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B(分:情分、职分)

11.D(①何武惩罚强暴者,④太守对何武勇敢的赞叹,⑥作者对何武的评价)

12.B(A“责令被欺辱的百姓擒住他们”不对,C何武并非被无罪释放,D根据文章最后一句可知还有讽喻现实的目的。)

13.(1)如果听说有不利于百姓的,即使是高官贵人,都要侮辱并处死他。

(2)何武本来知道自己有理可以分辨,然而不能改变太守的严厉凶悍,必然会被冤枉地施以刑罚,于是只好痛快地等死了。

(3)没想到埋伏起来的贼寇从树丛里出击,他的士兵都害怕逃走,只有何武独自战斗而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大片的路会不会越走越窄?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前无古人,尚无来者的最高票房记录。从那一刻起,“中国式大片”,年复一年,就在媒介的热炒中,在期望与失望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走过了四五年。《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相继粉墨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墨攻》也接踵而至。中国式大片在国内舆论的普遍性置疑,甚至有些娱乐化的嘲笑中,“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老路。

总结一下这些大片,其基本模式大概可以概括为:古装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宏大场面,奇观景致,东方特色,加上以章子怡、巩俐为代表的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明星加盟,还有叶锦添、郎朗等国际知名的华人制作者的组合。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目前这批中国式大片剑指国际市场的典型性配方。

这种配方的形成,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实际上,2000年李安《卧虎藏龙》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创造了一个预期之外的奇迹之后,这种配方模式就已经被建构起来了。只不过,这种配方模式变得越来越完整和封闭,以至于逐渐被定型和越来越保守。只要采用这种配方,国际市场就会得到基本保证,甚至影片拍摄尚未完成,就能够以一个“好价钱”成功预售国际市场,而一旦违背这一配方原则,国际发行商都会望而却步。

这样一来,首先,影片都要选择那种容易被不同社会环境的观众所理解的、脱离了具体历史和现实感的人性人情故事。其次,要依赖更多的动作、场面、造型和怪异情感,这样可以减少不同地区观众理解上的差异性。第三,追求场面的宏大、景观的奇异、视听的华丽,为不同观众提供相同的感官刺激。第四,在西化故事中融合东方元素,为西方观众提供陌生的快感,为东方观众提供认同的快感……

这些所谓的艺术特点,是被商业智慧或者说被投资所决定的。大片花钱多,挣钱的欲望就高。这种大片模式是投资方式、制片方式与创作人员共同制约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决定性。影片中的场面、人物、动作,包括演员选择,其实都是为市场而“被迫”选择的结果。在这种钱决定一切的模式中,艺术美学当然要让位于所谓“商业美学”了。不求最好,但求最好卖是大片难以逃避的宿命。

所以,人们看这些所谓的“大片”,除了眼花缭乱、稀奇古怪以外,似乎已经很难记得住里面的故事。传统经典电影所追求的效果,在这些大片中似乎都消失淡化了。所谓大片,其实是一个用金钱堆积起来的奇观化的视听“大拼盘”。大片就是一种张牙舞爪的拼盘化、奇观化的娱乐而已。

这种配方模式已持续了五年,将会使国内和国际市场出现审美疲劳。但是,由于资本天然的保守性,必然导致配方模式的延续,直到有一天,这种实际上不少人已意识到的危机变成了现实,这种大片模式才会出现改变的机会。任何善良的愿望,包括那些最有影响力的导演的愿望,都很难改变电影投资者、发行人对“成功”范例的坚持,最终只有市场才能改变这种模式。

当大片走在一条越来越窄的道路上时,我们有其他导演能够利用更小的投资,走更多样化的电影探索的路线,为未来的新的大片模式提供可能性。只要当我们的其他探索出现任何商机,资本就会像一条嗅觉灵敏的良犬,找到所有可能的美好前途。今天这种大片模式,实际上不也是当年《卧虎藏龙》无意中所开创出来的吗?

