有的在撒了沙子的地面上跳,有的在电子鼓上跳……以追求更多更好的音响效果。

(摘自《百科知识》2007/10,有删节)

5.下列关于“踢踏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踢踏舞早期是美国社会底层,尤其是黑人奴隶在农场和街头表演的一种舞蹈。

B.踢踏舞是爱尔兰和非洲的民间舞蹈在美国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

C.踢踏舞是美国黑人奴隶在被禁止进行跳舞敲鼓的特殊背景下而悄然发展起来的舞蹈。

D.踢踏舞是黑人主动“偷”学白人的舞步并相互切磋而使艺术技巧更趋完善的舞蹈。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踢踏舞得到进一步发展,得益于百老汇表演形式,这使其娱乐性和观赏性得到增强。

B.爱尔兰民间舞蹈后来又受到踢踏舞的积极影响,形成了新的舞台表演形式。

C.踢踏舞成为美国传统民间舞,其根本原因是它被广泛地运用到俱乐部娱乐、巡回演出、百老汇歌舞以及好莱坞电影等各种场合。

D.学习踢踏舞,要看,看舞姿;更要听,听节奏,感觉节奏,因为节奏更为重要。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位伟大的踢踏舞家更是一位音乐家,这种说法说明只有音乐家才能成为踢踏舞家。

B.踢踏舞比赛,评委只需根据舞蹈演员打出的节奏的轻重缓急以及是否清晰来评判。

C.舞鞋个性化,演出手段多样化,使踢踏舞的音响效果更好。

D.一个踢踏舞演员只要有了好的音乐修养,就可以完全地即兴表演。

5.D(“黑人主动‘偷’学白人”错,“偷”是就黑人之间相互而言的)

6.C(“根本原因”的说法原文没有)

7.C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