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负责人埃格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洋地区发生的海啸已经造成十多万人死亡。 B: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东北三省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D: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篇社论指出:要得到人民群众的_______和支持,不是发出几个号召就能解决的,必须有正确的政策。 ②扮演屈原的那个演员,无论是表情还是服装都很_______屈原的身份。 ③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瓦斯治理,_______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④_______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产品,就不能接收,_______将对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A:拥护  契合  遏制  对于/否则 B:拥戴  吻合  遏止  关于/因为 C:拥戴  契合  遏制  关于/因为 D:拥护  吻合  遏止  对于/否则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国为了弥合其与主要欧洲国家在武力攻打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主张联合国尽早________伊拉克的战后安排,并起“主导作用”。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_______。 ③交通事业迅速发展,________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A:介入  忘怀  从而    B:加入  忘怀  进而 C:加入  释怀  从而    D:介入  释怀  进而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洗涤  飘渺  张惶失措  玉不琢,不成器 B:掂量  部署  百尺竿头  是可忍,熟不可忍 C:丰姿  撕杀  精兵简政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迂讷  功绩  察言观色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下列词语的字形、字音有两个错误的一组是

A:谙练(ān)  麇集(qún)  巨擘(bò)  幡然悔悟(fān) B:拱券(xuàn) 罹难(lí)   抵毁(dǐ)  提纲领(qiè) C:踅摸(xué)  纰缪(pī)   晕(xuàn) 分道扬镳(biāo) D:翩跹(qiān) 庾毙(yǔ)   香蕈(xùn)   循私舞弊(xùn)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提示:以下为切合题意①做事要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再去做。

②不要盲目信任他人,要善于思考。

以下为符合题意③要信守诺言(讲诚信要看对象)。④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⑤不要被甜言蜜语所蒙骗。⑥山羊为什么会上当受骗?  

以下为基本符合题意⑦为人要诚实,不要过河拆桥。⑧不要被利欲驱使。

⑨遇到困难,不要慌张,要等待机会。

根据下面一段材料,给“阙”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5字。(5分)

汉阙、白鹤梁、张飞庙和石堡寨号称三峡库区“四大国宝”。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在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阙就是门楼,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缺的,古人便称之为“阙”。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巳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存留一小部分。

【解析】本题以下定义的方式检测压缩语段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形成定义的大框架“阙是……楼式建筑”,接着筛选要点组成能揭示其特征的定语。

参考答案:阙是古代修建在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祠庙、陵墓前的左右各一、中间通人的楼式建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①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②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地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包括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得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

③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它人的后代。

④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⑤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⑥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都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⑦树的寿命是如此的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间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飘浮了。

⑧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毕恭毕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⑨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身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⑩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再吹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有我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14.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4分)

答:

15.简要阐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①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答:

②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

答:

16.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作者写自己的情感变化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7.文章的题目是《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为什么开篇却写“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接着着力描写树的伟大和受人尊敬,这与“小草”有关系吗?试简析这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6分)

答:

14.树比人活的长久,但并不以此傲人;树绝对不伤人;树比人坚忍;树会帮助人。(每点1分)

15.①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比喻)的手法(1分),表面上说的是树,实际上说的是人。人容易战胜各种不幸和灾难,但常常会被名利压垮(2分)。

②小草纤细、柔弱、寿命短、身形渺小,不受重视(1分),但依然能昂然立着、怡然挺立、安然生活。(2分)

16.虔诚、尊敬――嫉妒――自卑、伤感――自信、自强。(每点 1分)作用:形成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使文章结构更紧凑,主题得到突出。(2分)

17.有关系(1分)。这是反衬的表现手法(1分):着力描写树的伟大,愈加反衬出小草的卑微,着力描写树受人尊敬,愈加反衬出小草被人忽略(2分);突出了“即便卑微如小草,都不自惭形秽,何况万物灵长的人类”这一主旨(2分)。

任选一题,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部分。(5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其志洁, ;其行廉, 。(《史记・屈原列传》)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孔雀东南飞》)

(一)侣鱼虾而友糜鹿  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

(二)剑阁峥嵘而崔嵬。故其称物芳;故死而不容。女娲炼石补天处。生人作死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伴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1)本诗借“啼鹃”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试从抒情方式上对本诗进行赏析。(4分)

答:

(1)诗人化用“望帝啼鹃”的典故,与“孤云”“芦花”“燕子”等意象结合,(1分)表达了即使死去也要飞回故乡的愿望,抒发了对故土故国的深切依恋。(2分)“带血归”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1)(意思对即可得分)

(2)本诗用“孤云”和“啼鹃”象征自己漂泊无依的情状,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1分)同时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夕晖”“芦花”“燕子”等一组意象的描写,寄寓了诗人满腹的悲凉、凄怆。(2分)“城郭人民半已非”的句子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民不聊生的现状的悲慨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