(节选自《清华人》2007第4期)

7.下列对“中国电影典型性配方模式”的理解及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始构建盛行起来,已经持续了五年的一种“中国式大片”广泛采用的基本模式。

B.影片一旦违背这一配方模式,就没法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国际发行商一般都会对此影片望而却步。

C.中国大片只有具备了这种配方模式,如《英雄》、《十面埋伏》等,才可以剑指国际市场,获得国际市场的普遍认同。

D.这一配方,由逐渐定型的基本元素共同构成,并越来越保守,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市场方能改变这种模式。

8.下列选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艺谋执导的《英雄》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高度关注,创造了目前中国国产电影的最高票房记录,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近几年,中国式大片尽管赢得了比较高的票房收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一直受到了行内舆论的普遍性置疑。

C.当其他导演利用较小的投资,探索出了其他的电影路线,获得了新的商机时,如今的中国大片模式就会迅速改变。

D.即使是最有影响力的导演、最优秀的演员都无法改变电影投资者、电影发行人关于拍摄某部电影的一些观点和做法,只能是一味地服从。

9.根据原文意思,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英雄》等中国大片虽然都取得了较高的票房收入,但它们只能说是最好卖的作品,还不能都算做是专家眼中的好电影。

B.大片花钱越多,挣钱的欲望就越高,为尽可能地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人们就像配药方一样来配置电影,使之成为了“大拼盘”。

C.本文第四段概括了大片的几个特点,其实大片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艺术的完整性完美性,而是为了市场的覆盖力。

D.中国大片只要再注意老老实实地讲一个好故事,让人们在看大片时能找到过去看经典电影的那种感觉和体验,就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7.D(A《卧虎藏龙》后就已经被建构起来。B“没法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同”不对。C原文是说“只要采用这种配方,国际市场就会得到基本保证,甚至影片拍摄尚未完成,就能够以一个“好价钱”成功预售国际市场”)

8.C(A应是“尚无来者”B“行内”不对,应“国内”D应该是无法改变他们对“成功”范例的坚持C见最后一段)

9.D(充分条件的表述不正确,见原文第六段)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上课了,净土作文班的学生全体起立,朗朗诵道:“学会做人,练好作文。做大写人,写出色文。”然后,齐唱《净土歌》:“擦亮眸子瞧自己,站直腰杆看外头。严寒酷暑我知道,人间冷暖有净土。说实话,给爸爸,讲真情,对妈妈。为好人,做好梦,为善良,写文章。做人要做大写人,走路要敢正步走。写好文章走天下,一片净土心中留。”

人常说,“作文如做人”,“作文即做人”,“作文先做人”,确实,“文如其人”应当为人所称道,但又往往存在“文”“人”不一、“才”“德”分离的现象……

你是如何理解“作文”和“做人”的?或者你认为二者之间应该有怎样的联系?请自选角度,以“作文与做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还可以编写故事等等,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好 兄 弟

汤姆有一架私人小飞机。一天,他和如同兄弟般的好友库尔驾着飞机做一趟旅行,飞过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峡。

飞 机已飞行了两个半小时,再有半小时,就可达到目的地。

忽然,汤姆发现飞机上的油料不多了,估计是油箱漏油了。因为起飞前,他给油箱加满了油。

汤姆一边关小了油门,一边安慰库尔:“没关系的,我们有降落伞!”说着,他将操纵杆交给也会开飞机的库尔,走向了机尾;不一会儿拿来了降落伞,在库尔身边也放了一个降落伞包。

他说:“库尔,我的好兄弟,我水性比你好,我先跳了!你开好飞机,尽可能给我把它弄回去,我夫人和孩子们把它当宝贝呢!我爱他们!当然,撑不到海岸你就跳吧!”说完,他就冲出了舱门。

飞机上就剩下库尔。不一会儿,仪表显示油料已尽,飞机在无力地向前滑翔。库尔决定也跳下去,于是,他一手扳紧操纵杆,一手抓过降落伞包。他一掏,大惊,包里没有降落伞,是汤姆的衣服!库尔咬牙大骂汤姆!没伞,就不能跳;没油料,靠滑翔飞机却是飞不长久的!库尔急得脑顶冒汗,只好使尽浑身解数,能往前开多远就开多远。

飞机无力地朝前滑着,往下降着,与海面距离越来越近……就在库尔彻底绝望时,奇迹出现了 一片海岸出现在眼前。他大喜,用力猛拉操纵杆,飞机贴着海面冲过去,“嗵”的一声撞落在松软的海滩上,库尔晕了过去……

半个月后,库尔回到他和汤姆居住的小镇。他拎着那个装着衣服的伞包来到汤姆的家门外,发出狮子般的怒吼:“汤姆,你这个耍弄朋友的家伙,给我滚出来!”

