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泊 (方 叶)

①一直喜欢泊的意境。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系在清浅的水边;粼粼波光,倒映出幢幢的剪影,那是一种何等凄幽而灵动的韵致。  
  ②总忘不了古镇小溪上木船停泊的情景。这种小船形如周作人笔下的乌篷船,促狭修长的船身,半弧形的雨篷,显得格外娇小玲珑。不过,溪船一般不用来载客悠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用于捕鱼捉蟹。溪船最大的用途是运货,运载着沉甸甸的山珍土布或日用百货,乃一声山水绿,穿梭在幽深的断崖溪谷之间。对于山里人来说,溪船运载过他们的企盼与悲欢,因而每当木船出现在古镇的清溪上,好事的山里人总是争相奔向水边。最是夜幕垂落,木船如一只只鱼鹰栖息在岸边桥下,或溪心岩渚,劳累了一天的船工们常常是点亮一盏风灯,拥坐在船头上谈天说地,吹拉弹唱,任琴声、笑声伴随着水声、蛙鸣、灯火流了一溪,让溪边的小孩、浣衣担水的村姑听醉了,久久不肯睡去。尽管那时我并不谙诗情画意,那摇拂晃荡的船影灯火,却如一粒凄美的种子,飘落在心田上,让我恍惚迷离,浮想翩翩。
  ③我常想,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吧。风平浪静的溪岸湖畔、河洲烟渚,最好是僻远的荒村野水,花坞柳岸,千尺断崖之下,茫茫芦荡之中,才是泊的最佳去处。这时,把舟楫系在江__月里,落日熔金中,哪怕是烟波浩浩,雨雾迷茫,当你独坐船头,静卧船舱,也不管是独钓寒江雪,画船听雨眠,静水观鱼动,一杯清茶,一盏薄醪,人如天地一沙鸥。这一瞬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都会渐渐离你而去。在这样澄静寥廓的氛围里,自然而然也就泊出了一种心境。你看,当谢灵运把船泊在彭蠡湖口时,正值一轮秋月当空,烟波浩浩湖面上,归帆点点,岛影幢幢,而湖边却是蒹葭苍苍,野菊灿灿,时有阵阵猿声鸟啼随风飘来。于是,诗人独立船头,昂首仰望, “乘月听哀,露馥芳荪”,感受到的正是大自然的静美,天籁的亲切,以及天地间一时无从知晓的玄机奥秘。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张志和,就不仅仅把一叶渔舟,更把自己淡怀逸致的襟抱,闲适脱俗的意趣,永远泊在了鹭飞鱼跃、桃花流水的西山塞前。如此看来,泊,正是巧妙而充分利用了江汀远渚的奇峭、静谧,利用了天光水色的飘逸、妩媚,酿造出一种凄幽的美,一种空灵的美,一种宁馨素洁的美。人置身其间,既可暂时逃避喧嚣尘缨,又能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故此,“移舟泊烟渚”往往成为淡泊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最好选择。  
  ④最美的泊自然在江南。水光潋滟的西子湖,二十四桥的“瘦西湖”,以及苏州众多的园林水榭,何处不有画舫轻系,渔舟唱晚?在那湖光水色里,真不知泊过多少柔情蜜意,离愁别绪。当然,也泊过富贾豪绅、腐朽君臣的骄奢淫逸,寡廉鲜耻!那六朝金粉古都的秦淮河畔,更有数不清的歌楼舞榭,画舫游艇。在那桨声灯影里,晃荡过孔尚任的南明遗恨,晃荡过朱自清、俞平伯的文采风流,更有不知__恨的商女那靡靡之音,以及“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的悲愁哀怨和脂粉血泪。不妨说,秦淮风月里泊的正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条繁绮香艳的画舫吧。  
  ⑤泊,或许还是一种精神境界。漫漫人生旅途上,谁没有云帆高挂、长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蓬歇棹,停舟靠岸。在那幽幽水边,淡淡烟波里,栖息着高蹈文人的高情远意,他们用清风明月,溪声乌韵,柳浪荷香祛除尘廛,清心滤思,偷得浮生半日闲。唐代诗人张继进京赶考落第之后,驾一叶扁舟夜泊在枫桥下。他不以落第为意,伫立船头,把目濡耳染的秋月、红枫,渔火、江桥以及乌啼、寒山寺的钟声,熔铸成寥廓的胸臆,熔铸成一帧“枫桥夜泊”的不朽画卷,道出了泊的深刻内涵。其实,停泊不光是休憩、等待,更是一种蓄积和迸发,航程的目标还在遥遥的远方啊,岂能松懈自己,坐视观望?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他常常停棹湖山,息帆远岸,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风明月磨砺心曲,壮阔襟怀,然后,以昂然无畏的风姿去迎接人生航道上的湍流险滩,惊涛骇浪。“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他孤傲不屈、落拓旷达的精神写照。  
  ⑥是的,一个泊字,写尽了世间众生相,荡漾着人生的几多情怀!

