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C 12、A 13、A 14、B
15、①河南大约一万家贫民被水灾、旱灾侵害,有的竟然父吃子,子吃父,我借着便利,拿着朝廷的信物打开河南官仓来赈济贫民。
②天子设置公卿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逢迎,使主上犯不义的过错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史学易犯忌
蔡尚思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__和极端__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7.下面对“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清代文字狱的灾祸大多落在了触犯政治禁忌的史学头上。
B.清代顺、康、雍、乾四代的文网皆因史学而设。
C.清代史学是以记述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的,所以酿成文字狱。
D.清代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都是以史学研究为对象的。
8.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__权力,采取了极端的__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
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
C.史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实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
D.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
9.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跟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B.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
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
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
10.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明清间一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精神和品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
D.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照和论证。
7、A 8、D 9、A 10、C
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虽然下着雨,气压低得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_____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近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有如张着纱幕,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跟雨云融合在一处。 B: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仿佛一只触着蜘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的一项是
A:凭着长三角地区“世界工厂”的地位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这里设立高规格研发中心。 B:今年1.0升以下的小排量轿车的销售的增长势头迅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价上涨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以及小排量车维修费用较低造成的。 C: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D:小明今天看到那个新来代课的女老师非常高兴,于是很快与她拉起了家常。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虽然他尽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⑧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_____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
A:遏制 限制 不耻 B:遏止 制约 不耻 C:遏制 制约 不齿 D:遏止 限制 不齿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疏浚 竣工 杀一儆百 成绩斐然 B:奖掖 赋与 翻然醒悟 前途渺芒 C:沧桑 就序 徇私枉法 一张一弛 D:隐患 蜇伏 责无旁代 束之高搁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这段话能激起你怎样的感受?唤起你怎样的回忆?引起你怎样的感悟呢?
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煤桶骑士
[奥地利]卡夫卡
煤用完了,煤桶空空,煤铲闲着,炉子呼吸着冷气,房间鼓满了寒风,窗前树木在严霜中发僵,天空成了抵挡想向它呼救的人的银盾。我得弄些煤来,我不能干挨冻呀;我背后是冷冷冰冰的的炉子,我前面是铁石心肠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在两者之间赶紧骑行出去,向居中的煤店老板去求助。可是那老板对我的平平常常的请求麻木不仁,我必须一五一十地向他证实我连一粒煤悄都没有了,因此他对我简直就是天上的太阳。我得像乞丐那样,饿得只剩最后一口痰,眼看就要倒毙在人家的门槛上,主人家的厨娘这才决定把最后的咖啡渣滓倒给我;同样,卖煤的将怒气冲冲,但想到“你不要杀人”的训诫,乃将满满一铁锹煤铲进我的煤桶里。
我照这个办法出去一定能解决问题,于是我骑着煤桶前往。我骑在桶上,手抓住上面的桶架把,那是最简单的玩具,我艰难地随桶滚下台阶,但到了下面我的桶儿却往上升起,妙哉,妙哉,那些卑屈地躺卧在地的骆驼们,在牵引人的鞭子恐吓下站起来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庄严。我以不快不慢的速度穿过冻硬的街巷,我常常被驮到二层楼那么高,从未下降到屋门那么低。结果我以超乎寻常的高度飘到煤老板的拱形地窑的门前,只见他在很深的地窑下面,蹲在他的小桌旁写字;他嫌太热,便让窑门洞开着。
“煤老板!”我用冻僵了的、被呼出的寒气蒙住的闷声喊道,“煤老板,请给我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得可以骑着它走了。帮个忙吧。等我一有钱,就全付清的。”
老板用手掩住耳朵。“我没有听错吧?”他扭过头去问他正坐在炉台边打毛衣的妻子道,“我没听错吧?有一位顾客。”
“我什么也没有听见。”妻子说,她平静地呼吸着,手上织针不停,背朝炉子,舒舒服服地烤着火。
“哦,对的,”我喊道,“是我呀,一个老顾客,一向是不拖欠的,只是目前一时没有办法。”
“夫人,”老板说,“我的确没有听错,是有一个人,我的耳朵不会那样不顶用的,那是一个老顾客,一个很老很老的顾客,他懂得说什么话才能使我这样感动。”
“你怎么了,丈夫?”妻子说,她略停片刻,把针线压在胸口,“没没有人啊,街道是空的,我们所有的顾客都供应过了;我们可以打烊歇几天了。”
“可是我正坐在这儿的煤桶上呀,”我喊道,因寒气流出的没有感情的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请您朝上面看一眼吧,您马上就会发现我的,我请求给我一满锹,如果您能给我两铁锹,那我会无比高兴的。确实,所有其他的顾客都供应过了。唉,假如我能听到桶里的煤块劈啪作响该有多好呀!”
