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的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4分)

如果你是大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何必为一朵浪花的消逝伤心(或: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   如果你是果树(或:如果你是种子) 每句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21分)

听雨的奢侈

林如求

近日夜雨,雨水顺着防盗网上的铁皮一层淌下一层,响声随着雨势,时骤时疏,时轻时重,朦胧之中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

就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样,古时的雨与今时的雨自然无太大的区别,今时的雨点拍打树叶、细润花草、敲击河滩、筛落水面的声音与古时也绝无二致,所不同的只是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例如。同样是春雨。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高兴地放声高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晚唐的李建勋对春雨的感受就要复杂得多:“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春雨所引发的是诗人对过往岁月的一种深情的怀念和咀嚼。南宋词人蒋捷写的那首《虞美人・听雨》对雨从感怀到慨叹,更是把人生的悲凉况味传达至今,简直痛入心髓。

我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山河破碎、家破人亡那样凄风苦雨的日子,自然也就没有如古人那般“秋来叶上无情雨,白了人头是此声”,对雨声会那么的百感交集和痛彻心髓,可在物质生活匮乏和丰裕时的感受却迥然不同。

回想小时住在乡下,最恼的就是雨天。雷鸣电闪风狂雨骤,令我惶恐万分。因此,每逢雷雨夜,我常龟缩在被窝里,以幼稚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神经,带着惊恐惶惑,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即令是和风细雨,我也不大喜欢。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好长一段路程。那时,家里穷,没有雨伞,只有一个锅盖大的大竹笠,以它遮阳尚可,遮雨则只遮个头脸,衣裤难免要淋湿。冬春时节,没有雨鞋的我雨天赤脚踩在凉冰冰的地上,更难受!所以那时夜半听到嗒嗒的雨声,在我绝不是一首抒情诗,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涩的无奈。

长大以后,我读了许多书,特别是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起来,渐渐地喜欢起雨来了,不仅喜欢和风细雨,而且更喜欢狂风骤雨。因为此时在我看来,只有雨,没有雷电,也就缺乏了震撼心灵的力度。别的无庸赘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要是只有狂风骤雨,而无雷鸣电闪,恐怕屈原就写不出那奇谲瑰丽的杰作《天问》。正是大自然的雷电风雨触动了大诗人心灵深处的冤屈、激愤、忧虑、沉痛、苦闷、彷徨、坚贞、无畏……才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杰作。由此我也悟出了后世许多大文学家如莎士比亚、巴金、曹禺等所以喜欢写雷写电写风写雨的真谛。

身居闹市多年,已经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除了台风登陆,也少见那种狂风拔树的骤雨和暴雨;水泥屋顶也使夜雨没了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因此每逢下雨,我常会因此生出一种遗憾。但我还是喜欢雨,不论是“细声巧作蝇触纸”,还是“大声铿若山落泉”,自是一种难逢的天籁,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对当今污染严重,整日笼罩在电视卡拉OK歌吟声和汽车摩托喧嚣声中的城市人来说,不啻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那雨声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轻轻地搓揉着你的心,消去你因忙忙碌碌争名夺利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你回归大自然的亲情,找回你那颗失落的平常心,带给你一份平和的心态,让你变得更加青春妩媚、安详可人,从此迈向生命的圆满。因此,每当久晴不雨时,我就特别盼望着下雨。这时,不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而此时的闪电犹如闪烁变幻的舞台灯光,隆隆的雷声自然就是高亢激越的黄钟大吕了……

如是,我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你也就不会觉得无稽和过分了吧?

18.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听雨的感受。(6分)

答:

19.从全文看,作者举杜甫、李建勋、蒋捷的例子,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分别起什么作用?(6分)

答:

20.作者为什么把听雨说成是“一场难得的奢侈”?(6分)

答:

21.“听到那呼呼的风声,就好像在倾听大幕揭开的前奏;听到那嗒嗒的雨声,仿佛是在欣赏一首大自然的赞美诗”请鉴赏这段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色。(3分)

18.①小时候(或物质生活匮乏时),雨是一种湿漉漉的难受和一层苦涩的无奈。

②长大后(或物质生活丰裕时),听雨是一种心灵的震撼。

③如今,身居闹市,听雨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或答“如今听雨陡生一种静谧、和谐、悠远的情感。”)

