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结合所给语境,在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
,
;
,你却给了我银白的世界。
示例: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任性的葫芦
这只葫芦放了好长时间了,我时常拿起来仔细欣赏它。刚成熟那会儿,它的身子由浅绿变
成了淡黄,散发着强烈的瓜香味。这会儿它被晒干了,摇一摇,里面有种子“哗哗”地喧响,它们已无法容忍太长久的__。别的葫芦早被这个那个索要,造就成了大大小小的瓢类,可这一只我始终舍不得锯开。
那一年的夏天,雨水调匀,葫芦在蔓上脱颖而出。
那是一段老墙。旧时砌墙少有水泥抹缝,也没有打凿规则的石头.不过是把从山里拾来的石头,就着本身的形状,因势成墙。因此,墙面有着不规则的折线连成的几何形纹样,勾勒成趣,每一根线条都相似,却又绝不雷同,不像现在的墙,一片空白一片迷惘,像没有表情的脸。蔓上的许多葫芦都倚在墙上,或者卧在墙角的麦草垛上,慵懒而惬意地舒展着。唯有这只葫芦就那么吊着,不依不靠,保持着令人惊悸的高度,伸手而不能及。这样的葫芦并不多,往往寻遍好几株藤蔓也找不到一只这么固执、任性的葫芦。
其实降生何方,谁都不能选择,不仅仅是葫芦。几个月里,它就这么一直只有牵挂没有束缚地生长着。当别的葫芦因为倚靠的缘故长成了“歪瓜”,它却越来越丰满、圆硕,让人一看到它就想用手托着,生怕它会因为承受不住生命之重而俯冲下来。但它一直不落,始终俯视着那些为它担忧的眼睛。
这只葫芦日臻完美,从外皮到形状没有一点擦伤、挤压,淡绿的表皮有着一直逼人的冰冷。它成熟了。在我用剪刀剪断它的藤蔓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像在接生一个婴儿,剪断了一条圣洁的脐带。
天色晦暗,远处落着雨,酿雨的云缓步向这边移动。葫芦静静地,兀自吞吐着氤氲之气。我找来水粉颜料和画笔,决定开始画葫芦。画葫芦的目的,是让它更像一只葫芦,更长几分灵气。以它的形状最宜画脸谱,或者画遥远的古人类,带着图腾的意味和色彩。让葫芦获得这样的诠释从而产生灵魂,灵魂与葫芦游离,又与画者相撞击,却使葫芦增了许多活力。我在琢磨
之中感受到所要表达的东西,一时又不能一一清晰地说出……这样想着,颜色已在葫芦上一块块铺开来。
雨落下来,溅在玻璃窗上,像无数碎裂的泪滴,像葫芦经历过的许多场雨。雨落下的高度比葫芦还要高,葫芦的身上看不到雨落下的绿色,又是哪一日突来的雨雪交加使葫芦坚强起来?
