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神彩 雀跃 和衷共济 额手称庆 B:端详 愚腐 坐壁上观 甘之如饴 C:耽搁 沉湎 瞠目结舌 理屈词穷 D:精辟 部置 走投无路 弊帚自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种原始的运输工具――骡子和马,最近出现在现代化都市深圳的建设工地上。
深圳市的一项供电工程,需要在海拔300多米的山上作业。如果按常规施工,就必须先用机械劈山修路,再运输材料上山。这样不仅会拉长工期,而且势必破坏山体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于是深圳人请来了广西的骡子和矮马,将一筐筐石料驮上山顶,既省却了筑路的工期,又保护了生态。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恐怕绝不仅仅在环境和金钱上。现代化的建设工程采用原始的运输方式,看起来不可思议,甚至是一种倒退,但是它行之有效,在保护环境和避免无谓的工程(比如没有必要在一个不必修路的地方修路)时,它却可能是一个先进的方法。应该说,这种既切合实际而又别出心裁的举措,对我们极有启发。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发表见解。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将下面一段文字画线的部分用“/”断句。(5分)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 寸 之 肤 不 爱 焉则 无 尺 寸 之 肤 不 养 也 所 以 考 其 善 不 善 者 岂 有 他 哉 于 己 取 之而 已 矣 体 有 贵 贱 有 大小 无 以 小 害 大 无 以 贱 害 贵 养 其 小 者 为小 人 养 其 大 者 为 大 人。今有场师,舍其梧,养其棘,则为贱场师焉。”
《孟子・告子上》
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下面一段文字画线部分的句序不当,请作调整。要求调整后不仅句序合理,而且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6分)
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传播历史文明也要靠书籍。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部好书,引导人们健康成长,而且能帮助人养成优美的品德和情操,给人以知识;然而,也毋庸讳言,一些内容不健康甚至反动的书读了只能使人精神颓废。受到毒害,因此,读书必须有所选择。
修改为:
书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智慧要靠书籍来交流,历史文明也靠书籍来传播。一部好书给人以知识,而且能帮助人养成优美的品德和情操,引导人们健康成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从一个微笑开始 刘心武
⑴又是一年春柳绿。
⑵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⑶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迎上前!
⑷一些固有的格局被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⑸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⑹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⑺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⑻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⑼微笑毋庸学习,生而俱全,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⑽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选自《开发心大陆》,吉林人民出版社)
14.文章第⑴段“又是一年春柳绿”中为何用“柳”而不用“草”?(4分)
答:
15. 赏析第⑹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6分)
答:
16.联系全文,分三点说说怎样才能“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6分)
答:①
②
③
1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本文是一剂调适心灵的良药,号召大家从一个微笑开始,坦然地面对世界、社会和自己。
B.本文采用象征手法,用了如《白杨礼赞》―样托物言志的手法。
C.这篇文章和一首歌的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有异曲同工之妙。
D.作者认为,只要微笑就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
E.本文在语言运用上很有创造力,就内容而言,也做到了条分缕析,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14. (4分)
①(2分)柳使人想到“柳丝”,与文中“丝丝忧郁”切合;
②(2分)与下文“问依依垂柳,怎么办?”前后照应,且自然引出下文。
15. (6分,修辞手法各1分,作用各2分)
①(3分)运用排比增强语势,强化了微笑对于自己和他人、个体与群体的意义;
②(3分)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微笑的作用。
16. (6分,意思对即可)
①(2分)学会微笑,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②(2分)带着心中的微笑,沉着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不愉快;
③(2分)采取措施,把丢失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重新捡拾回来。
17. AC(B中“托物言志”错;D“只要……就……”错;E本文不是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错)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 ,何不改此度?《离骚》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③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④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⑤民为贵,___________________,君为轻。(《孟子》)
⑥文章合为时而著,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①不抚壮而弃秽兮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别有幽愁暗恨生 ④ 不悱不发
⑤社稷次之 ⑥歌诗合为事而作
