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乡村: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却很少有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
⑥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既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不要再如“__”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崇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新农村,一定要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选自2006年3月25日《今晚报》)
19.文章一开头说,“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请用简洁的语言,对第①②两段中所描绘的“乡村”的特点加以概括。(不超过30个字)(4分)
20.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妙在哪里?(4分)
21.(1)第⑤段中写思念乡村的种种人有什么作用?
(2)第⑧段中举长治的八义镇为例有什么好处?(6分)
22.从全文看,作者对建设新农村有着怎样的思考?(6分)
19.古老而质朴自然,生活丰富而充满诗情画意、饱含喜怒哀乐之情。
20.乡村喂养(或:滋润,发展壮大)了城市。 运用拟人,形象地阐述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把抽象的事理写得具体可感。
21.(1)通过写为这些人医治创伤,写出了乡村的大度、厚道、善意、温情和真诚。
(2)事例典型而为人所熟知,有力地说明了古老村落保留着深厚的宝贵记忆,是有力的物证。
22.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但不能损伤乡村的美丽与个性,要搜集、整理和保护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

答题示例:给我一次挫折,让我去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让我去学会反省;给我一次失望;让我去体会忍耐;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去学会振作。
为下面这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3分)
明年起,江苏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少年儿童、残疾人、低保户、无退休金和无收入老年人等,将统一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现在的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样实现刷卡看病。记者昨天从省和市劳动保障部门获悉,明年13个市将全面推广苏州、泰州等五个试点城市的做法,通过政府出大头、个人摊小头的费用分担方式,建立“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经测算,江苏明年会有1000多万居民从中受益,将城镇全民医保又推进了一大步。
江苏逐步实现全民医保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共6分)
(1)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3)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
(姜夔《扬州慢》)
(4)鹤汀凫渚, ; ,即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柱殿兰宫,即冈峦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题柱二首并序(其一)
陈师道
永安驿廊东柱有女子题诗云:“无人解妾心,日夜长如醉。妾不是琼奴。意与琼奴类。”
读而衷之,作二绝句。
桃李摧残风雨春,天孙河鼓隔天津。
主恩不与妍华尽,何限人间失意人!
(1)诗的首句用的是什么样的表现技巧?表现了怎样的内容?(4分)
(2)结合“何限人间失意人”,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其言外之意是什么。(4分)
(1)诗的首句以春天桃李 横遭风雨摧残为喻,写明题柱女郎的悲惨遭遇。
(2)结句以反问抒感慨,把诗情推向高潮,把诗境也扩大了。人间失意,大都如此,岂独这一个女郎,又何尝限于女性!显然,他自己也就是这样的失意人。

9.B(属:连着,接着)
10.D(A表转折的连词/表承接的连词;B代词,“他”/助词;C介词,“凭借……身份”/介词,“用”;D是副词,“于是”)
11.B(①体现张禹的清廉;⑥说明张禹深受皇上恩宠)
12.B(A把田地房屋都给了他的伯父,不是为了节约,而是体现他的忠厚;C江陵和园庙不在一个地方,张禹对皇上南巡祭祀园庙并不反对,只是反对皇上到江陵去;D“定策”,是尊立天子并把它记入史册的意思。“阴阳不和”是说君臣不和,并不是身体不适)
13.(1)伍子胥如果在天有灵,知道我立志要审理冤案错案,难道会危害我吗?
(2)张禹走遍所属的郡县,一些偏僻的地方也都全部去过。亲自核查记录囚犯的罪状案卷,多数察其情,明其冤。
(3)每次朝见,太后特别赞赏张禹,不与三公同席(独坐一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
广西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柳江人洞的堆积物进行详细研究,采用铀系测年法,首次对柳江人头骨化石的出土地点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年代测定,结果表明,柳江人可能生活在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或更早,而不是原先所认识的不超过3万年。
这意味着,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比人类学家原先所认识的要更早生活在华南地区。这一结果使东亚人“非洲起源”学说受到挑战。
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方法。
去年5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他们于3.5万年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采用的测年方法,突破了以前碳14测定法最多只能测到3万多年的局限,而把可检测的最远时间延长到数十万年,这种方法目前在第四纪研究中,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成熟、可靠的新方法。”
“用基因研究的结果推测人类进化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黄慰文补充说。
王危说:“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有望揭示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模式。”
6.有关对东亚人的祖先的研究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危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很有可能就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B.美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而是非 洲人。
C.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最新研究成果,是那些研究者推测得出的,尚缺乏科学依据。
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3.5万年至8.9万年前的非洲人根本不可能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
7.有关古人类出现年代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铀系测年法测试分析发现,柳江人的头骨化石所在地层的年代距今7万年至13万年之间,甚至更早。
B.王危的研究成果仍然不能完全推翻“非洲起源”学说,还有待于包括年代学在内的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来证实。
C.柳江人可能7万年至13万年前或更早就已经在华南地区生活了,因而不可能是在3.5万年前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而来。
D.中国的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就在中国的直接证据,据此揭开了现代人类在东亚出现的年代和演化之谜将为期不远。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先认为柳江人生活的时代距今不超过3万年,是因为碳14测定法的局限所致。
B.在王危的研究成果公布之前,较流行的观点是现代东亚人起源于迁移而来的非洲人。
C.即便东亚人的祖先是在3.5万年前至8.9万年前从非洲迁移到东亚地区的,但非洲人在基因上同东亚人也不可能有太多一致的地方。
D.基因研究者认为东亚人的祖先不是“北京人”,说明在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和现代人之间在研究资源方面尚存在了缺环。
6.A(B是中外的科学家而不只是“美国的科学家”;C“尚缺乏科学依据。”错误,基因研究也是科学方法之一,只是角度不同而已;D“由于受到交通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原文没有提及)
7.D (还应借助于“包括年代学在内的对中国南方古人类遗址的系统综合研究”,不能只根据铀系测年法)
8.C(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个基因研究的成果说明非洲人在基因上同东亚人很接近)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B:他希望各方本着相互尊重、互不敌视、平等协商,努力寻找符合各方利益并为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案。 C:随着流动人才的增加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趋多样化,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开始主动与各地人才市场联系,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挑选更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 D: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__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粹 羁绊 老俩口 门廷若市 B:融资 惊蛰 舶来品 披沙捡金 C:发轫 蝉联 志愿者 含辛茹苦 D:木纳 绵薄 主弦律 相形见绌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跻身 侪辈 剂量 济济一堂 光风霁月 B:入殓 眼睑 验证 横征暴敛 勤俭节约 C: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D: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