汤姆的妻子和三个孩子跑了出来,一齐问他发生了什么。库尔很生气地讲了事情的原委,最后抖动着那个包,大声地说:“看哪,他就是用这东西骗我的!没想到我没死!真是上帝保佑!还有,他居然还要我尽可能保住那家破飞机 你的宝贝!哼!”

汤姆的妻子被弄懵了,怔了半天,才吐出几个字:“可是,他,一直……”接着,她认真翻看着那个包,衣服被倒出来了,便从包底掏出一张纸片。她只看了一眼,就大哭起来:“好兄弟……”

库尔一愣,拿过纸片来看。纸上写着两行极潦草的字:

库尔,我的好兄弟,机下是鲨鱼区,跳下去难以逃生;不跳,飞机不堪重负,我们俩都得死……你一个人驾着飞机肯定能滑翔到海岸,相信,会成功的!

(根据苏景义《生死跳伞》改写,原载2005年6月19日《今晚报》)

18.库尔从发现降落伞包内并没降落伞到海岸出现在他眼前,经历了怎样的一系列情绪变化?(4分)

答:

19.妻子和库尔看到汤姆留在包里的那张纸条时,你认为他们的内心活动分别应该是怎样的?(4分)

答:(1)妻子大哭起来,一句“好兄弟”言简而意丰:

(2)可以想象到,

20.联系全文来看,汤姆跳伞之前叮嘱库尔“你开好飞机,尽可能给我把它弄回去,我夫人和孩子们把它当宝贝呢”,其主要用意是什么?(4分)

答:

21. 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赏析汤姆形象

(2)赏析塑造汤姆形象的表现方法

18.①发现降落伞包内并没降落伞,库尔由大惊并咬牙大骂汤姆,到急得脑顶冒汗,硬着头皮往前开(2分);②与海面距离越来越近,他彻底绝望(1分);③海岸出现在眼前,他大喜(1分)。

19.(1)一句“好兄弟”内涵:①你自己看看这张写着“好兄弟”的纸条;②你误会了汤姆,他完全为了你保住生命,毕竟是你的好兄弟;③库尔好兄弟,你不要再错怪她了。(可用第三人称作答,任答两点计2分,每点计1分) 

(2)库尔十分震惊:①原来是这样(终于弄清了真相),②我错怪你了,你真是我的好兄弟。(此题开放性较强,只要想象合理都可计分,可用第三人称作答,上述答案供参考,每层意思计1分) 

20.飞机下面是一片是鲨鱼区,汤姆的叮嘱是①为了让库尔不跟他一起跳伞,(1分)②促使他坚定信念,尽可能驾飞机滑翔到海岸,保住自己的生命。(3分)(答“要库尔尽可能保住飞机”或“表明自己爱妻子”等不计分)

21.(下列答案仅供参考)

(1)赏析汤姆形象 

汤姆平常懂得生活,深爱家人,而面临危险之际却从容抉择,舍己为人,是一个大写的人。①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汤姆发现飞机上的油料不多,一边关小了油门,一边安慰库尔,将操纵杆交给库尔,又走向机尾拿来了降落伞,在库尔身边也放了一个降落伞包,这一连串的动作都有条不紊,显得十分镇静。②舍己救人,用心良苦,(机智英勇)。从留下的纸条看来,汤姆在跳伞之际,叮嘱库尔“你开好飞机,尽可能给我把它弄回去”,为的是不让他跟自己一起跳伞,并坚定信念,尽可能驾飞机滑翔到海岸,保住生命;而自己毅然决然选择了死。③热爱生活,深情地爱着家人。汤姆备有小飞机,并和好友驾机旅行可见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从后面汤姆的妻子看过纸条“怔了半天”并“大哭”等反应来看,汤姆一家生活幸福,她留恋并热爱着家人;跳伞之际一句“我爱他们”更可见他对家人的深情。(主要扣住前两个方面计分,占12分;后一方面占3分)