(摘自2007年第10期《散文》)

17.文章第⑤段提到“一生宦海浮沉的苏东坡,是深谙‘泊’的意蕴的”,结合文章谈谈此处“‘泊’的意蕴”的含义。(4分)

18.文章第②段描写了船工们谈笑、吹拉弹唱的热闹,而第③段却说“泊应该属于一种静美”,二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作具体分析。(4分)

19.第③段描写谢灵运、张志和“泊”的情态并化用他们的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

20.纵观全文,作者依次写了哪些对“泊”的感悟?请分条概括并阐释。(5分)

17.答:“泊”是借自然来获取安慰,来清心滤思,是失意后受挫的灵魂的一种休憩、等待(2分);是用自然磨砺心曲,壮阔胸怀,是人生的一种蓄积、迸发(2分)。(共4分)

18.答:不矛盾。原因如下:(1)文中的“静美”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自然状态下人们休憩的情景,一是指淡怀逸致、闲适脱俗的心境(2分)。(2)第二段描写乡村码头泊舟后特有的热闹生活场景`,是用环境来烘托人们休憩时心境的平和闲适(2分)。(共4分)

19.答:(1)说明“泊”能感受大自然的静美,消除尘俗的烦恼,从淳美的大自然中觅取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慰藉(3分)。(2)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分)。(共4分)

20.答:(1)“泊”是船停泊的一种客观状态,有着凄幽、灵动的韵致与诗情画意。(2)“泊”是一种静美,是远离尘俗,与自然融合的淡泊闲适的心境与意趣。(3)“泊”是一种文化,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繁绮香艳。(4)“泊”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旷达壮阔的胸襟和人生的蓄积、迸发。(答出3个即给满分―5分)

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人云:“以地事秦, ,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2)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游褒禅山记》)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师说》)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师说》)

(5)盘盘焉,焉,蜂房水涡, 。(《阿房宫赋》)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1)犹抱薪救火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临江仙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1)第一句中的两个“尽”字好在哪里?(2分)

(2)“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赏析。(3分)

(1)“尽”字生动地写出词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望眼欲穿的神态(1分),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表现了强烈的乡思(1分)。(共2分)

(2)词人登上归船,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着哗哗的雨声,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笼罩着一层迷蒙的烟雾(1分)。这两句寓情于景,营造了凄冷孤寂的氛围(1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1分)。(共3分)

10.C  11. C  12. D

13.答:(1)“须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2)“不离八本、三致祥”(3)“处兹乱世,银钱愈少,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则愈可养福”(或“除劳字俭字之外,别无安身之法”)(3分)

14.(1)古文尤确有依据,若遽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

(我对)古文的研究尤其有根源和依据,如果现在突然死了,那么我的一些心得,就永远无人领会了。

(2)所差不负吾心,不负所学者,未尝须臾忘爱民之意耳。

幸亏没有辜负我的愿望,没有辜负自己所学的东西,也未曾片刻忘掉仁政爱民的心愿。

(3)尔兄弟奉母,除劳字俭字之外,别无安身之法。

你们兄弟奉养母亲,除了一个“劳”字和一个“俭”字以外,就再没有其他安身立命的办法。

下面一段话的空白处能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门外有一个很大的水池, ,但后来在池底安置了拳大的喷泉,池面上就泛起涟漪,泉口上面像始终浮着一朵莲花。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 ,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1)水清得几近透明,原本平静如镜 (2)原本平静如镜,水清得几近透明(3)天空皎洁,清光四射 (4)清光四射,天空皎洁

A:(1)(3) B:(1)(4) C:(2)(3) D:(2)(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就人民群众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人民网与人民日报国内政治部从1月26日起联合在网上开展调查,选出了10个百姓关注的问题,并给予公布。 B:我国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不仅有助于我国的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 C: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共同发布的《2007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表明,大学生群体正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四大特性。 D:1月1日上午,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宣布“2008年步步高全国新年登高健身活动开始”,来自北京各界的2008名登山爱好者迎着隆冬的寒风向八达岭烽火台出发,拉开了2008年全民健身运动的高潮。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他的藉贯是哪里?没有人知道,只是从他那暴躁的脾气来看,一点也不像温柔的江南水乡的人。 B:我们湎怀毛__的丰功伟绩,不禁为他老人家宽广的胸怀感染。 C:在这个辫论会议上,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D:她的身材竟然保养得这么好,皮肤这样的白嫩,真是难以想象,难怪好多人都要向她讨教秘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多万,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进医院经济困难时,几位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是被媒体__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经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买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的女生捐了10元,问她为什么把春节压岁钱全部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好一 朵 木 槿 花

宗璞

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开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__”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花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随风摇曳,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俯看着我。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新的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17、请分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妙处。(6分)

(1)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然地生长起来。

(2)一阵风过,草面出绿色的波浪。

18、文章描写木槿花,在第一自然段描写玉簪花、美人蕉、紫薇,有什么用意?(4分)

19、“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不同凡响”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4分)

20、“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解释这句话的含意?(3分)

2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间析《好一朵木槿花》语言的特色

(2)赏析《好一朵木槿花》谋篇布局的技巧

17、(1)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紫薇和木槿落户小园中非有意为之,表现了木槿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2)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用一“漾”字,形象而贴切地描绘出草面的动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

18、作者由玉簪花下笔,继之写美人蕉,然后带出主角――木槿花,能达到起笔自然,不显突兀的效果。(2分)以紫薇的娇气反衬木槿的不畏艰难和美丽。(2分)

19、前年秋天,在荒草没膝的园中,一朵紫花缀在绿枝上,使极端惶恐的“我”改变了心境。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2分)去年,,一朵紫花从重压下挣扎出来,震撼了“我”的心灵,令人产生悲壮之感。

20、因为环境转好,木槿花不再具有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2分)表达了作者对木槿花的期待和期待未果的失望。(1分)

21、提示:略

古诗文默写。(每题1分,共6分)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便胜却人间无数。

(秦观《 鹊桥仙》)

(3)联想是诗人常用的手法,《 琵琶行》 中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
”。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

(3)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