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各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赌场”距镇中心不到一公里,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来人往的繁华所在 能容得下一个大赌场。 ②大同、小康,原来都只讲到了社会秩序, 没有说到经济生活。 ③东南大学这次论文__,因为顾冠群的院士和校长的身份而备受关注。实际上,它暴露出的 是国内博士生培养问题的冰山一角。

A:居然 都 不过 B:竟然 都 恰恰 C:竟然 却 恰恰 D:居然 却 不过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煽动 慰藉 再接再厉 义正辞严 B:震憾 遗孀 不记其数 集思广益 C:油垢 镌刻 锲而不舍 利令致昏 D:敕造 芰荷 急于事攻 改斜归正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个智者:我该带些什么上路?智者没有言语,而是拿起一个空杯子,往里边倒水,直到水溢了,他仍不停地往里倒。这时,青年连忙提醒智者:已经满了。智者这才罢手,然后递给青年一些空杯子,让他带着上路。青年诧异地问为什么。智者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而旅行的过程,就是汲取各种养分、滋养我们生命的过程。如果我们带太多的东西上路,就像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容不得半点水进入,这将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青年听了,若有所悟。他没有带太多的东西,而是满怀信心地上路了。”

以上这则故事所含的思想,对我们求学、处事、做人以及认识社会,都有启发。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

祈 求

我曾经在长城上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画家画鹰。在北方特有的那种干燥湛蓝的天空下,苍劲古朴的长城默默地蜿蜒于群山之上。画家在一块白布上泼墨挥毫。长城上的风扬起老人的白发,鼓动每一个人的衣襟。他展开那面墨汁未干的鹰旗。雄鹰起伏振翅,直欲破空而上。阳光普照群山,也照在猎猎作响的鹰旗上。一瞬间,我忽然感觉到一种热血冲破冰层的眩晕,一种沉淀压抑已久的力量猛烈爆发:天空、阳光、长城、老人、长风、鹰。

那不是我第一次见到鹰,却是第一次为鹰震撼。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峭壁上看到了鹰的巢穴。那只是一个粗陋的石坑随便地搭上几根粗树枝,其余一无所有。它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又看到南方一种色彩艳丽的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时,我想到了北方的鹰。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鹰的身上有一种冷峻而直入人心的力量。我明白鹰不需要巢穴,它从不躲避风雨。它是天地间飞翔的精灵,高傲、敏锐、凶猛、无畏,永不留恋巢穴的温暖与安乐。

我带一身风尘回到家乡,听说公园里来了个动物展览团。我想起了鹰,于是我去了。

从羽毛的颜色和体形可以看出:那是一只已经苍老的鹰和一只年轻的鹰。鹰架距我不到三米。那只苍老的鹰的羽毛零乱而支楞突兀,腿上有一根粗大的铁链,它埋头翅间。那只年轻的鹰目光迟滞,仿佛在看什么,又什么也没看到。

一个小孩,忽然放肆地把手中的香蕉扔向那只埋头的鹰,他一定不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因为他还在得意的笑。那只鹰猛地昂起了头,有力的颈部弯曲成了一个矫健而凶猛的弧度。我看到它眼中凌厉地闪过什么,它闪电般地直掠下来。然而那不足一米的铁链狠狠拽住了它,它猛然回坠,被倒吊在高高鹰架上,晃来晃去,那只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

那个被吓呆的小孩这时才清醒过来,悻悻地抓起一把泥沙朝那倒吊着的鹰狠狠扔去,又嘿嘿地笑起来,一边捡石块,一边大声地骂。那只苍老的鹰耸着翅,挣扎着,发出一串低沉鸣音。它的声音在颤抖。我分明地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我拦住那个小孩,叫他滚。

鹰渐渐停止了挣扎,静静地倒吊在高高的鹰架下。利爪笔直地伸向天空――那里曾是它的家园、梦想、荣耀和骄傲。四下沉闷,天地间只有蝉在不停地叫。

我不知道鹰是否会流泪。

那夜我在山顶坐了很久,天上有月,月旁有星;山上有风,山下有楼。我在山顶大梦一场,一颗泪珠从天上落到我的手上。清晨我再去看那两只鹰的时候,苍老的鹰依然倒吊着,刚刚死去。喂鹰的人说,野生的鹰是没法养活的――它不吃东西。他告诉我那只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

