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4分)

昨日下午,中国空间设计技术研究院502所航天控制专家,负责神舟系列飞船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研制的“神六”飞控组副组长、航天专家陈祖贵抵达成都,在母校电子科技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近千名学生到场旁听了演讲。

陈祖贵透露,“神七”现在正在紧张地研制。且“神七”的改动可能比较大,因为涉及出舱活动和太空行走。航天员出舱怎么行走?现在正在做地面训练。航天服也要大大改进。出舱和在舱内穿的航天服是不一样的。预计“神八”、“神九”的时候,女航天员能上天。

标题:

标题:航天专家谈神舟系列的改进和发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

月,阙也(有删节)

张晓风

“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那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妄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4、将“月”解释为“阙”“使我着迷”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

15、作者认为“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6、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作简要概括(6分)

答:

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哪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答:修辞手法:

作用:

(2)本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答:

14.“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民族能挺脊骨生活下去,是因为相信残缺不但可以接受,而且是美丽的。(6分)

15.参考答案:圆是相对,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从另一角度,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4分)

16.(答出起、承、转、合的过程亦可,从着迷→探因→感悟的过程即可)

参考答案:对“月阙”着迷--着迷原因--没有真正的圆--任何时候都可以赏花--人生的每个时刻都美好--让我们受阙月吧(6分)

17.(1)修辞手法:反问(1分)

作用:突出地表达了作者至人生感到美好的喜悦之情。(3分)

(2)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完满美好的。(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5题)(5分)

(1)楼船夜雪瓜州渡,____________________ 。 (陆游《书愤》)

(2)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

(3)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窦娥冤》)

(4)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多情自古伤离别, !(《雨霖铃》)

(6)竹喧归浣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

(7)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兵车行》)

(8)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①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②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③分付:同“吩咐”,安排。

(1)诗的首句选取了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气氛?(2分)

(2)你认为“岭色千重万重雨”一句究竟是在写筝声还是岭色雨声?抑或是兼写筝声和岭色雨声?试作简要分析。(6分)

(1)营造了凄清、冷寂的气氛。(2分)

(2)一、是实写岭色雨声。以淅淅沥沥的雨声来衬托哀切的筝声,以山雨迷蒙的景象来烘托迁客的愁绪。

二、是写筝声。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流人运用高超的演奏技巧营造出音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烟雨迷蒙的环境之中,心中倍感凄凉。

三、是兼写岭色雨声和筝声。孤独的诗人听着流人弹奏的哀婉的水调子,勾起了内心的伤感。这时现实中的雨声更增添了无尽的凄凉,流人与诗人都产生了无尽的身世感慨,不禁潸然泪下。(6分。以上三种说法均可。只要答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展开具体合理的分析即可得6分)

8、B。(A应释为“他”。C应该释为“交往”。D应该释为“类,等辈”。)

9、A。(A项“其”作副词用,表祈使语气,都释为“一定”。B项前一个“所以”表原因,释为“……的原因”,后一个“所以”表凭借,释为“用来……的。C项第一个“何”释为“什么”,第二个释为“问”。D项第一个“也”表判断语气,第二个“也”表反问语气。)

10、D。(从开头来看,求取书斋之记,是娄公本意,作者说“予意士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是作者委婉地批评娄公。)

11.(1)译文: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在长安游历时,住宿在娄公家里。(得分点:“为”“游”“舍”)

    (2) 译文:像盗跖一样行事,(却像)伯夷一样说话,说“我是隐者”,行吗?(也可译为:品行像盗跖一样,说的话却像伯夷一样,说‘我是隐者’行吗?)(得分点:“盗跖行”“伯夷语”“我隐者也”,注意句式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成熟离我们有多远

有一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在走向成熟时会使市场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平均化,但是我们知道几乎国内外所有证券市场的价格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如果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市场永远不会走到真正成熟的那一天,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所以,我们将无法界定绩优股与垃圾股在价格和投资价值上的差异,也几乎不能清除那些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大肆造假的上市公司。就算是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国证券市场,不也冒出了诸如“安龙”“世界电信” 之类的__。

但是在美国,对造假行为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我们几乎可以用“残酷”这个词来形容。通常情况下,这些造假公司的首脑和相关人员都会倾家荡产并过上长期的铁窗生活,而且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许这就是真正意义的成熟市场,承认价格的扭曲,承认所有的投资者都是为了利益而来,也承认有可能存在虚构利润、伪造报表的上市公司,但与此同时法律以极度严厉的惩罚制度威慑着违法者。从这个角度讲,假如我们都理解了“对造假者的仁慈就是对投资者的犯罪”的含义,也许我们的市场就离成熟不远了。

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是必由之路,启动社会需求对经济拉动的杠杆作用将会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制造类上市公司的辉煌是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成长起来的。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随着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准的提高以及对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上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正在不断壮大的消费类品牌将会步入上升轨道。

5、在作者看来,以下不能作为“证券市场不会走到真正成熟”的根据的一项

A.、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

B.、很多国家都在对市场造假行为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

C.、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美国证券市场也冒出了__。

D.、虚构利润、伪造报表可以使上市公司获得超额利润。

6、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参与者获得的利润趋向平均化则标志证券市场走向成熟,这是人们普遍的认识。

B.、绩优股与垃圾股在价格和投资价值上的差异,决定了证券市场的价格存在扭曲。

C.、现阶段中国经济实现了向消费经济的转型,会推动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D.、在上一个经济周期的10年里,那些尽显辉煌的中国上市公司以制造类为主。

7、以下对文章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假行为人人喊打,但如果不予以彻底的打击,在一定条件下,它还会死灰复燃。

B.、终止原料加工型经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中国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任务。

C.、“使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平均化”是理想化的理论,很难指导中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D.、中国的证券市场,如果能承认价格的扭曲,严厉打击造假现象,那就离成熟不远了。

5、B(文章第二段说“但是在美国,对造假行为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 ……或许这就是真正意义的成熟市场”,说明“不遗余力的打击”很可能就是“真正意义的成熟市场”的因素之一,而ACD三项在第一段重视对“证券市场不会走向真正的成熟”的解释性表述。)

6、D(A文章开头说明非“人们普遍的认识”,而是其中“一种理论”而已;B前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C“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是必由之路”,所以并未“实现了”,把未然说成了已然。)

7、B(只是“将会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动力”,不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任务”,偷换概念)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王老师近几年来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有关“研究性学习”的材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 B:近几年来,高考扩大分省组织命题的范围,是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各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 C: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众口铄金 明火执杖 委曲求全 顷刻之间 B:五色斑斓 味同嚼蜡 没精打彩 弱不禁风 C:出奇制胜 仗义执言 如愿以偿 集思广益 D:各行其是 良晨美景 殒身不恤 羽扇纶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两个爱好旅游的人有一天终于到了神往已久的大草原。一个激动无比,认为这比想象中的还要美丽;另一个却深感失望,他说这不是自己心目中那个美丽的大草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我们在感受美的时候,距离的远近和对美的感悟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距离远近和对美的感悟”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材料在作文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把下面一句话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40个字(4分)

雨天是闲适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