(2)赏析塑造汤姆形象的表现方法

本文运用悬念手法,并把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衬托)结合起来塑造人物,显得绚丽多姿。①结合悬念手法,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和行为动作直接刻画汤姆形象。危难之际,汤姆关小了油门并安慰库尔,将操纵杆交给库尔,又走向机尾拿来了降落伞,在库尔身边也放了一个降落伞包,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并结合安慰库尔“没关系的,我们有降落伞”这样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他临危不乱、迅速抉择的性格特点。故设悬念,一直读到留下的纸条才知,汤姆在跳伞之际,叮嘱库尔“你开好飞机,尽可能给我把它弄回去”,为的是不让他跟自己一起跳伞,并坚定信念,尽可能驾飞机滑翔到海岸,保住生命,表现了汤姆舍己救人的良苦用心。②间接描写库尔和妻子儿女见到纸条的反应,衬托人物。库尔危难之际的情绪变化和回到小镇后气急败坏的一系列举止从反面衬托了汤姆临危不乱的性格特征和舍己为人的品格;妻子“怔了半天,才吐出几个字”和“掏出一张纸片”后大哭的举止和语言,不仅烘托了汤姆的高尚形象,也突出了汤姆对妻子和孩子们的爱。(主要扣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计分,占12分;涉及“悬念手法”3分。也可分三点作答)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3)大江东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

(5)昔闻洞庭水, 。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6)人固有一死, ,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唯见江心秋月白

(3)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今上岳阳楼  乾坤日夜浮          (6)或重于太(泰)山,或轻于鸿毛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3分)

天仙子 张 先①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②,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时已52岁(据夏承焘《张子野年谱》),但因他性格孤傲,不肯依附于人,所以仕途坎坷,很不得意,只做了嘉禾(当时的州名,今浙江嘉兴)小(cuì,副职),即协助知州掌管文书的小吏。 ②流景:流逝的岁月。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时节?流露了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回答。

答:

(2)“云破月来花弄影”被传为千古名句,你认为其中那个字用得最为生动传神?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答:

(1)“春去”时节(或“暮春”“春末夏初”,1分)。全词流露了愁春、伤春之感,实际上传达了词人的一种郁结于胸的自伤和怅惘之情。(注意上片中“愁”“伤”“春”等字眼。上片直接而集中抒写伤春之感,下片描绘庭园池塘之景,用以烘托伤春自伤之情。2分)

(2)答案一: ① “弄”字最为生动传神,②通过拟人把月下的“花”写活了(或“赋予‘花’以人性“),③把词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了出来。(三个计分点,各1分)

答案二:①“影”字最为生动传神,②赋予“花”以人性(或“用拟人手法”),生动表现了“花”的情趣,即对春天的留恋,③衬托了词人对生活的留恋和感伤。(三个计分点,各1分)

【参考赏析】

上片集中写伤春之情。开篇两句是第一层。起笔从听歌入手:“水调数声持酒听。”《水调》的旋律是悲抑激切的。听歌的目的在于送春,在于消愁,结果如何呢?回答是:“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至上片结尾是第二层。这一层表面是伤春,重点却是自伤,因为春天一去,虽然不知“几时回”,但毕竟还有回归之日,而人的青春一去,却永无重返之机了。所以,“几时回”,问的并不是春天,而是在向自己的青春发问。“临晚镜”,是向晚临镜自照。“流景”,是逝去的年华,当作者临镜自照,发现自己青春老去,年华永逝,又怎能不油然升起一丝怅惘之情呢?“伤”字对此已表现得十分清楚了。所以,最后便发出了往事不堪回首,“后期”(今后的相约和期许)成空的慨叹。