“我来了。”老板说,但当他正要迈开短脚爬上地窑台阶时,他的妻子已到了他身边,紧紧攥住他的臂膊说:“你待着吧。要是你执意要去,那就由我上去。想想你今天夜里的那个咳嗽样儿吧。为了一桩买卖,何况那只是一桩想象中的买卖,你就不顾老婆、孩子,牺牲你的肺不成,我去。”
“那你把我们库里所存的各种各样的煤一一告诉他,我在底下向你喊价钱。”
“好。”妻子说,随即走出地窑到街边。她当然一眼就见到我。“煤店老板娘,”我喊道,“你好啊,只要一铁锹,就铲在这煤桶里,我自己把它拿回家去,一锹最次的就行。钱我当然会完全照付的,但不是马上,不是马上。”“不是马上”这几个字多么像钟声,它和附近教堂顶发出的悦耳的晚钟的响声混杂在一起!
“他要什么呀?”老板喊道。
“没有什么,”妻子回答说,“这里什么事也没有呀。我没有见到什么,只听见钟敲了六下,我们打烊吧。天气冷得要命,看来我们明天还要忙乎一阵呢。”
她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但她解下围裙,用它竭力要把我扇走。可惜她成功了。我的煤桶具有一匹良驹的所有优点,抵抗力它却没有;它太轻了,一件妇女的围裙将它一扇,它的两条脚就飘离地面。
“你这个狠心肠的女人,”我还是在声地回答她,这时她半轻蔑、半满足地挥动着手臂,又去做她的生意,“你这凶狠的女人,我只向你讨一锹最次的煤,你也不给。”说着,我登上了冰山地带,方向不辨,永不复返。
叶廷芳 译
14.文章第二段说“我照这个办法出去一定能解决问题”,“这个办法”具体指什么,文章开篇写“我”的这个想法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5分)
15.试就文中“老板娘”这一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5分)
16.分析文中如下两个句子:
(1)文中倒数第二段有“可惜她成功了”一句,作者为什么用“可惜”一词,表达效果如何,试简要分析。(3分)
(2)文章结尾说“说着我登上了冰山地带,方向不辨,永不复返”一句意味深长,请简要分析。(3分)
17.意大利著名作家安贝托・艾柯说:“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请结合这篇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及效果,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4.“这个办法”指“我”准备像乞丐那样,向煤老板证实自己连一粒煤屑都没有了,行将冻死,以求得施舍。这样写的好处:①通过细腻的心昊描写反映“我”的艰难处境与内心世界,并引出下文“我”的一系死行动;②以煤老板可能想到“你不要杀人”的训诫而予以施舍,与宁可杀人也不予施舍的结尾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主题。
15.文中老板娘是一个生活富足,拥有一定资产的极端自私、势利、冷酷的私营主形象;她自私,一心惦记自己的生意,家人的健康与幸福;她势利,对不能“马上”支付煤款的老顾客视而不见;她冷酷,对行将冻死的乞者毫不同情,非但不予施舍,还试图用围裙将他扇走,得逞后又现出轻蔑与满足。
16.(1)“可惜”一词,写老板娘竭力一扇 ,本以表示轻蔑与厌弃,不意竟使煤桶骑士飘离地面,出人意料。与“成功”搭配,看似有悖常理,却更显煤桶之轻,颜具讽刺意味。
(2)这里的“冰山地带”是一种冷酷的象征,揭出了那个社会冷酷的本质,它使多少穷人陷于无助与绝望的境地,以此深化了主题。
17.这篇小说运用了对比、象征、夸张等一系列表现手法,特别是“我”骑着煤桶去讨煤这一情节的安排,看似虚假荒诞,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空桶是匮乏、冀求着象征,正是在艺术的空桶的飞翔中,我们见识了生活的沉重,将生活的沉重用文学的轻逸来表现,是以“轻”抵达本质的“重”,表面的不真实写出了文学的真实,这也是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师祖的卡夫卡惯用的技法,所以,如安贝托、艾柯所言:“当我们踏进小说林的时候,……我们必须准备好接受例如狼会说话的事实。”

8.B 9.C 10.A
11.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既然这样那么不是写诗能够使人困厄,恐怕是困厄后才能写出好诗来。(工:工巧、写得好;穷:使动,使困厄;殆:大概,恐怕;判断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世界第一支癌症疫苗