厚厚的颜色落在坚硬的葫芦上,掩盖了葫芦,使它不露一点声色。而此时,我坚信色块与线条就是它生命的词汇。
我把这只葫芦放在书橱里,居然和书交相辉映,毫不逊色,也毫不胆怯,分明它在继续生长。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散文中“这只葫芦”的色泽,先是浅绿色,后变成淡黄色,被晒干后,又变得暗黑色,可是香味不改,象征着它的品性不渝。
B.散文用现在的墙的一片空白一片迷惘.像没有表情的脸,反衬那一段老墙的勾勒成趣,意在说明客观环境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C.人们担心“这只葫芦”承受不住重量,但它一直不落,始终俯视为它担优的眼晴,这一描写对自立和个性做出了有力的称赞。
D.散文描写“我”剪断藤蔓的那一刻,觉得白己像在接生一个婴生,剪断了一条圣洁的脐带,使散文以物喻人的意图更加鲜明。
E.坚硬的葫芦被涂上厚厚的颜色,掩盖了自然的色泽,不能露出一点声色,这一描写含蓄地谴责了对个性的束缚,给人们启示。
20.第一段说“这一只我始终舍不得锯开”,为什么“舍不得”?请根据文意回答。(4分)
21.散文中几次提到了“雨”,请摘录文句,并分别说明文中雨与葫芦之间的关系。(6分)
22.第六段说“我在琢磨之中感受到所要表达的东西,一时又不能一一清晰地说出”,明写葫芦,实际却在写人。请根据文意,用清晰的语言说出“我在琢磨之中”和“我把这只葫芦放在书橱里”所感受到的东西。(4分)
19.C、D[标准及解说]4分,答对一项2分,多答一项扣2分。不正确选项:A.“香味不改”,文中没有表述,“象征着它的品性不渝”也就失去了根据。B散文描写老墙的勾勒成趣,意在说明即使客观环境很好,依赖它也可能丧失个性。E.厚厚颜色的描写意在表现人类精神感染熏陶的教化意义。
20.因为其他葫芦都有所倚靠,长成了“歪瓜”;唯有这只葫芦少有的固执、任性,只有牵挂没有束缚,长得特别完美。所以“我始终舍不得锯开”。
[标准及解说]4分。“其他葫芦”1分,两个要点:原因“有所倚靠”和结果“长成了‘歪瓜’”,写出一个要点即可给分;“这只葫芦”3分,两个要点:原因“固执、任性,只有牵挂没有束缚”,2分;结果“长得特别完美”,1分。意思对即可,语言不够简明连贯酌扣1―2分。
21.①“雨水调匀,葫芦在蔓上脱颖而出”,表明所有的“葫芦”,都来自雨的滋润。②“远外落着雨,酿雨的云缓步向这边移动。葫芦静静地,兀自吞吐着氤氲之气”,表明“任性的葫芦”对雨的怀想。③“雨落下来,……又是哪一日突来的雨雪交加使葫芦坚强起来”,表明雨对“任性的葫芦”的塑造。
[标准及解说]6分。说明部分要点应准确完备。①要点:“所有的‘葫芦’”、“雨的滋润”,②要点:“任性的葫芦”、“对雨的怀想”,③要点:“任性的葫芦”、“雨的塑造”。共6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摘引部分应明确而准确地表明起讫点,摘引错误或不明确、不准确,每处扣1分,语言不够简明连贯酌扣1-2分。能答出“雨,是自然社会的象征”更好,但不强求。
22.具有自立个性的人,才是可造就的人才.经过人类精神情感的熏陶,一定能够担负继承并发展人类文明历史的使命。
[标准及解说]4分。答题要点:“自立个性的人”、“可造就的人才”、“人类精神情感的熏陶”、“继承并发展人类文明历史的使命”。共4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项即可得满分(4分)。意思对即可。语言不够简明连贯或要点之间不合逻辑,酌扣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禽流感
禽流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发。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禽等均可感染。发病情况轻重不一,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极其多样,主要取决于宿主和病毒两方面的情况,一般来说,具有高度致死性。
禽流感最早于1878年发生在意大利,随后广泛蔓延,现在已几乎遍布世界各地。禽流感的感染谱很广,大多数家禽、野禽及水禽都可感染,以鸡、火鸡和某些野禽最易感染,鸭、鹅及其他水禽类反为隐性感染和带毒,有时也会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流感病毒分为A.、B.、C.三个不同的抗原型,其中B.、C.两型仅能对人致病,A.型可对人、猪、马和禽致病。禽流感病毒具有A.型抗原,属于A.型流感病毒,列为禽流感病毒类。A.型流感病毒又分成若干亚型。A.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不断发生变异,有些病毒可能比其两个亲代病毒对细胞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另外,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也易发生基因置换。病毒的这一特征,加之感染动物复杂,使防治难度加大,这也是流行了一个世纪的禽流感至今仍无良好的防治措施的主要原因。
对禽流感的诊断,主要是以病原的分离和血清学检查为依据。国际上评价禽流感毒致病力的经典方法是接种易感鸡。按照国际标准,能引起接种鸡死亡75%以上的分离株,是高致病性毒株。尽管接种鸡是确定致病的“黄金标准”,但它不能反应致死率小于75%的H5或H7亚型病毒的潜在致病力。因此国际兽疫局根据科学家的建议,已推出新鉴定标准。
