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蔡文姬》、《日出》、《西厢记》、《奥赛罗》,分别是郭沫若、曹禺、王实甫、莎士比亚的剧作。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年间的诗歌305篇,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C: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马克・吐温、俄国的托尔斯泰、英国的狄更斯。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开豪放词派之风,《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定__》都是他的名作。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沿着抄手游廊走回来,廊檐下画人物山水、花草虫鱼、翎毛花卉、历史故事题材各异,无一不精。 B:原本预计在本次广州中国网球大奖赛上复出的“中国一姐”李娜,因为伤势还未彻底痊愈,再次推迟了复出时间。 C:北京瀚达会议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属上市公司下属酒店,集客房、大型会议厅、保龄球馆、桑拿、KTV、中餐厅、游泳场馆,占地20000平米的酒店。 D:据悉,北京奥运会期间,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将按惯例在奥运村内设立公开投票箱,奥运会参赛选手都有资格投票,选出自己中意的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面对目前课外辅导 的局面,有关部门建议学生在选择课外辅导进行提升时,要关注学校的理念。②即使只隔离50%的流感患者,也可以推迟流感流行高峰的到来;压低流感流行的高峰,减缓 的速度,从而减少80%以上的病、死率。③虽然他用“胆儿颤”这么诚惶恐的自谦之词来形容他第一次见“外人”的心情,但在发言中却流露出久经世面、 的思想和信念。

A:鱼龙混杂 传染 深谋远虑 B:鱼目混珠 传播 深谋远虑 C:鱼目混珠 传染 深思熟虑 D:鱼龙混杂 传播 深思熟虑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沧桑 莫须有 没精打彩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B:烦躁 假惺惺 缠绵悱侧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C:诀窍 故纸堆 精美绝伦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端详 金刚钻 唉声叹气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至远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官王延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生不敢忘。”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计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参考:

1.不要破罐子破摔;2.要防微杜渐;3.要善始善终;4.要亡羊补牢;5.谨防走错第一步;6.大行不顾细谨;7.行路怎可怕湿鞋;8.提高警惕,常备不懈

依据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5分)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台湾的大学录取率创下了96.28%新高,录取分数也跌到了新低。数据显示,总计四科(共400分)最低录取分数为18.47分,也就是说,高中生只要平均一科考到4.7分就能上大学。因为没有最低门槛,有的学校甚至透露,就算考零分也能读大学。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请谈你的观点,并简要陈述理由,不超过100字。

提示: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思辨能力。学生可谈高中教育的失败,可谈大学教育的隐忧,可谈大学教育资源的浪费,可谈大学普及率高,可谈学生要努力学习,可谈两岸应该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2分,语言表达2分。 

概括下面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4分)

[新华社北京2007年8月31日电]北京奥运会用花展示评选活动31日在海淀区公园

结束,576种花卉榜上有名。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学处处长徐佳介绍,北京花卉的盛花期一般为4月至5月,

而奥运会用花必须在盛夏开放。为了满足奥运会用花需要,从2005年开始,相关专家对近千种奥运会用花进行了持续三年的跟踪考察。相关科研人员通过组培,调整播种期、修剪养护等方法调整了部分花卉的花期,改造了部分花卉的花型,部分花卉品种在盛夏8月可以达到花团锦簇的效果,一些花卉的花期能持续到9月上旬。

576种花卉可在盛夏开放,在北京奥运会用花展评活动中榜上有名。( 4分,3个给分点,“576种花卉”、“可在盛夏开放”、“在北京奥运会用花展评活动中榜上有名”,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

将下面7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①奇怪的是,整个中华版图都已归属了这个王朝

②而在这里,躲开了中原王气,藏下了一个不羼杂的朝代

③为什么还要把这张休息的罗圈椅放到长城之外呢

④眼前黑黝黝的山岭是避暑山庄北部的最后屏障

⑤在这张罗圈椅上,休息过一个疲惫的王朝

⑥仔细想想,北京的故宫把几个不同的朝代混杂在一起,谁的形象也看不真切

⑦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

④⑦⑤①③⑥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夜・历史一种

廖无益

①黄昏是打开夜的一道门,那道门在旷野中伫立,蝙蝠在它的额前乱飞。它们忽东忽西毫无规则地飞翔,无言的黑影,让黄昏变得神秘和亲近。随后,黄昏就慢慢阖上眼睑,成长为黑夜,单纯和透明。