从某种程度而言,HPV并不可怕。从HPV发生病变到发展成宫颈癌,中间大约需要10多年或更长的时间,在它们漫长的潜伏期中,任意做一次妇科体检防癌筛查,都能够检查出宫颈的癌前病态。如果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愈的几率是百分之百。
然而,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农村女性而言,由于缺乏医疗卫生条件,不要说防癌筛查,就是真正出现病变也往往错过了治愈的良机,最终发展成为宫颈癌。“三级预防就是到医院看病,进行治疗;二级预防是筛查,检查有没有异常细胞;一级预防是疫苗,这样才能从源头根治。”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科肿瘤专家章文华说。
从最初的设想到临床试验成功,宫颈癌疫苗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HPV很狡猾,仅在人体内复制,无法在体外进行人工培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免疫和癌症研究实验室主任伊恩・弗雷泽说,他是疫苗的研制者之一。自从科学家弄清楚宫颈癌的致病机理后又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直到1991年,弗雷泽和一位华人同事周健终于在实验室合成出HPV16型病毒样颗粒,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也独立在实验室合成此种颗粒。此后,研究者又陆续得到了其他型别的病毒样颗粒,在此基础上,HPV的预防性疫苗才算研制成功。
合成病毒样颗粒是一个极具智慧的想法。“在研发病毒样颗粒的一年时间内,我们所做的就是在实验室中不断地重复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的过程,最终获得了成功。”弗雷泽说。
所谓的病毒样颗粒,指的是具有病毒的外壳(蛋白质),但内部不含DNA的“安全病毒”。这种病毒只具有一副张牙舞爪的吓人外形,却完全不具备攻城掠地的内在武功。弗雷泽的高级助理庞建宏博士戏称它为“稻草人”,像人一样能吓走麻雀,却又只不过是一堆稻草。
这种“稻草人”颗粒一旦进入体内,免疫系统会像遇见了真病毒一样对它做出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保护人体,并记住这个过程,日后一旦发现真正的病毒入侵,便能在第一时间将其消灭。
这种“稻草人”颗粒的蛋白质外壳能够引起人体的免疫应答,却又不含有病毒的DNA,不能在人体内复制,没有传染性,不会引发因为接种疫苗而导致的病毒感染,所以也就不具有致癌性,可以达到很好的预防HPV感染的效果。“这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预防性疫苗。”庞建宏说。
摘自《科学世界》2007年第12期
5.下列各项对“HPV”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可能致癌的病毒样颗粒。
B.一种可能致癌的病毒。
C.一个可能引发宫颈癌的病毒家族的总称。
D.一种冶癌的预防性疫苗。
6.对“世界第一支癌症疫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种疫苗具有病毒的外壳,却不具有病毒的DNA。
B.这种疫苗能像“稻草人”吓走麻雀一样,将病毒从人体内逐出,甚至消灭。
C.这种疫苗能引起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病毒抗体。
D.这种疫苗在人体内不会复制,也没有传染性。
7.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或根据原文内容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HPV病毒颗粒的培养经过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不断反复的漫长而艰苦的实验。
B.“世界第一支癌症疫苗”的成功研发,使宫颈癌由可治愈转入可预防。
C.“世界第一支癌病疫苗”不具有致癌性,因而不会引发因为接种疫苗而导致的病毒感染,其安全性值得信赖。
D.“世界第一支癌症疫苗”是最具前景的预防性疫苗,为癌症的防治打开了崭新的一页,用不了多久,各种癌症疫苗将随之诞生。
5.C 6.B 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