下片描绘庭园池塘之景,并借以烘托伤春自伤之情。“沙上”二句写目之所见,“并禽”,是成双成对的鸟儿,这是爱情和美满的象征。“暝”,是暮色,这一句交代了时间的推移。从上片的“午醉”到下片的“池上暝”,可见作者在园中已消磨大半天时光,惜春恋春之情,已不言自明。下面,“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下面再另作分析),当暮色笼罩池塘之际,天上浮云掩月。忽然,云散月明,皎洁的月亮露出圆圆笑脸,照射园中的一切。此刻,由于作者留恋春天,故而特别注意于那象征春天的花朵。他终于发现,那即将凋谢的残花,仍在把自己的身影投向水面,伴随春风的吹拂而不断摆动自己的腰身,仿佛在对镜理妆。词人由此而想到,连那即将凋谢的残花,面对“春去”的现实,还要顾影自怜,对生活充满了眷恋之情。这对“往事后期空记省”的词人来说,不更加引起自己对春天的留恋,对生活的热爱么?从“重重帘幕”到篇终是第四层。时间由傍晚转到更深人静,写的是作者的目之所见与心之所想。这一层的关键词语是“风”字。这一“风”字,是贯穿整个下片的。由于有“风”,春寒料峭,沙滩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才依偎得紧紧的;由于有“风”,才把浮云吹散,使月亮得以出现;由于有“风”,月下的残花才在风中摇摆,使倒映入水的花枝不断地“弄影”自怜。这 “风”,还将把残花吹落,使明天园林里的小路上落英缤纷。“应”,是估想之词,是由“风不定”联想到的。终篇的“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呼后应,使上情下景,水__融,浑然一体。

这首词有两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第一是感情劲直激切,有一种郁结于胸的自伤和怅惘之情,这种感情是非直接表现出来不可的,同时也通过景物描写加以衬托和强调。

第二是炼字传神,开拓美学境界。“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云破月来”承“池上暝”而来,着一“弄”字,极富连贯的动作性,且有拟人的特点。通过这个“弄”字,把月下的“花”写活了,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看到,这一句之所以富有诗意,富有美学情趣以及由此而为后世读者所激赏的原因,还在于有一个不曾为王国维强调提出的“影”字。水中的花影、山影、人影以及亭台楼阁的倒影似乎更多一层迷人的魅力。这“影”字多传神!它生动地表现了“花”的情趣,“花”对春天的留恋,使全诗的境界为之一变。因此,可以这么说,这个“影”字才是篇中的“词眼”,是词中美学境界的焦点之所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不能自我更新的人,面对当今这个由大量“异质人”组成的世界,产生了一种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使他们弄不明白:到底怎样做才能为别人所认可、为社会所接受,以致在心理上产生了过度的焦虑。为了避免这种过度焦虑,许多人就产生了“游戏人生”的心态――随便怎样做都可以,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又叫“玩世不恭”,这种玩世不恭的心理是以主导价值观念的失落为本质特点的。

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说的那样,“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不能自我更新的人,由于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了疏离感,因而其归属的需要和爱的需要就成了问题――他们难以归属于某一群体或某一类别,难以在某一群体或类别中获得爱与被爱的机会;这样,他们在心理上就会十分痛苦。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痛苦,他们就会参加或组织某一小群体,以便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

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生活在冲突中的人,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脑力上都要付出不同程度的代价,因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力避冲突,争取和谐的。不能自我更新的人,在社会转型时期极易与别人发生冲突,或产生冲突感,这就在心理上给自己造成某种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痛苦,一部分不能自我更新的人就产生了一种圆滑心理――只顾各方面敷衍讨好而不负责任的心理。例如,一些人,众人面前和背地里两个样;说话、写文章和实际为人两个样;一次次获得赞誉和荣誉,却出人意料地做出了有违道德和法纪的事――这种“两面人现象”,其实是圆滑心理在作祟。

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无奈和挣扎高度统一的典型。阿Q.是无奈的,集陌生感、疏离感、冲突感于一身:在他生存的环境中,他是所有人欺凌、耍弄的对象,没有人关心他或被他所关心,就连王胡、小D.这样一些地位低下的人也常与他发生冲突。阿Q.又是在无奈中竭力挣扎的人,集玩世心理、团伙心理、圆滑心理于一身:游荡、醉酒、赌博、偷窃的事他都干;时常进城去寻他的“老偷友”一道行窃;与人争斗时,先估量一下对手,能打则打,能骂则骂,不能打骂则改为怒目相视。在当今时代,我们如果不能自我更新,则与阿Q.相去不远矣!

