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母亲在全家聚餐时,将一套非常珍贵的细瓷餐具摆上了桌面。

邻居说:“这么有价值的瓷器怎么能随便摆出来使用呢?万一磕出个碴来,那就……”

母亲说:“餐具的碰缺与用餐过程的快乐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更何况每一个碴都有来历呢!”

下面的一段文字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3分)

像这些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我们的人,每年总想做点独创性的工作。不但我们自己,而且希望青年人也都能发挥创造素质。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这是我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科学家要想发挥独创性,干点出色的工作确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在长期研究生活中,能做到这点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

(1) 处: 原句 修改为:

(2) 处: 原句 修改为:

(3) 处: 原句 修改为:

“像这些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我们的人”改为“像我们这些从事科学研究和教育的的人”  “而且希望青年人也都能发挥创造素质”改为“而且希望青年人也都能发挥创造精神” “所以”改为“但是”或者“然而”

请根据下面材料,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在1月25日于新德里举行的海啸专家会议上,科学家认为,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属植物可以有效地减轻海啸的灾难程度。与会科学家认为,红树林和木麻属的树木可以起到生物“盾牌”的作用,减缓海浪的速度,同时还可以保护海岸地区减轻遭受飓风、海岸暴雨袭击的程度。此外,科学家认为,这些树木还可以帮助当地居民获得木材和其他原料。科学家正在考虑帮助印度海岸地区的渔民建立生态村。

在海岸地区种植红树林和木麻属植物可减轻海啸危害。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5―18题。

逃 离 郭静娟

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如水长。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的__,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__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间,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人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像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了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5.联系全文看,“逃离”的含义是什么? (4分)

16.作者在文中写了几次的“逃离”,请依次概括出每次的经过及结果。

17.文章第一段描写的树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以“逃离”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活中的几次“逃离”,说明了“与其逃离,不如归来”的道理。

B.文章引用米兰・昆德拉小说《玩笑》中的话,是为了说明生活的本质:遥想它是美的,置身其中却会有诸多的不满。

C.“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们在生活中的尴尬与无奈。

D.王维的诗《竹里馆》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消极遁世的懦弱的诗人形象。

E.“生活的网无处不在”,文意在末尾告诉人们: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要用心去感悟。

15.(4分)摆脱世俗的羁绊和喧嚣,获得理想的快乐、自由和幸福。

16.(4分)①逃离学校生活走上社会,结果快乐只是短暂的。②不断改变现实环境,结果处处都一样。③以旅行调剂生活,结果兴味盎然而去,失落而回。

17.(4分)①拙朴而奇异,勇敢地承受刺痛和寂寞。 ②A.引发思考,领起下文;B.为末尾的感悟作铺垫。

18.(4分)B、D (B只是生活的一个表象而不是本质;D是一个面对孤独却能自得其乐的敢于逃离者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6分)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3.词的上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上阙的内容进行分析。(3分)

14.词的下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下阙内容分析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3分)

13.上阙写尽了作者的凄惋之情。“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故国旧地,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14.下阙运用了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作者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此句运用味觉来写愁:这里的味道不是普通的酸甜苦辣,而是一种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深的感觉;舌品不得,心感方知。作者不是将“愁”诉诸人们的味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请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0.5分)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③小山重叠金明灭, 。 (温庭筠《pú sà 蛮》)

,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⑤亦余心之所善兮, 。 (《楚辞・离骚》)

,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⑦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⑨常用来表示只要情投意合的人,虽远在天边也如同在近前一样的两句唐诗是:

⑩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不少描写乐曲声的句子,写出两句:

(1)曲径通幽处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鬓云欲度香腮雪

(4)钟鼓馔玉不足贵 (5)虽九死其犹未悔 (6)近乡情更怯

(7)俯察品类之盛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每小题2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2)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①马因得了肥胖病死了,要臣子们给马治丧,想用棺椁盛殓,依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

②那三晋的军队素来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被称为胆小鬼,善于作战的人要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用“/”为下面的文言语句断句。(全部正确得1分,错一处就不得分)(1分)

魏 将庞 涓 闻 之 去 韩而 归 齐 军 既 已 过 而 西 矣

魏 将 庞 涓 闻 之/去 韩 而 归/齐 军 既 已 过 而 西 矣

5.B(勉励)  