阅读下面的诗和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①这两首诗词运用了何种相同的艺术手法?两首诗词中的梅花形象有什么共同点?(4分)
②南宋人李壁评王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外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4分)
①(4分)示例:两首词都运用了烘托(或映衬、衬托)的艺术手法。(2分)
梅花形象共同点:不畏恶劣环境,香气四溢,孤芳高洁。(2分,意思对即可)
②(4分)示例:不同意。(1分)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3分,意思对即可)
如答“同意”,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8.C。疏,奏疏,奏本,名词。
9. B。
10.D。吕余庆罢为尚书左丞在前,且“李、赵无事”无据。
11.(9分,每小题3分)
① 译文:又有一位建立了功业应当升官的人,皇帝(因为)向来厌恶他,不授予他应得的官职(不同意)。( “迁”、“素”、“与”各1分)
② 译文:惩处赏赐是国家的惩处和赏赐,不是陛下一人的惩处和赏赐,难道能够因个人的喜怒而独断吗?(判断句、“以、”“专”各1分)
③译文:赵普(他)遭到世人许多毁谤和责怪,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谤”“咎”“殆”各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①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日前批准了一种治疗帕金森氏症的“大脑定速器”技术,这一无痛型疗法通过在病人大脑中植入微型装置,把精密控制的电激脉冲传递到大脑深层结构的目标区域以控制患者的震颤,帮助恢复正常行动能力。
②“大脑定速器”技术由总部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美敦力公司开发,被美国神经医学界认为是近30多年来帕金森氏症治疗研究中最重要的进展。作为帕金森氏症药物治疗的补充手段,“大脑定速器”的治疗对象是10多万病情严重、不能靠药物彻底控制症状的患者。
③帕金森氏症的起因尚不清楚,但其症状源于制造多巴胺的大脑细胞等神经细胞的退化。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信号传输物质,它使与运动控制有关的大脑细胞能够相互交流。在人类大脑的深层,存在丘脑下核与苍白球两个生理结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丘脑下核与苍白球会变得活动亢进,“大脑定速器”的作用是依靠电流刺激来控制大脑深层结构中的紊乱神经细胞网。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18个医学中心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大脑定速器”显著改善了帕金森症重症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和灵活性,而这一效果是仅靠药物所不能达到的。
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学专家马克斯说,“大脑定速器”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帕金森氏症的有效途径。此前帕金森氏症患者所依赖的是左旋多巴等暂时对病人起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有很多副作用。
⑤美敦力公司开发的这种颤抖控制疗法已经率先在加拿大、欧洲和澳大利亚使用。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5万帕金森氏症病人植入了“大脑定速器”。
4.下列对“大脑定速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大脑定速器是把微型装置植入大脑以控制帕金森氏症患者震颤的无痛型疗法。
B.大脑定速器是植入大脑深层结构的以精密控制的电激脉冲治疗帕金森氏症的微型装置。
C.大脑定速器是植入大脑的能够传递精密控制的电激脉冲到大脑有关部位以控制帕金森氏症患者震颤的微型装置。
D.大脑定速器是能够产生精密控制的电激脉冲从而无痛治疗帕金森氏症的微型装置。
5.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说来,仅依靠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控制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状。
B.对于病情严重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已没有效果。
C.植入大脑定速器作为辅助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帕金森氏症药物在重病者身上的作用。
D.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大脑定速器技术,对控制帕金森氏症重症患者的症状可收到显著效果。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美国批准使用大脑定速器技术之后,加拿大、欧洲和澳大利亚也将这项技术用于临床。
B.大脑定速器针对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丘脑下核与苍白球会变得活动亢进的情况而设计。
C.大脑定速器可以通过电流刺激改善帕金森氏症重症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和灵活性。
D.大脑定速器得到了美国神经医学界的认可,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帕金森氏症的有效途径。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帕金森氏症的起因尚不清楚,因而大脑定速器缺乏充分的科学根据,需要进一步研究。
B.药物治疗帕金森氏症有很多副作用,使用大脑定速器将不会出现副作用。
C.大脑定速器可以彻底控制病情严重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症状,人类可望从此根治帕金森氏症。
D.作为帕金森氏症药物治疗的补充手段,大脑定速器不能取代药物治疗,帕金森氏症的治疗研究任重道远。
4.C。(大脑定速器是一种微型装置,而非无痛型疗法,故A错;植入的位置不是“大脑深层结构”故B错;大脑定速器还须“传递”精密控制的电激脉冲到大脑有关部位才能达到治疗效果。故D错。)
5.D。(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控制的是重症患者的症状,故A错;大脑定速器是药物治疗的补充手段,“药物治疗已没有效果”无据,故B错;大脑定速器并非为充分发挥药物作用而使用,而是“补充手段”,故C错。)
6.A。(加拿大等国早已使用该技术,美国仅在“日前”方批准。见第一段)。
7. D。(联系第③段可知,A项因果关系不能成立,故A错;一方有副作用,不能推知另一方无副作用,故B错;大脑定速器仅是“补充手段”“有效途径”,“根治”无据,故C错。)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