据世界各国对禽流感的防治经验,由于病毒抗原的多变性,目前用疫苗进行预防.其免疫效果尚存在一定问题。但最近报导美国蛋白质科学有限公司通过DNA克隆技术对有杆状病毒昆虫的细胞表达载体生产疫苗,用一日龄仔鸡作试验,结果所有的鸡都不发病。而未免疫组供毒时全部死亡。以往的防治经验证明,本病在某些国家的局部地区虽仍有发生,但由于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在怀疑有本病发生时,应尽快作出确证,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和同群扑杀等综合措施,方能达到有效的控制。
15.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对“禽流感”作出简明的解释。(3分)
16.对“禽流感至今仍无良好的防治措施”的原因,下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造成禽流感的病毒和抗原性不断地发生变异
B.有些病毒比亲两代的病毒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C.基因置换容易在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中发生
D.感染动物的复杂使禽流感病毒更易发生变异
17.防治禽流感的主要办法有哪些?请根据文意归纳。(4分)
18.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造成禽流感的A.型病毒对鸡类和陆地野禽危害严重,对水上家禽则危害较轻。
B.并不是所有的流感病毒都可感染禽类,但所有流感病毒都可对人类形成感染。
C.以病原分离和血清检查为依据诊断禽流感,因不够全面已被国际兽疫局废止。
D.尽管一百多年里,禽流感传播越来越广,越来越重,但人类消灭它为时不远。
15.禽流感是A型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标准及解说]3分。中心词“传染病”1分,起因:“A型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1分,特性:“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禽类、急性、高度致死性,三者缺一不给分)1分,句式不当或语言不够简明连贯,扣1分。
16. C[标准及解说]2分。错选、多选都不得分。正确选项:C.基因置换容易在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中发生――文中: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也易发生基因置换。不正确选项:A造成禽流感的病毒和抗原性不断地发生变异――文中:造成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不断发生变异;B有些病毒比亲两代的病毒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文中:有些病毒可能比其两个亲代病毒对细胞具有更大的破坏性;D感染动物的复杂使禽流感病毒更易发生变异――文中:感染动物复杂,使防治难度加大。
17.①通过DNA克隆技术生产新型疫苗防治。②在怀疑发病地尽快作出确证,采取严格隔离封锁和同群扑杀等综合措施防治。
[标准及解说]4分,①、②各2分。①“DNA克隆技术”、“新型疫苗”各1分;②“在怀疑发病地尽快作出确证”、“采取严格隔离封领和同群扑杀等综合措施”各1分。要点不完整、不准确则该要点不给分,语言不够简明连贯,扣1分。
18.B[标准及解说]3分,错选、多选都不得分。正确选项:B.并不是所有的流感病毒都可感染禽类,但所有流感病毒都可对人类形成感染。――文中:流感病毒分为A、B、C三个不同的抗原型,其中B、C两型仅能对人致病,A型可对人、猪、马和禽致病。不正确选项:A.造成禽流感的A型病毒对鸡类和陆地野禽危害严重,对水上家禽则危害较轻。――文中:以鸡、火鸡和某些野禽最易感染,鸭、鹅及其他水禽类反为隐性感染和带毒,有时也会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C.以病原分离和血清检查为依据诊断禽流感,因不够全面已被国际兽疫局废止。――文中:它不能反应致死率小于75%的H5和H7亚型病毒的潜在致病力。因此国际兽疫局根据科学家的建议,已推出新鉴定标准。D.尽管一百多年里,禽流感传播越来越广,越来越重,但人类消灭它为时不远。――文中没有根据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①、②题。(6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卜算子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①对这两篇咏梅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早梅》一诗在“炼字”上卓有成效:正是“昨夜一枝开”中的一个“一”字,方显“早梅”之“早”,如换为“数”字,则远不及此言为妙。
B.“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诗人使用极其朴素的语词进行直接描写,写出了“早梅”味香色泽的特点,同时还寄寓了诗人的生活感受。
C.“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虽花开而无人欣赏更无人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