6.A才(B①连词,表承接关系②代词,你的 C①来②因 D①于是、就②沿袭)

7.C(表明景帝对周亚夫已经极度不满)

参考译文:   孝景帝三年,吴国、楚国__。周亚夫以中尉身份任太尉,(领兵)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亚夫命令军队)加固营垒,坚守不出,同时派弓高侯等人率领轻装的骑兵__断了吴楚叛军后面的粮道。吴楚叛军缺少粮食,吃不饱,想退兵,多次挑战,亚夫始终坚守不出。吴楚叛军饿得厉害就撤退了。亚夫就派精锐的__追击,把吴王刘濞打得大败。吴王刘濞丢下了他的__,和几千壮士逃走。汉朝悬赏千金来捉拿吴王。一个多月后,越人砍下吴王的头来报告。亚夫一共同叛军攻守三个月,就把吴楚叛军击败,平息了叛乱。到这时,众将领才认为太尉的计谋是对的。

亚夫回到朝廷以后,升为丞相,景帝十分看重他。皇上要废除栗太子,亚夫为这事坚持同皇上争执,但最终未能说服皇上。皇上因此疏远了他。

窦太后说:“皇后的哥哥王信可以封侯。”皇上辞让说:“王信恐怕不能封侯吧。”窦太后说:“皇上赶快封王信为侯!”皇上说:“请让我同丞相商量这事。”亚夫说:“高帝约定‘不是刘氏宗室的人不能封王,不是有功的人不能封侯。不按照约定。天下人一起攻击他’。现在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哥哥,无功,封他为侯,不符合高帝的约定。”皇上默然,这件事便作罢了。

后来,匈奴王徐卢等五人向汉朝投降,皇上想封他们为侯来勉励后来者。亚夫说:“他们背叛主子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凭什么责罚那些不守节的人臣呢?”皇上说:“丞相的主张不能采纳。”于是把徐卢等人都封为列侯。亚夫因此称病解除丞相职务。

不久,皇上在宫中,召来亚夫,赏他酒食。但是只摆上了一大块肉,没有切好的肉,又不放上筷子。亚夫心里不高兴,回头叫管筵席的人去取筷子。皇上看着他笑着说:“这样难道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吗?”亚夫脱帽跪地向皇上谢罪。皇上说:“起来。”亚夫于是快步走出宫殿。皇上目送他,说:“这种愤愤不平的人不适合做少主的臣子啊!”过了没多久,亚夫的儿子替他从工官的官署买了可以做葬器的尚方府甲盾五百套。使征用的雇工非常辛苦,又不给工钱,雇工知道他是偷偷购买皇帝的用具,因为怨恨就转而向朝廷告发亚夫的儿子,事情牵连到亚夫。书状让皇上知道以后,皇上下令交付司法官吏处理。官吏按照文书上的罪状责问亚夫,亚夫拒绝回答。皇上骂他说:“我不需要你的供词。”下诏把亚夫交付廷尉。亚夫就进了廷尉的牢狱,于是他五天不吃东西,吐血而死。

周亚夫因为战功做了丞相,因为同景帝争执匈奴降将封侯的事而称病免职。(景帝)心里憎恨他,赏他酒食却不放置筷子,呵斥他叫他起来,违背恭敬对待大臣的礼仪,最终无罪置他于死地,可悲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自从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像始祖鸟、中华龙鸟这样初期的鸟类以后,大部分鸟类则沿着树栖或地面筑巢空中飞翔觅食的路线继续进化。鸟类就在这样一个由海洋到陆地、从低空到高空以及各种气流分布、汇聚的空中平台上完善了自己的进化过程,它们不仅善于飞翔,而且是从空中俯视觅食的能手,它们的身体结构循着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不断进化完善。但是,在白垩纪的时候,也有一些古老的鸟类终止了在空中平台方向上的进化,它们忙于在地上觅食。或许是由于从侏罗纪到白垩纪的这1亿年时间里,地面上的植物更为茂盛,食物增多,于是它们从空中平台的竞争中退出,又参与到陆地平台的竞争之中,它们由杂食性的鸟类而退化(或者说进化)成了食草类的鸟类。这时,它们的牙齿尚有,但已退化。它们不是像食草动物那样,有很强的咀嚼能力,几乎什么草都吃,而是专挑植物的花籽和嫩芽,它们吃得精细、勤快,因而营养丰富,加上它们无须升空飞翔,节省了能量消耗,于是它们进化成了昔日的黄昏鸟和今日的鸵鸟。硕大的鸵鸟的奔跑能力可以和马、鹿、狮、虎相媲美。它们的身体结构的进化,是和1亿多年以来的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为了觅食,为了奔跑,它们身高、腿长,重心高,它们退化了的双翅可以在行走和奔跑中起到很好的左右平衡的作用。进化平台切换最大的要算企鹅,它们是鸟,但不能飞翔,它们仍以洞穴、海滩为家,在那里产卵繁殖、哺育后代,但它们却是在海洋中游弋、潜泳和捕食的能手。