7.下列关于一些人“玩世不恭”的心理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先由于他们不能自我更新,面对由大量“异质人”组成的世界产生一种陌生感。

B.然后,这种陌生感使他们不明白怎样才能被社会认可,以致产生过度焦虑的心理。

C.于是,在这种过度焦虑的直接支配下,许多人就产生了“游戏人生”的心态,即“玩世不恭”。

D.这种玩世不恭的心理是以不能自我更新为其原因,以主导价值观念的失落为本质特点的。

8.下列叙述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的一项是

A.“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

B.人如果懂得自我更新,即使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了疏离感也不可怕。

C.难以归属,难以获得爱与被爱的机会,这是每一个人难免会产生的痛苦。

D.应当鼓励人们参加或组织某一小群体,以便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

9.第三段举出“两面人”的现象是为了说明

A.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目标。

B.不能自我更新的人也会力避冲突,争取和谐。

C.这种只顾各方面敷衍讨好而不负责任的心理也是不得已的。

D.做出这种有违道德和法纪的事是一种圆滑心理造成的。

10.下列根据原文所作的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陌生感、疏离感、冲突感,人们往往会产生玩世心理、团伙心理、圆滑心理。

B.鲁迅笔下的阿Q.是无奈和挣扎高度统一的典型,对于今天仍具有普遍意义。

C.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出于“归属与爱的需要”,不妨来点阿Q.精神。

D.我们在当今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如果要避免做阿Q.,就应该学会自我更新。

7.C(不是“过度焦虑的直接支配”,而是为了避免这种过度焦虑,而产生了“游戏人生”的心态)

8.A(B.原文是说“不能自我更新的人”,会“在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疏离感;C.原文是说“他们难以归属于某一群体或某一类别,难以在某一群体或类别中获得爱与被爱的机会”,应当“避免产生这种痛苦”;D.原文是摆出“为了避免产生这种痛苦,他们就会参加或组织某一小群体,以便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现象,而不是“鼓励”)

9.D(要自始至终扣住举例的目的,注意原文“出人意料地做出了有违道德和法纪的事――这种‘两面人现象’,其实是圆滑心理在作祟”。 A.是为引出下文的,不是举例的目的;B.最易误选,要特别注意“不能自我更新的人”是为了“力避冲突,争取和谐”才去做“两面人”,是那些“不能自我更新的人”的目的,而不是举例的目的;C.说这种只顾各方面敷衍讨好而不负责任的心理属于“不得已”不是原文中的信息,更不是举例的目的)

10.C(全文从反面阐述自我更新的重要性,主张避免阿Q精神。A.将第四段对应前三段结合起来考虑;B.注意第四段开头和阿Q的典型意义;D.联系全文思考结尾一句话)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这个时候,我喜欢登上老房子, ,面对隐约的地平线, ,我就会听到房子里有人走动的声音,我就会感受到幸福,幸福真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受。①面对温暖的炊烟,面对鳞次栉比的屋脊②面对鳞次栉比的屋脊,面对温暖的炊烟③还有散布在空气里的恬淡的麦香④还有散布在空气里的麦香的恬淡

A:① ③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针对一些贫困地区超标准兴建办公楼、超能力举办大型节庆活动等问题突出,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贫困地区铺张浪费之风。 B:株洲大道建成通车,将推动株洲城市扩容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加快株洲高新区栗雨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从而推进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C:《四郎探母》一出戏中,杨四郎家人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铁镜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异乡对于儿女来说已是故乡,而四郎对母亲的思念则无法遏止。 D:当年,他作为国民小学学生,作为市立中学学生,甚至作为商学院学生,就早已在这张写字台上写作业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继神舟5号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 后,神舟6号托举中国航天员又一次叩访太空,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 新阶段。② 本月14日,15天的上诉期限已到,台湾原住民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诉讼案的原告与被告均未提出上诉,大阪高等法院作出的“参拜违宪”判决成为本案的终审判决。③《牡丹亭・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曲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是历来 的名曲, 可与唐诗宋词的名作媲美。

A:①梦想/试验 ②截至/控告 ③传诵/简直 B:①梦幻/实验 ②截止/控诉 ③传诵/直至 C:①梦想/试验 ②截止/控告 ③传颂/直至 D:①梦幻/实验 ②截至/控诉 ③传颂/简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