D.诗人陆游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里,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无限愁苦的情绪。
E.在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时,两篇作品都用环境作衬托:《早梅》借助的是万木冻折和深雪夜色,《卜算子》则借助了驿外断桥和风雨黄昏。
②《卜算子》被公认为陆游的自喻之作。请结合你对陆游的了解,并与《早梅》作比较,谈谈《卜算子》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B、D
[标推及解说]2分,答对1个给1分,多答1个扣1分。B.“直接描写”应该是间接描写;D.“直抒胸臆”和“表达了自己”有误,所引诗句写作对象是梅花,诗人借咏梅来隐喻自己的不幸遭遇。
②《卜算子》一词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主要有:梅花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诗人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标准及解说]4分。答出梅花“与世无争”1分;答出梅花“志节高尚,操守如故”1分;答出诗人“以梅花自喻”1分;答出诗人“坚守节操的决心”1分。意思对即可,语言不够简明连贯,酌扣1-2分。

7.D[解说]表:上表称颂。
8.B[解说]虽:虽然。A.以:介,用;介,因为。C.之:代,指“颜真卿”;动,去、往。D.乃:于是,就;才。
9.C[解说]A.不行,这里义为“不要前往”。B.致命,这里义为“以死报效”。D.戒严,这里义为“训诫严格地做……”。
10.C[解说]①表其忠君。③侧面反衬。④其兄之为.
11.B[解说]A.遣颜真卿是卢杞的主张。C.不只是维护人格,更主要是忠君尽节。
D.直接原因是__烈弟弟被杀。
12.①会其党周曾/康秀林等谋袭希烈/奉真卿为帅/事泄/曾死/乃拘送真卿蔡州。
[标准及解说]2分。必正确断开4处,每断对两处给1分,“曾/康’处不给分,不断也不扣分。每误断两处扣1分。
②(1)李勉认为,(这样)朝廷就会失去一位元老大臣,也会给朝廷带来羞辱,他秘密上表,坚决请求留下颜真卿。(2)这就是我葬身的地方。
[标准及解说]3分。(1)2分,重点词:“贻”、“固”各1分;(2)1分,重点词:“所”1分。语句不简明通顺或句式不当,总共酌扣1分。
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黑龙江大沾河湿地是典型的森林湿地,湿地里的植物稀有珍贵,动物种类繁多,而且景色奇特。湿地内的 , , , ,小岛竟会漂浮起来,随风转动。现在,这片没有人迹的神奇土地正被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①小岛四周有70多个泡泽 ②水鸟和其它野生动物常来这里戏水 ③小岛上长着茂密的冷杉 ④而随着雨季的到来,湿地漫水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加人WTO后关税下降,这将给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B:从外部条件上看,孩子们产生厌学情绪,是由于学校和家庭对他们施加了过大压力的因素造成的。 C:二十年来,我国经济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悲观主义者的错误观点。 D:校团委组织为社区服务的学生义工队,这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服务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教育手段。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要彻底解决造假售假的丑恶现象,就必须下决心 滋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②这幅画是我在大学读书时恩师 的,多年来,虽四海漂泊,但我一直珍藏着它。③“综合”科考试,它 三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要体现不同学科间的有机联系。
A:铲除 惠赠 不是 B:根除 馈赠 不只是 C:根除 惠赠 不是 D:铲除 馈赠 不只是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榷 观摹学习 春寒料峭 同仇敌忾 B:辍学 针砭时弊 浮想联篇 暴戾恣睢 C:通衢 并行不悖 前倨后恭 拾人牙慧 D:国籍 炒买炒卖 暗渡陈仓 义愤填膺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能为人民办事服务,也能为谋私腐败者大开方便之门;
荣誉是把双刃剑,既是自知者的新起点,也是自满者的麻醉剂;
困难是把双刃剑,能使强者奋起腾飞,也能使弱者坠入深渊;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是好学者的助推器,也是游戏者的海洛因……可见许多事物利弊相生,瑕瑜互见,具有两面性,是把“双刃剑”。
请以“双刃剑”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许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