②那时,农村还没有电灯。人们吃罢晚饭,就搬张凳子聚在村口,用芭蕉扇拍着蚊子,拉拉家常。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只有开口说话,人们才能分清对方是谁。庄稼地从村头往远处延伸,玉米稞子遮住道路。向东走过一段土路是个缓坡,爬上去能看见远远的灯火。孩子以为是星光,大人说那是矿上的灯光。除了这些,再没什么可看。这几盏灯火,成了孩子想象的出口。

③透明的__在我面前伸展,像一大滴露水,富于弹性和张力,把梦包裹和融化。那__清新,散溢着泥土的芬芳,干净得没一点渣子。三两个萤火虫在远处飞舞,大人说拍拍手,它就能冲你飞来。我们就拍着手,嘴里一通乱喊,果然看见一只萤火虫越飞越近,最后绕过树木,飞进我家的院墙。我们跑进院门,见那只萤火虫飞得有一人高了,就一把打在地上,然后拾起来倒捏着头,露出它发光的腹部,在__中抡起胳膊,萤火就滑出一圈一圈的光。我晃着它跑出院子,用它来吸引更多的萤火虫。

④后来,我看见更多的萤火,它们照亮了一条道路。它们像一群蓝精灵在路的上空盘旋,越聚越多。没有星光和月亮,我看见明亮的路,看见每一根树枝,看见路上的每块石头。直到现在我仍然疑惑,不知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奇迹。萤火虫上下飞舞,点点光斑迷眼。

⑤我对夜寄予幻想。

⑥那时我已经长大,自己住三间老屋。夜像家乡的老屋,老屋的气息宁静安祥。屋后面是小路和庄稼地。后墙上开两个小窗,像老屋的两个耳朵。我能从这两个耳朵清晰地听见庄稼叶子的磨擦,或过路人偶尔走过时的脚步与对话。几只壁虎在窗外趴着,伺机捕获被灯光吸引的昆虫。如果有雨,就能听到庄稼叶子更动听的演奏,那声音据说曾被音乐家写入乡村音乐经典。院子里有棵梨树,风雨大的时候令人担心,半夜里能听见梨子落地的声音,或砸碎在磨盘上的声音。它们使夜显得富有。

⑦但是我越来越失去黑夜。生活的碎片被灯光照耀,反射出彩虹,辨不清面孔。这些黑夜向灯光敞开,但并不透明。那是午夜或凌晨。有一双眼睛从窗户后面看见我,认出我,但并不说话。大楼上一个窗口睁开,有人彻夜不眠,等早晨来人接班。一排路灯在我面前伸展,是一些声控灯,不管我走路多轻,只要走到跟前,它就打开,为我照亮道路,同时还照亮我的脸,我的表情,照亮地上的影子。树荫在灯光下面敞开。

⑧我想念纯洁的夜。它从山顶上一跃而下,在我们身后张开翅膀。那温暖的翅膀。它把道路掩盖,把桥梁托在空中,把树木藏进风里,把狗叫声拉长,把鸡撵进窝里,把旷野清理干净。它慢慢喘息,把筋骨铺上旷野,懒散地进入睡眠。在明天太阳出来之前,它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一个梦,有足够的时间蕴育出露水,看到启明星在东方升起。黎明之前的美丽__像一道闸门,矗立在北方的旷野,把夜和白天截然分开。一旦闸门开启,白天就抢步而进,阳光奔溅如决堤的洪水。

⑨我想念纯洁的夜。当所有的人都不在,我想把夜慢慢合上,在那里寻找__。但夜兴奋异常。夜从我的咖啡里跳出来,在桌子上打滚,然后掉到桌子底下。我无法把它拾起来,它已破碎不堪。

⑩夜停在远处,在树梢以上,在楼顶以上,在城市以上。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在本文中用生动形象的笔墨赋予“夜”以生命,表现了不同时期“夜”的不同特点。

B.农村夜晚的生活单调、乏味,除了“几盏灯火,成了孩子想象的出口”,就“再没什么可看”。

C.作者描写了长大后居住的老屋外各种各样的声响,以动衬静,来表现老屋的宁静与安详。

D.第⑧段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纯洁的夜”所具有的温暖、纯净,从容等特点。

E.作者将“夜”称为“历史一种”是表明“纯洁的夜”所代表的那种生活状态已经成为了过去。

19.在③④段中,作者用大量文字描写萤火虫,其用意是什么?(3分)

答:

20.作者为什么说“我越来越失去黑夜”?(4分)

答:

21.从全文看,结尾一段文字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

答:

18.BC(4分)

19.作者用萤火虫的光亮来衬托夜的透明(干净)、清新、神奇。(衬托,反衬1分,透明(干净)、清新、神奇(神秘)3分;如答“以此突出乡村夜中的生活情趣”给1分。)

