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写诗极尽夸张之能事,如在《蜀道难》中诗人就以“青泥何盘盘, ”极写山路之弯曲,以“ ,枝松倒挂倚绝壁”极写山峰之高远。
(2)杜甫诗中在对自然景色进行描写的时候,常常是近景与远景、细微之景与宏大之景并存,如《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就是近景、细微之景,而“ , ”则是远景、宏大之景。
(3)孟子是我国战国时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他实施“仁政”的具体方法之一就是统治者学会“推恩”,即由己及人。用他的话说:“ ,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1)“百步九折萦岩峦”“连峰去天不盈尺”(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白居易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哪些含义? “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何联系?(4分)
(1)“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是描写眼前景: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个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表现出诗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
(2)前三句主要写景,饱含感情,含蓄委婉;末句则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前三句蓄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句点破,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

9、D
10.C(都是介词“替”。A连缀,写;致意,引申为“劝酒”。B通“悦”,喜欢;说法。D因为;依照,凭借)
11.A(排除⑤⑥)
12.B(“奉命制定”错误,根据原文,他只是修订各项法令的提议者)
13.(1)(吴公)旧时与李斯同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3分。前句2分,后句1分。得分关键:应将“故”“学事”“征”的含义准确译出)
(2)(贾谊)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受到贬谪而离开,心里很不自在。(3分。每句各1分。得分关键:应将两个“以”和“自得”的含义准确译出)
(3)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很受文帝的宠爱(文帝最宠爱他),而且爱读书,(文帝)因此派贾谊担任他的老师。(4分。得分关键:第一句必须译成判断句,“爱”“故”和“傅”的含义必须准确译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每到夏天,德国的田野绝大多数都是黄盈盈的一片。油菜籽成为最受欢迎的作物之一,因为生物燃料市场生机勃勃,根据欧盟的一项规定,到2010年,生物燃料在传统燃料中的添加比必须达到5.75%以上。
但是,油菜籽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也遭到了批评。不断推广的单一种植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植物防护剂,而且生物燃料释放出的二氧化硫也多于汽油或柴油。
海德堡环境与能源研究所报告说:“有足够的理由不再进一步增加生物燃料,特别是因为它在环保方面的优势较小。”伍柏塔尔环境、能源与气候研究所的斯特凡・拉梅佐尔也警告说,要当心“过渡开发型农业,在气候政策上为下下之选,而且在生态方面令人担忧”。
对于这样的警告,欧盟的回答是:未来不应只属于这种生物燃料,而应当属于第二代生物燃料,即所谓的BTL燃料。德国环境部长西格马・加布里尔昨于也在柏林的会议上强调了这一点。
据长塞尔大学计算,仅德国就可以获取3000万吨BTL燃料。3月初,三大汽车公司以及两家汽车生产商已经缔结了新的联盟,以推动这种新式燃料的发展。目前汽车业甚至支持进一步提高生物燃料的添加比例。环境部长加布里尔打算为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0%到20%而努力。
与生物燃料不同,BTL燃料可以由任何生物质制成,不管是木头、植物残渣是秸秆。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到1400摄氏度,生物质首先会变成焦炭,然后会生成一种含氢气体。将这种合成气体分离,在__下将其液化为碳氢化合物。这就是BTL燃料。
与由上百种物质组成的生物燃料不同,这种合成燃料平均只由大约12种物质组成。因此,这种新式生物燃料的质量更易于监控。拉梅佐尔说:“除此之外,BTL燃料的优势还在于,它不仅可以利用一种植物的种子,例如油菜籽,而全整株植物以及气化过程中的废物也可以利用。”拉梅佐尔与于利希研究中心一起在一项还未公开的研究中对这种新式燃料的潜力进行了仔细观察。
实际上,合成燃料早已不再仅是大胆的构想。德国的科伦公司计划今年在弗赖贝格投入使用一个年产1.3万吨燃料的工厂。负责企业发展的鲁德洛夫说:“这家试点工厂将不会对剩余物质进行再利用,而是主要利用木材。”该工厂每年将消耗总共7.5万吨生物质。但是过不了多久人们就将不得不告别木材,因为目前木材市场已出现原料短缺现象。拉梅佐尔说:“仅依靠木材的话,对一家较大规模的BTL工厂来说长期成本较高。此外,将木材首先打造成家具,然后将旧家具用来加工燃料显然要环保得多。”
6.以下对“BTL燃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可以由任何生物质制成,不管是木头、植物残渣还是秸秆。
B.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到1400摄氏度是制成BTL燃料的条件之一。
C.它是由焦炭和在__下被液化的含氢气体组成的一种碳氢化合物。
D.它平均只由大约12种物质组成,在质量上比第一代生物燃料更易于监控。
7.第2段“油菜籽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也遭到了批评”,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受到批评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不断推广的单一种植需要大量的化肥和植物防护剂。
B.过度开发型农业,在气候政策上为下下之选,而且在生态方面令人担忧。
