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验之事,合契若神 B: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权知意,执肃手曰 为惑也,终不解矣。 C:顺流东也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D: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冰,水为之,而寒水 虽才高世,而无骄尚之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解〗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虞人:掌管山泽打猎的官。③焉:何必。④罢:停止,取消。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是日,饮酒乐,天雨。

12. 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往,身自罢之 太丘舍去,去后至。

B.公将焉? 见藐小物必细察其纹理

C.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神龟寿,犹有竟时

D.魏是乎始强 余尝土墙凹凸处

13. “魏于是乎始强”,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魏国强大的原因。(2分)

11. 这天,他喝酒喝得高兴,天下起大雨。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重点词“是”“雨”翻译正确且语句通顺得2分。重点词语的解释错一个扣1分,扣完2分为止。

12. C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

13. 魏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国君魏文侯信守承诺,即使对一个小小的山泽小官,也绝不食言。诚信是立国和为人的根本。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6分)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罢:停止、取消。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2分)

(1)文侯与虞人猎:期:( ) (2)日:是:( )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天又雨,公将焉之?

15.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2分)

[4f3ff48966e52e55.gif][2f9c5541e6e1cc07.gif]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做1一3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文侯与虞人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天又雨,公将焉之?

3.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约定  ②这

2.天又下着雨,您要准备到哪里去呢?

3.做人要诚信、守时等。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1.下面句中的“期”与“文侯与虞人期猎”中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造饮辄尽,在必醉B.道不通,度已失

C.日中,过中不至D.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2)乃往,身自罢之。

3.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1. C

2. (1)今天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2)(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打猎的约定。

3.饮酒乐,天又雨。文侯是一个守信用的国君。

10.下列句子中横线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验之事,合契若神 B: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权知意,执肃手曰 为惑也,终不解矣。 C:顺流东也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D: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冰,水为之,而寒水 虽才高世,而无骄尚之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 ②抟扶摇上者九万里 B:①骊山北构西折,直走咸阳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 C: ①背负青天而莫夭阏者, ②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D: 、①“某所,母立于兹。” ②时则不至,控于地而已矣,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个选项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石”“块”“砾”作省略主语“秦人”的谓语,名词用作动词:“视为铛”“视为石”“视为块”“视为砾”) B: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C:未云何龙(名词“龙”“虹”,受状语“何”修辞,用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 D: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名词用作动词,歌唱)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①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②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③ 。④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⑤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⑥ ;余音袅袅,⑦ 。⑧ ,泣孤舟之嫠妇。

清风徐来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凌万顷之茫然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望美人兮天一方/如泣如诉 / 不绝如缕 / 舞幽壑之潜蛟


解析: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⑴①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⑵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做答。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

。(苏轼《赤壁赋》)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李密《陈情表》)

⑴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⑵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做答。

③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李密《陈情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