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龙 涎 香
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它与麝香的香韵一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既含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异香气。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拟的,要比麝香长一倍,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历史上流传有龙涎香“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据说在英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呢?《星槎胜揽》中记载:“龙涎屿,独然南立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胶脂,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龙涎香是“龙之唾液”。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后经反复研究,海洋生物学家才真正解开了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原来,它源于抹香鲸的体内。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锁管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香鲸的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内排出的话,势必割伤肠道,于是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抹香鲸慢慢地适应了这种“饮食”习惯,它的胆囊能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再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体外,有的抹香鲸也会通过呕吐排出。稀世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奇臭无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空气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减,然后淡香出现,逐渐变得浓烈;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选自《中国青年》2005年第20期)
7.下列对龙涎香的介绍,准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因其香气独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和麝香的香韵一样.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有一种特别的甜气和难以形容的奇异香气,它含有麝香的气息,又带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较浓的混合香气。
C.龙诞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拟的,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气数百年之久。英国的旧王室中一间涂有龙涎香的房子历经百年仍香飘四溢,就是一个真实的例证。
D.刚刚诞生的龙涎香是浅黑色,无香气可言,而且奇臭无比,它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和漫长的时间,香气才逐渐散发出来,最后成为香料中的珍品。
8.下列对龙涎香的来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星槎胜揽》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龙涎香,它是“龙的涎水”积久而成的。这种说法虽然不科学,但对海洋生物学家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星槎胜揽》中的有关记载对龙涎香的来源作了生动的描述,给神奇的龙涎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反映了我们的前人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体内,被抹香鲸吞吃的章鱼类动物体内有坚硬的“角喙”,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鲸胃内存积下来,它们是形成龙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鲸排出被胆固醇包裹的“角喙”有两条途径:一是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二是通过呕吐排出。“角喙”被排出后,芳香袭人的稀世香料龙涎香就诞生了。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修”成上品,需要许多条件,如海波的摩挲,阳光的照射,空气的催化,海水的浸泡等。因此可以说,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白色的龙涎香是龙涎香中的上品,因此鉴定龙涎香的纯度和品质,从色泽上进行观察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龙涎香来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因此这种罕见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贵,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D.龙涎香的持久性虽然很强,但历史上流传的龙涎香可“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不过是夸张的说法而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7.D(A它后加“几乎” B“较浓”不合文意 英国前加“据说”)
8.B(A参考价值一说不合文意 C“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不合文意 D“角喙”则排出毒并无香)
9.C(植物香料说法错误)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写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 。(2)水击石溅, 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音符。① 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② 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③ 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④ 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B: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C: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D: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应运而生,它们是传播惯用语的媒介。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环境污染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② 李秀英在日本法庭一审胜诉,是一次突破,也是对正义的 。③ 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双方保持克制态度。④ 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脱离现实,浪费财力,群众 没受益, 加重了负担。
A:制约 伸张 督促 不仅/反而 B:限制 声张 敦促 不但/而且 C:制约 伸张 敦促 不仅/反而 D:限制 声张 督促 不但/而且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荟萃 陷阱 既往不咎 B:谰言 贸然 装桢 人才辈出 C:寒喧 毗邻 晦涩 声名雀起 D:辐射 座落 脉膊 针砭时弊
请以“行走”为话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④不得抄袭。
根据下面的文字给“社会福利”下一个定义(不超过25个字,4分)
这里所讲的“社会福利”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的。社会福利是指采取一定的社会措施,包括增加就业机会,保障劳动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提供医疗保健、提供社会服务、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等等,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这样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
答:
社会福利是改善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措施。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请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
(2)古人写诗讲究“练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2)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也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其他言之成理即可)

8. D解析:掠:拷打
9. C解析: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转折。其余三组意义和用法相同:A,以:用。介词。B为:替,给。介词。 D于:在。介词。
10.B(原文是说,恰好府中有案卷将要用来定罪量刑,唐震极力辫说其中的错误,潜发争论不过他,就把那事上呈刑部,最后刑部认为唐震的意见是正确的。
11.(1)小吏们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办事十分尽力,救活的饥民不计其数。(大意对1分。关键处:第一句是被动句,“无算”是不计其数的意思。这两处对各1分)(3分)
(2)拿这事来诘问孩子的父亲,回答跟当初一样,唐震就叫出他的儿子让他看,案件于是得以纠正。(大意对1分。关键处:“诘”指追问,审问。“对”是回答。“狱”指案件。“直”是纠、__的意思。这四处各0.5分。)
(3)城中百姓的命运都跟我连在一起,我如果听从你的话得以不死,城中百姓却死了,我有什么脸面活着呢?(大意对2分。关键处:“系”指关联、连;“从”是听从之意。这两处对各1分。)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