19.内容上①强调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②丰富了雨(或雨声)的文化内涵。

结构上:①引出下文“我”对雨的好恶,为写对雨的不同感受作铺垫。

20.说“难得”是因为:客观上,身居闹市,难得再见山村那种雷鸣电闪的豪雨,水泥层顶使雨声少了美的韵致。主观上,城市的污染和喧嚣,使人们郁闷烦乱,疲惫冷漠,少了平和安详,回归自然的心境(或答“使人们很难平心静气地倾听雨声”也可),说“奢侈”是因为有一种热情而又平和的心态,就可以尽情享受雨声带来的美妙情思。(意思对即可)

21.用比喻的手法,把“风声”比作 “大幕揭开的前奏”,把“雨声”比作“大自然的赞美诗,新颖生动传神,表达作者对雨的赞美之情。”

11.B(通“餍”,饱。)

12.A(A表修饰,  B代词,代指武王伐纣,“以暴易暴”的行 为;表祈使语气,C词尾;“……的样子”;兼词,于之。D副词,将要;连词,尚且)

13.D(②是伯夷、叔齐仰慕西伯昌仁爱;③写武王的”不义”行为。)

14.B(反证“天道不公”,未“与”善人)

15.(见翻译)

附文言文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将王位禅让给叔齐,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为王。这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擅长让老人得到充分的照顾,心想:“何不去归附他呢?”等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武王车栽着灵牌,说是奉了文王的遗命,东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便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安葬,却要发动军队打仗,能说是孝子吗?做臣子的要去弑杀国君,能说是仁者吗?”武王左右的人想要杀掉他们,太公说:“这是有气节的人。”于是把他们搀扶开去。等到武王平定殷纣的暴乱以后,天下都归附周朝了,而伯夷、叔齐却以做周的臣民为耻,为了坚守节义,便不吃周的米粮,隐居在首阳山,采些山菜来充饥。等到饿得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个西山啊,去采些薇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哩!神农、虞、夏的时代已很快地过去了,叫我到哪里去好呢?唉!我将死了,命运真是衰薄啊!”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依这样看来,伯夷、叔齐是怨恨呢,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亲疏的,只是常常帮助好人。”而像伯夷、叔齐可以称得上是好人了!难道不是吗?这样地聚积仁德、修养品行,竟然饿死了!再说七十二位贤人里,孔子特别赞美颜回好学,可是颜回常常闹穷,连最粗糙的食物都吃不饱,而最后早死了。上天对于好人的报偿,怎么是如此的呢?盗跖常常杀死无辜的人,烤人肉来吃,放纵暴戾,聚集朋党几千人横行天下,反而能够长寿以终。这又是依循何种德行的啊!这些都是很显明的例子了,像到了近代,行为不循法度,专作犯法坏事的,却能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丰厚,几代不断。而有的人居住都要选择地方,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不走歪门邪道,不是公正的事不奋发去做,然而遭遇灾祸的,简直数也数不清、我实在觉得很迷惑,倘若这就叫做天道的话,那么,天道到底是对呢,还是错的呢?

孔子说:“志向不同的人,不能在一起共同谋划。”也只好各自遵从自己的意志去做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一)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的魅力就是的生命力。因为能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并能感动和影响人,发挥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古典诗词包括格律诗词等我国传统诗歌,能够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成为民族文化宝藏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原因正在于

(二)格律诗词和其他古诗的强大生命力首先来自民族语言。他充分发挥了汉语的长处,具有鲜明的汉语特色。我们日常生活用语就很有韵味,有时同样一句话,可以说得抑扬顿挫,音韵铿锵,也可以说得佶屈聱牙。比如说“海南春早”,听起来非常悦耳;如果换成“春到宝岛早”,仅从声韵来说,就反映不出汉语的长处和特色。“海南春早”是四声四韵,两平两仄,而“春到宝岛早”是三声两韵,一平四仄,后四个不仅同一韵母,而且都是仄韵,缺乏音乐感和节奏感,与前者比就相去甚远了。

(三)汉语日常用语中稍加锤炼就具有诗意的例子是很多的。__同志是伟大诗人,又是语言大师。他的许多思想,就是运用汉语这一特点,高度概括成诗一样的语言而益加增添其光彩。比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等,都用极其精炼的韵语,表达了光辉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到古典诗词同民族语言的关系。可以说,诗词正是运用了汉语的这个特点,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四)格律诗词和其他古诗的强大生命力来源于人民群众。它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清人沈德潜选编的《古诗源》的第一二首就是民歌童谣。诗歌源于人民,最早最大量的诗人是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这是沈德潜都承认的。而且他认为“韵语”就是诗之源,或者说就是最早的诗。风雅、杨柳枝、竹枝以及山歌童谣,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成了古典诗歌产生发展的基础,成了诗人词客吸收营养的重要源泉。这又是古典诗词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看不到这一点,对诗词的生命力就会估计不足,甚至抱不正确的态度。这对我国诗歌运动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所以,__同志指出新诗要借鉴于古典诗词和民歌。