看到这些明显地切换了时空平台而特别成功地进化了的动物,我们自然会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的。但也常常有人要问,今日的哺乳动物还有没有可能回归大海,今日的鸟类会不会不再飞翔而完全回归到陆地,今日的灵长类会不会再进化成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所有生物的进化都是在地球上一定的时空平台上进行的,这就是包括它们自身在内的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海洋、那时的水、那时的空气、那时的生态环境……这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之箭所制约着的时空平台,它永远是不能重复的,也是不能逆转的。

我们人类正是这样一个时空平台上最幸运的产儿。我们是在大约1000万年或七八百万年以前,尚未进化成今日尽善尽美的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的一支古猿的后代。那是一支尚未完全进化、也未完全退化的哺乳动物,它们没有像鸟一样向空中发展,它们更多地是上树采集果实,或者为了安全而在树上栖息。它们先上了树,树栖的力学环境使他们上半身可以坐立,双手可以悬挂全身,上下肢(或者说前、后肢)有了初级分工,嘴的功能发生变化,就在它们的上下肢还处在进化可塑状态的时候,它们下树了。它们更多地在地面上获取食物,在地面上活动。

3.下列对“一去不复返的时间之箭所制约着的时空平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生物都是在地球上一定的时空平台上进行进化的,这样的平台是不能重复的,也不能逆转的。

B.那时的天、那时的地、那时的海洋、那时的水、那时的空气、那时的生态环境……所构成的时空平台是独一无二的。

C.由于时间不可逆,一定的时空平台也不可能重现;这样的时空平台只受时间制约,它是指特定时间里的、不包括生物在内的纯粹的物理环境。

D.时光制约着生物赖以进化的平台,这样的平台有鲜明的时代性;在这样的平台上,天、地、水、空气、生态环境等全都有着特定时代的特定特征。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昔日的黄昏鸟和今日的鸵鸟,身体结构循着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不断进化完善;它们身高、腿长,重心高,奔跑能力可以和马、鹿、狮、虎相媲美。

B.企鹅进化的平台切换最大。大多数鸟类由海洋到陆地、从低空到高空以及各种气流分布、汇聚的空中平台上完善了自己的进化,而企鹅却从陆地甚至空中的平台还回到海洋,成了海洋中游弋、潜泳和捕食的能手。

C.杂食性的鸟类退化(或者说进化)成了食草类的鸟类,是因为它们在空中平台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得不退出,又参与到陆地平台的竞争之中,成了食草类鸟类。

D.树栖生活的特点使大约1000万年或七八百万年以前的灵长类动物的一支古猿上半身可以坐立,双手可以悬挂全身,上下肢(或者说前、后肢)有了初级分工,嘴的功能发生变化;可见就是树林这个进化平台使这一支古猿进化为人类。

3.C (“不包括生物在内的纯粹的物理环境”有错,应是包括生物在内的自然环境。)

4.B(A、昔日的黄昏鸟和今日的鸵鸟,在陆地平台不循着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进化;奔跑能力可以和马、鹿、狮、虎相媲美的是鸵鸟,黄昏鸟是否如此,文中没有提及。C、一些古老的鸟类终止了在空中平台方向上的进化,它们忙于在地上觅食。这句话不能推断出它们在空中平台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不得不退出。D、“就是树林这个进化平台使这一支古猿进化为人类”这句话有两个错误:不是这一支古猿都进化为人类,要注意“更多地是”这个短语,这说明只有上树的那部分,获得这个方向的进化;“这一支古猿进化为人类”,这话说过头了,树栖生活使古猿获得进化,但还没有进化为人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