天空是蓝色的,一切都很安静。我想起北方的天空、阳光和鼓动衣襟的长风,想起伤痕累累的长城上那面猎猎的鹰旗。我不知道那只年轻的鹰在寻找什么,但我想那一定是一只被束缚的鹰对祖先血脉相承的东西的渴求――虽然它一生未曾飞翔。

我知道鹰的灵魂在天上。我祈求世上善良的人们,给鹰一颗高飞的心,让高飞的灵魂永不沉沦。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作品写南方织鸟精致而温暖安全的巢,是为了与鹰的巢穴对比,以反衬鹰的敏锐与高傲。

B.作品写年轻的鹰茫然冷漠与苍老的鹰高傲暴烈,用意在于表明离开天空鹰就将失去灵魂。

C.作品描写遭到欺辱后的鹰的动作、眼神和鸣音,使其内在的精神和性情得到了充分展示。

D.作品通过对小孩无知行为的描写,对人类残害动物、摧残个性的行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

E.作品用象征手法,通过对苍鹰性格及命运的叙写,表达了对志在高远的奋飞精神的渴望。

19.散文开篇,作者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有什么用意?

20.文中小孩欺辱苍老的鹰时,年轻的鹰“展了展翅以便站稳,它冷漠地看了看脚下的同伴,又把茫然的目光投向远方”,这表明了年轻的鹰的哪些特点?作者借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21.看到小孩欺辱苍老的鹰以及鹰的痛苦和无奈,作者为什么会感到“一种苍白而强烈的悲怆冷冷地漫过心头”?

18、(4分)C、E

19、(5分)作者在开篇选择“长城”这个特定的场景,①象征中华民族;(1分)②奠定沉郁、厚重、苍凉的基调;(2分)③为下文看到鹰旗,展开联想以至为鹰震撼做铺垫。(3分)

20、(5分)

①表现了年轻的鹰是人工孵化的,一生未曾飞翔。(2分)

②渴求(向往)高飞的灵魂并未沉沦。(3分)

21、(4分)

①对小孩的无知感到愤怒。(2分)

②对鹰的不幸感到悲哀、同情。(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6―17题(9分)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16.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3分)

17.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6分)

16、①首句化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1分)

    ②“又”字表明时间推移,已隐居多年;强化孤寂的感情。(2分)

17、①桃花为作品的主意象,以实见虚;(1分)

②借花开花落抒发避世的孤寂;(2分)

③曲折表达隐居绝世之意。(3分)

11、C   12、A   13、A   14、B

15、①河南大约一万家贫民被水灾、旱灾侵害,有的竟然父吃子,子吃父,我借着便利,拿着朝廷的信物打开河南官仓来赈济贫民。

②天子设置公卿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逢迎,使主上犯不义的过错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史学易犯忌

蔡尚思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__和极端__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出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7.下面对“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清代文字狱的灾祸大多落在了触犯政治禁忌的史学头上。

B.清代顺、康、雍、乾四代的文网皆因史学而设。

C.清代史学是以记述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的,所以酿成文字狱。

D.清代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都是以史学研究为对象的。

8.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的原因的一项是

A.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__权力,采取了极端的__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

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有直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

C.史学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实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

D.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

9.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跟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B.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

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

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

10.根据文段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A.明清间一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精神和品格。

B.《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

C.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

D.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照和论证。

  7、A    8、D    9、A    10、C

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虽然下着雨,气压低得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_____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近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有如张着纱幕,远山巅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跟雨云融合在一处。 B: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仿佛一只触着蜘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的一项是

A:凭着长三角地区“世界工厂”的地位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这里设立高规格研发中心。 B:今年1.0升以下的小排量轿车的销售的增长势头迅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价上涨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以及小排量车维修费用较低造成的。 C: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D:小明今天看到那个新来代课的女老师非常高兴,于是很快与她拉起了家常。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虽然他尽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_____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②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着这个小镇经济的发展。⑧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_____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

A:遏制 限制 不耻 B:遏止 制约 不耻 C:遏制 制约 不齿 D:遏止 限制 不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