(五)格律诗词和其他古典诗词的强大生命力,还由于它经过前人精雕细琢,付出了巨大的创造性劳动而臻于上层。璞玉要经过高超的艺术加工才能成为无上珍品,诗词也如此。南朝梁氏沈约撰写了《四声谱》,使声韵学有了一个大发展。此后众多诗人把四声用到诗词上,并使之规范化。这样陈隋以前的古体诗便逐步向格律诗发展。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我国古典诗词,完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形式的创造,格律严谨,音韵锵锵,用字凝练,意味深长,成了艺术瑰宝。它不仅流传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而且超越国界,影响着亚洲东部,在世界诗坛也占有重要位置。

7.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划横线的两个“它”字指代的是文学艺术形式。

B.第一段末划横线的“此”字指代的是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并能感动和影响人,发挥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

C.第二段鲜明的汉语特色指的是四声分明,抑扬顿挫,音韵铿锵。

D.从第二段可知,汉字有四声,并不意味着汉语就必然有音韵,还需要运用音韵知识加以组织。

8.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引用毛__的话是为了证明汉语日常用语稍加锤炼就具有诗意,从而说明古典诗词是植根于汉民族语言特点的。

B.文段是从哲学方面、军事方面、经济方面、学术文艺方面引用毛__的语言作例 子的,体现出举例的技巧。

C.古典诗词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最早最大量的诗人是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

D.第四段再次引用毛__的话是为了证明:古典诗词和民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9.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隋以前的古体诗向格律诗发展的前提是包括四声在内的音韵学的发展,南朝梁氏沈约撰写的《四声谱》具有重要意义。

B.沈约撰写的《四声谱》,使声韵学有了一个大发展,并运用到诗词上,到唐朝终于创造了格律诗这种艺术形式。

C.格律诗是由古体诗发展而来的,所以格律诗比古体诗更高级,古体诗就逐渐退出了诗歌的形式。

D.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是格律严谨,音韵铿锵,运字凝练,意味深长。

10.不属于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国古典诗词来自民族语言,并充分发挥了汉语的长处,具有鲜明的汉语特色。

B.我国古典诗词源于人民群众,它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

C.我国古典诗词经过前人精雕细琢,付出了巨大的创造性劳动而臻于上层。

D.我国古典诗词源于人民,最早最大量的诗人是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

7、A 8、C  9.C 10.D

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 ①这时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②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③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一样 ④下面林带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⑤潜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 ⑥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

A:④①⑤②③⑥ B:③⑥④①②⑤ C:①②⑤③⑥④ D:⑥④⑤②③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主题,使得金庸的小说具有大气、深沉。 B:新千年到来后,互发短信的沟通方式成了人际交流的新宠,而且正以极快的速度风行开来。 C:把孩子逐出校门,实质上等于剥夺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把他们变成社会的边缘人甚至可能一辈子进不了主流社会。 D:尽管我怎么发问,怎么催促他指出我可能存在的错误,可是他还是闭口不开。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我校成绩较为理想, 与上届持平。 ②去 不去北京?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 ③今天在书店 发现了我寻找近半年的《悲惨世界》,真是喜出望外。

A:大致 还是 偶然 B:大致 或者 偶然 C:大概 还是 偶尔 D:大概 或者 偶尔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yǔ)弊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zhǒng)。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婉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B:这些舶来品虽小,然而在她们身上蕴含着的文化内涵却不可小觑(qù),这也是世界文明相互传播中一个饶(ráo)有兴味的话题。 C:周家在年三十晚上赶走侍萍,强(qiáng)迫留下长子,让她带走刚出生三天而病得奄(yǎn)奄一息的次子。侍萍走头无路,跳河自尽。 D:你到那边的紫杉树底下直躺下来,把你的耳朵帖着中空的地面,地下挖了许多墓穴 (xuè),土是松的,要是有踉跄(qiàng)的脚步走到坟地上来,你准听得见。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春景桃花,夏日红莲,是静态的风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动态的风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大自然造就的风景;独钓寒江,同醉琊是人造就的风景。我们生活在风景中,我们也成为风景的构成者。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⑥不得抄袭

为下面的消息拟一个简洁而有文采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3分)

黄山俗称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但山峰的确切高度一直没有定论。1月25日前完成的“黄山风景区航测数字化测图及入库数据制作测绘工程”项目,精确测出黄山有88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最高峰莲花峰新测定的海拔高度为1864.7米,相比过去“长高”了0.7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山群峰测“身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