20.现在的夜晚被灯光照耀着,失去了神秘(2分);现代文明使人们觉得失去了自我的空间及心灵的自由(2分)。(意思对即可)

21.①“夜”所代表的宁静安详的生活状态离人们越来越远,可望而不可即。( 2分)②表达了作者对失去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失落之情。(2分)③照应标题,点明这种生活状态已成为一种历史。(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在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研究通讯》杂志上,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英国科学家称,与地球不同,红色的火星并不具备磁吸力和厚密的大气层,宇宙中的各种强辐射均可以直接散布在火星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细胞生命体很难在火星表面存活,但如果地球探测器能够在火星表面下挖,当达到科学家们宣称的冻海层时,就极有可能会发现特殊的生命体。科学家们在火星上已经发现了一些沼气和其他可能存在生物活性的迹象,这些特征很像地球上洞穴当中的一些特征。这很可能就是一个地底生物圈活动的信号,以及附近地表硫酸盐黄钾铁矾聚集的迹象。这些都会成为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有力证据。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勒维斯-达特内尔说,“目前,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生命体仍然生活在火星表面以下,在这些区域,宇宙辐射的伤害作用非常低。在寻找火星生命体时,很大程度上要首先找到火星上存在水份,但火星表面上水流的痕迹却是数十亿年前留下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最顽强的细胞生命,也无法在如此大量宇宙辐射的情况下存活。对于目前的科学家们来说,寻找火星生命的第一步,就是要在火星上发现有水源存在。我们此前已经发现火星表面下可能存在一个冻海,这也是今后发射探测器需要确认的最激动人心的目标之一。”

  英国科学家还表示,火星大气里还含有大量的甲醛,高浓度的甲醛其实就是由甲烷氧化而来,这也很可能会证明火星土壤里存在生命。科学家在火星表面上探测到的甲烷气体含量不大,可能只有1亿分之105。科学家的这一结论基于专门用来测定火星大气成分的傅立叶行星分光计在火星上探测到一种不同于甲烷的气体――甲醛。英国科学家通过分析计算出火星空气大气的甲醛浓度为千万分之1.3,认为这些甲醛是由于甲烷的氧化产生的,并估计每年火星上大约有250万吨甲烷被氧化产生为甲醛。勒维斯-达特内尔说,“我认为非生物过程不可能制造这么大量的甲烷,唯一的可能是火星上存在生命。我的结论是在火星的土壤里一定存在生命。”

  欧洲火星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显示,火星赤道附近一个叫埃利泽姆的地区曾被一大片冰冻海洋覆盖。英国科学家称,这片海洋约来源于500万年前的一次灾难性洪水,这是目前人们推测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最有力的证据。

(摘自《新浪科技》有删节)

14.下列不能作为火星上现在仍然存在生命的证明的一项是(3分)

A.火星上发现了沼气和其他可能存在的生物活性的迹象。

B.火星地表有硫酸盐黄钾铁矾聚集的迹象。

C.火星表面有陈旧的水流的痕迹。

D.火星的大气里含有大量的甲醛。

1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火星不具备磁吸力和厚密的大气层,强辐射可以直接散布在火星表面上,细胞生命体很难在火星表面存活。

B.在火星上发现水源,这是寻找火星生命的第一步,但目前火星表面没有任何有水源的迹象。

C.在火星地表以下,宇宙辐射的伤害作用非常低,一些处于休眠状态的生命体很有可能生活在这里。

D.目前人们推测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最有力的证据,是火星赤道附近数十亿年前的一次灾难性的洪水。

16.“细胞生命体很难在火星表面存活”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7.科学家勒维斯―达特内尔从“火星大气里含有大量的甲醛”这一现象,推出了“火星的

土壤里一定存在生命”的结论。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文字,将这一推理过程补

充完整。(4分)

火星大气里含有大量的甲醛→

→在火星的土壤里一定存在生命。

14.C(这个水流的痕迹是数十亿年前留下的,在大量宇宙辐射的情况下,在火星表面即使是最顽强的细胞生命也无法存活。(3分)

15.D(火星赤道附近的灾难性洪水发生在500万年前,不是“数十亿年前”。)(3分)

16.火星不具备磁吸力的厚密的大气层,(1分)宇宙中的各种强辐射均可以直接散布在火星表面上。(1分)

17.①大量的甲醛是由大量的甲烷氧化而来。(1分)②火星表面甲烷含量不大(1分)③甲烷是由生物过程制造而成。(1分)④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1分)(②③可互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