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渡假 暮霭 励精图治 礼上往来 B:端祥 愚腐 和衷共济 甘之如饴 C:耽搁 沉湎 瞠目结舌 理屈词究 D:精辟 福祉 人才倍出 弊帚自珍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被国务院以行政法规形式定为假日,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对此,你也许会有所联想、有所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观察下面漫画,完成两题。

(1)请向没有见过这幅漫画的人介绍这幅漫画(120字之内)。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寓意:

①漫画介绍:漫画右下方有一个穿着皮鞋,着竖条套装的中年男子,向左弯腰鞠躬,大约呈90度,双手放在膝盖外侧。秃顶的头向上抬着,眼睛看着上方。在图的左上方有“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其中“人民”被一张钱币遮住。漫画右下角写着“虔诚”。

    (4分,要求说明顺序及说明方位要清楚)

②寓意:这幅漫画讽刺了某些人眼中只有金钱,而没有“人民”的现象。(2分)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30字。(3分)

据报道,如今不少知名企业都在或明或暗地调整招聘的学历门槛,不再将本科以下学历排除在外。佳能(中国)公司总裁透露,今年公司将面向更广泛的应聘者,包括大专、中专、中技学生,他们只要有奋进的愿望和努力的行动,能够积极沟通,就会受到公司的欢迎。这种做法并非特例。某大型银行在招聘时学历要求为大专。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的经理也表示,己经开始放松学历方面的要求,因为他们注意到,大专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高,同时更珍惜现有职位。诺华制药公司总监也明确表态,只要应聘者英语水平、专业知识、经验等综合竞争力达到要求,不会限制其学历。

①从公司选人角度:公司选材"任人唯能"(任人唯贤),不以学历高低为标准,这种转变值得称道。

②从人的自身发展角度: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有施展的空间。不必因学历低而自卑。

③从社会角度;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有利于人尽其才,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

④从学校角度:企业量才录用,有利于学校克服教育积弊,培养能力型人才。

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①因此,惟有关注心灵的人,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

②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

③在理论上,人人都拥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

④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要拥有一个心灵

⑤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⑥所以,注重内心生活,并且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④③⑤②①⑥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

①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诗经,氓》)

②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贾谊《过秦论》)

③策扶老以流憩,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舍辞》)

④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李白《蜀道难》)

①靡窒劳矣  夙兴夜寐   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援怨

③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     ④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题(8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①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谨,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象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②“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5分)

答:

①B(3分)

②妙在以"雁""蓬"为喻(1分),表现手足离散天各一方,犹如纷飞千里的孤雁;辞别故乡流离四方,仿佛深秋断根的蓬草(2分),形象而传神地写出诗人饱经战乱、兄弟离散的飘零之苦(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驰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生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1)葬于楚山之尾,栾(2)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3)。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驰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驰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战国策・魏策二》

注释(1)季历:周文王之父。

(2)栾:漏流。

(3)和:棺材两头的木板。

6.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必甚之 病:损害

B.变水其墓 啮:侵蚀

C.出而为之帐以朝 张:设置

D.意者羞文王乎 法:效法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坏城郭,为栈道而葬 立石于其墓之门

B.是唯惠公乎 则齐国庶几乎

C.而又说文王之义 我欲之梦吴越

D.惠子非行其说也 秦城恐不可得,见欺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太子)且为栈道而葬

B.群臣皆不敢言,而以(之)告犀首

C.于是出(文王)而为之张帐以朝

D.若此而弗为,意者(太子)羞法文王乎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打动太子,使他推迟葬期的一组是

①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

②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

③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便雪甚

④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

⑤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

⑥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己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谍。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C.文王认为,当年周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6.A(病,在这里是形容词周作动词,感到困苦。)

7.B(两个"其"字都是副词,均表推测语气,大概。A项的两个"且"字前一个是副词,将要;后一个是连词,表递迸关系,并且。C项两个,因"字,都是介词,前一个意为趁机;后一个意为凭借。D项两个"徒"都是副词,前一个表示仅仅限于某种情况或范围,可译为"仅"只";后一个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可译为"白白地"。)

8.以"出"后应补出的是"棺木")

9.B(①是群臣的谏言。②是惠子讲述的周文王的话。⑥是对惠子的评价)

10.C(后半句是惠子劝诛太子的话,并不是文王的看法。)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劝学》《师说》《六国论》《项脊轩志》《病梅馆记》这五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苟况、柳宗元、苏洵、归有光、龚自珍。 B:在我国文学史上,常有作家并称的情况,如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苏东坡和辛稼轩被称为:“苏辛”。 C: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反映了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 D:别里科夫、葛朗台、朱丽叶分别是俄国作家契河夫、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塑造的不朽的文学形象。

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走进社区、学校,开展了近700场讲座,传播了绿色文明理念,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B: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上级有关领导召开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C:截至9月20日,在今年全国铁路暑运的40天内,铁路部门发送旅客达到1.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 D:何老师今年搬到了天通苑小区,上班路远了,我问他从家到单位得用两个小时吧,他说两个小时到不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