C.生物燃料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多于石油或柴油,不利于环保。
D.木材市场已出现原料短缺现象,且生物燃料在环保方面的优势较小。
8.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BTL燃料最明显的优势是:不仅可以利用植物的种子,而且整株植物以及汽化过程中的废物也可以被利用。
B.目前,德国生物燃料在传统燃料中的添加比例已经提高到10%到20%,领先于欧盟其他国家。
C.在弗赖贝格的一个计划投入使用的年产1.3万吨燃料的工厂,将主要利用木材来生产生物燃料。
D.拉梅佐尔与于利希研究中心对BTL燃料的潜力进行了仔细观察,认为BTL燃料将取代传统燃料。
6.C(焦炭已经变成一种含氢气体了,在BTL燃料中并不存在焦炭)
7.D
8.C(A项,“最明显的”错误,原文是“除此之外,BTL燃料的优势还在于……”。B项,“已经提高到”错误,原文是“为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0%到20%而努力”。D项,“认为BTL燃料将取代传统燃料”原文无此据。)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院了解到,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正在这里加紧进行系统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力争2010年前完成首飞。 B: “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暖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C: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 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积腋成裘 猝不及防 曲突徙薪 群贤必至 B:瓦釜雷鸣 歪风邪气 目光如聚 铤而走险 C:优柔寡断 源远流长 钟灵毓秀 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 遗笑大方 弱不经风 气势凶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契诃夫有句名言:“小狗不应该因为有大狗的存在而慌乱不安,所有的狗都应该大声叫――就按上帝给的嗓门大声叫好了!”
这句话能引发你哪些联想,给你什么启迪?可以写你的见闻,你的体验,也可以写你的思考,你的想象;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请以“小狗也要大声叫”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老师对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说:你在小学考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中学呢;你中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有大学呢;你大学考了第一名,这不算什么,还没参加工作呢;你参加了工作谋了个好差事,这也不算什么;有了好差事,你不一定有了好位置;你有了好位置,不一定就能扮好你的社会角色。只有你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勇气和毅力赢得社会,你才算是成功了,但是这也不是最后的成功。可是他对一位学习成绩很一般的同学说了一番和前面说的思路相反的一席话,鼓舞了一个后进的学生。想想看,他是怎么说的。(5分)
示例:你小学没有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中学呢;中学没有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还有大学呢;大学没有考上第一名,这不要紧,你将来还要走向社会呢;参加工作了,没有谋到好职位,这不要紧,你尝试着做几件事,你会对自己有所发现。你一直没有成功,这不要紧,或许这是件好事,这反倒使你一直保持一种冷静、不自满、从零开始的良好竞技状态。世上本来就没有最后成功的归宿。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 ,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2)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千载谁堪伯仲间
(2)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春来江水绿如蓝 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少 年 游
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点 绛 唇
林 逋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田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②王孙:代指出门远游的人。
(1)这两首宋词被王国维称为“咏春草绝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4分)
答:
(2)这两首宋词运用了不少相同的艺术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4分)
答:
(1)这两首词都借吟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但林词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的慨叹。(4分,异同各2分)
(2)可从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用典、比喻、渲染等方面作答。(4分,指出手法1分,简要分析3分)
答案示例l: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欧词借春草的“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和滋生之盛,从而引发离愁别绪;林词借“乱生春色”“萋萋无数”,再现春草遍地茫茫无涯的情景,引发伤春之,情及绵绵离愁。
答案示例2: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欧词连用谢灵运和江淹之典,由眼前的无边草色勾引起无限离恨;林词引用石崇之典,引发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